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短短数午间,“保护的责任”(R2P)概念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普遍接受,这表明国际社会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追求保护平民这一非国家价值的趋势。R2P议题的主要甚至真正价值不在于强调国家履行R2P的责任,而在于强调国际社会,尤其作为其代表的联合国承担履行R2P的责任。迄今为止,联合国只负有政治责任,而不负有法律义务实施R2P。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复杂的。但无论如何,既有的政治责任进路不可能充分克服阻碍联合国有效履行R2P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政治意愿障碍,从而确保联合国有效履行R2P;必要的新进路是,针对少数特定的情形规定联合国负有法律义务履行R2P,并为不履行R2P承担法律责任。

  • 标签: 保护的责任 联合国 政治责任 法律义务
  • 简介:在决定利益分配的政策领域,善治的主要表现就是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推行参与式治理。为帮助政府掌握社情民意,提高决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失误,在佛山市顺德区参与式治理格局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R街道成立了辅助决策和社情民意征集机构——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这一萌生于基层的推动公民参与的实践在完善决策模式、发展协商民主、凝聚社会资本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价值。针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建议从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采取适宜的公民参与形式、增强决咨委独立性等方面加以完善。

  • 标签: 公共决策 公民参与 参与式治理
  • 简介:这类人所虚设、想象、鼓噪的“它”之人类根本不同在于那生机盎然、在其间人们相互称颂“你”的人类。最神圣的虚妄乃为偶像;最高尚的伪善情操即是堕落。理念既不屈居于我们身内,也不君临于我们头上;它们活跃于人之间,亲近人,毗邻人。那不能倾吐原初词之人可悲可怜,然那用苦涩概念称述理念之人更可痛可哀!

  • 标签: 沟通理论 刑罚理论 镜鉴 中国 “它” “你”
  • 简介:“平民法官”的陪审地位削弱了民众在分享审判权中的能动性,应摒弃“人民陪审员”的称谓,以“人民参审员”取而代之.“参而不审、形式化参审”已成为延缓参审制改革的桎梏,究其根本,源于选任制度的瑕疵.应在源头上消解阻碍“平民法官”参审的不利因素,在选任权属设置上消解法院对参审制运行的制约,并明确权责,惩戒“消极参审”.

  • 标签: 平民法官 参审员 司法民主化 选任制度
  • 简介:社区治理应是多元治理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展示舞台,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应建立平等协商、合作互惠的社区治理结构。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在城市社区中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民间“草根组织”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互赖式社区治理结构”,但在“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下,这种治理结构往往以“垂直型等级性互赖治理结构”呈现。“垂直型等级性互赖治理结构”因其民主性低、高风险性、“互赖空间”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所能实现社区治理成效的有限性。为了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社区治理结构应从“垂直型等级性互赖治理结构”向“平行型平等性互赖治理结构”转变。

  • 标签: 社区治理 社区草根组织 “互赖式治理” 结构转型
  • 简介: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不仅要发挥政府社区管理的优势,服务好、管理好社区,还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重视多元社会主体的培育,扩大社会参与,营造“社区建设人人参与,和谐社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推进社区基层政府与社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机制。

  • 标签: 社区社会组织 社会服务 案例分析 联谊会 青年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