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SY509-3-209[篇名]CrystallinePropertiesofFerroelectric-RelaxorPMN-PIThinFilmsbyPulsedLaserDeposition;SY509-3-210[篇名]CuprateBasedOxideSuperlatticesShowingSimultaneouslySuperconductingandFerromagneticProperties;……

  • 标签: 激光沉积 晶体性质 铁电材料 PMN-PI薄膜 超导体
  • 简介:介绍了一种自行发明的新的雾化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含有固体介质的高速气流即固两流对液体金属或合金进行雾化而制备粉末的一种方法,对比研究了同等条件下普通气体雾化与两流雾化制备粉末的特征,研究了固体雾化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固体雾化粉末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流雾化制得粉末的平均粒度约为普通气体雾化所得粉末的二分之一,而且粒度分布更集中,粉末的冷却速度比普通气体雾化高一个数量级,粉末微观组织更细小;采用液体雾化破碎准则韦伯数以衡量雾化介质的破碎能力,得出两流雾化介质的韦伯数为气体韦伯数和颗粒流韦伯数之和,建立了两流雾化破碎的临界方程,并以此讨论了主要工艺规律。

  • 标签: 雾化 金属粉末 气固两相流 韦伯数
  • 简介: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Ni-P、Ni-Mo-P单镀层以及与其成分相同的Ni-P/Ni-Mo-P双镀层。采用纳米压痕法和AFM分析测量镀层表面和截面的残余应力,并用电化学法评估镀层在10%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以获得镀层残余应力与腐蚀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i-P单镀层和Ni-P/Ni-Mo-P双镀层表现为残余压应力,分别为241和206MPa;Ni-Mo-P单镀层呈现出257MPa的残余拉应力。残余压应力阻止镀层中孔洞的生长,保护镀层的完整性。Ni-P/Ni-Mo-P双镀层比它们的单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此外,镀层的应力状态影响其腐蚀形式。

  • 标签: 化学沉积 Ni-P/Ni-Mo-P双镀层 残余应力 纳米压痕法 耐蚀性
  • 简介:为了制备一种骨架稳定的有机镁燃料电池多孔镁电极,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1mol/LEtMgBr/THF的电解质溶液中,镁在金属镍和铜2种基体上沉积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镁在2种金属基体上均可以发生沉积,而且在铜基体上还能够形成一层连续的镀层。采用在预镀铜的泡沫镍基体上电沉积镁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骨架稳定的多孔镁电极,这种多孔镁电极的放电性能优于平板状的镁电极。

  • 标签: 镁电沉积 多孔电极 有机电解质 放电性能
  • 简介:为研究复合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制备Ir的工艺过程,探讨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对BMIC-BMIBF4复合离子液体黏度、电导率及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分析IrCl3在该复合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在不同电位下恒电位电沉积Ir层。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沉积层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MAC的加入使复合体系的黏度降低、电导率升高、电化学稳定性提高;金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测试表明,Ir3+通过一步还原反应生成单质Ir的过程是受扩散速率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其平均转移系数为0.170,扩散系数为1.096×10-6cm^2/s;SEM显示,在还原峰电位处可以获得较为致密、平整的Ir层,而XRD谱表明Ir层为多晶结构。

  • 标签: 复合离子液体 N N-二甲基乙酰胺 电沉积
  • 简介:SY509-3-127[篇名]Characterizationofspontaneouslyformedcerium-basedconversioncoatingsonaluminum;SY509-3-128[篇名]Effectof2.2-dipyridineonborate-bufferedelectrolesscopperdeposition……

  • 标签: 电镀液 碳化铈 铝合金 时间优化
  • 简介:FiniteElementModelingofHydrostaticExtrusionforMono-CoreSuperconductorBillets;Giantmagnetoresistanceinbulkmetallicmultilayerspreparedbycolddeformation;NumericalSimulationofPowderCompactingProcessesthroughHydrostaticsExtrusion;Studyofhydrostaticextrusionprocesseswithextra-highextrusionratio;TheinfluencebyhydrostaticextrusiononthemicrostructureandextrudabilityoftheIMprocessedhypereutecticAl-Si-Xalloys;

  • 标签: 静液挤压 有限元模型 超导体材料 热力学 锻压工艺
  • 简介:一种包括粘结剂的碳化物基质经制备以便在其上接受切削材料如金刚石层。这种基质浸入电解中,基质用作阳极,从而形成电解抛光的基质表面。然后腐蚀电解抛光的基质表面以基本除去碳化物基质的粘结剂

  • 标签: 电解抛光 硬质合金 碳化物 切削 表面 金刚石膜
  • 简介:通过对激光直接沉积制备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与K441高温合金界面超声回波的研究,分析界面回波高度变化的原因,在不同回波高度位置取样进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断口观察并利用EBSD测量K441高温合金的晶粒取向。结果发现,不同回波高度位置取出的试样拉伸性能差异不大,回波高度与拉伸性能无明显相关性,试样回波高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K441高温合金粗晶粒取向不同造成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K441高温合金界面可能产生φ1.2mm平底孔当量的伪缺陷显示。

  • 标签: 激光直接沉积 界面反射 力学性能 晶粒取向
  • 简介:对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电沉积钴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探讨了阴极成分、电流密度、温度等因素对电沉积钴的电流效率、单位能耗、质量的影响规律。阴极为含氯化钴混合溶液,初始中间为稀盐酸溶液,阳极为硫酸溶液。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将阴极与中间隔开,阳离子交换膜将阳极与中间隔开。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80g/L钴、20g/L硼酸、3g/L氟化钠、pH4、电流密度250A/m^2、温度50℃在该条件下电流效率为97.5%。中隔室可得到电化学再生的盐酸,酸浓度达到0.45mol/L,实现了产酸抑氯同步化。

  • 标签: 电沉积 阴离子交换膜 阳离子交换膜 膜电解槽
  • 简介:采用体视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EDS)研究不同厚度0.1mol/LNa2SO4薄膜下浸银处理电路板(PCB-ImAg)和无电镀镍金处理电路版(PCB-ENIG)的电化学迁移行为与机理结合交流阻抗谱(EIS)和扫描Kelvin探针技术(SKP)对电偏压作用后PCB金属极板的腐蚀倾向和动力学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电偏压作用后,在不同湿度条件下,PCB-ImAg板上银的迁移腐蚀产物数量极为有限,而在高湿度条件下(85%)下,PCB-HASL两电极间同时发现了铜枝晶以及铜/锡的硫酸盐、金属氧化物等沉积物。SKP结果表明,阴极板表面电位明显低于阳极板表面电位,具有较高的腐蚀倾向。建立电偏压作用下PCB电化学迁移腐蚀反应机理模型,并对两种电路板电化学迁移行为差异进行比较。

  • 标签: 浸银电路板 无铅热风整平喷锡电路板 电化学迁移 电偏压 吸附薄液膜
  • 简介:运用循环伏安法、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木糖醇在碱性溶液(含锑)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及锑在木糖醇碱性溶液中的沉积动力学参数;采用计时电流法研究锑在不锈钢阴极上的电化学成核机理。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木糖醇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好,在-1.20V~+0.60V(vsHg/HgO)范围内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电位负于-1.70V(vs.Hg/HgO)时木糖醇在锑电极上可能发生分解。在该体系中,锑在阴极上的沉积经历了不可逆电结晶过程。根据线性电势扫描结果,锑沉积的活化能、表观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密度等动力学参数分别为46.33kJ/mol、0.64和4.40×10-6A/m2。计时电流法实验结果表明,锑在碱性木糖醇溶液中的成核机理符合扩散控制下的三维连续成核模型,外加电位对晶体生长速率和恒定电位下的饱和晶核密度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恒电位阶跃曲线,求出锑离子在该体系中的扩散系数为1.53×10-6cm2/s。

  • 标签: 锑电沉积 木糖醇 电结晶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 简介:以细长件(饮料瓶)的熔丝沉积快速成型工艺为例,介绍了熔丝沉积制造的工艺原理和MEM300双喷头成型机,一个主喷头负责喷堆模型,另一个辅助喷头负责喷堆支撑:简明介绍了Aurora快速成型软件,详细阐述了熔丝沉积制造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提出3种分割工艺、4种布局,来优化细长件的成型工艺,不同的布局会直接影响模型的成型质量、支撑的多少和剥离以及成型效率,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几条一般模型常用布局原则;3D打印技术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时间和上市周期,成为制造业的新热点,熔丝沉积制造的成型质量和成型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 标签: 熔丝沉积快速成型 喷头 支撑 布局 细长件
  • 简介:采用感应熔炼和热处理的方法制备La0.7Ce0.3Ni3.75Mn0.35Al0.15Cu0.75-xFex(x=0-0.20)合金,并研究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全部合金均为单一的具有CaCu5结构的LaNi5,LaNi5的晶格常数a和晶胞体积随着x值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放电容量随着x值的增加从319.0mA.h/g(x=0)降低到291.9mA?h/g(x=0.20)。在1200mA/g的电流密度下HRD值从53.1%(x=0)降低到44.2%(x=0.20)。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随着x值的增加而增强,这主要归因于合金抗粉化能力的增强。

  • 标签: 储氢合金 AB5型储氢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动力学 镍氢电池
  • 简介:研究LiNi0.5Mn0.5O2电极在LiNO3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同时分析该电极在不同pH值电解中的循环衰减原因。循环伏安测试显示LiNi0.5Mn0.5O2在浓度为5mol/L的LiNO3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锂离子脱嵌能力。对比发现,LiNi0.5Mn0.5O2电极在浓度为5mol/L,pH值为12的LiNO3水溶液中具有最好的循环稳定性能。通过交流阻抗法、X射线衍射分析及电极形貌的对比分析发现:电极在浓度为5mol/L,pH值为12的LiNO3水溶液中循环时,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电极结构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持,电极的电荷传递阻抗得到明显抑制,因此在该pH值电解中的循环稳定性最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NI0 5Mn0 5O2 循环衰减机制 循环伏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