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认识一种昆虫比认识一个人难多了。一个人的外貌几乎不会变,但昆虫一般有4种状态,卵,幼虫,蛹,成虫,几种虫态的变化是惊人的,用“变态”都不足以形容。松褐天牛是松树上的专业“隐形杀手”,蛀干为害。松林在我国森林中所占比重相当大,特别是重要风景名胜区总能看到苍松挺拔的身姿。如何保障松林健康,减少松褐天牛带来的隐患,让人们不得不深思。

  • 标签: 松褐天牛 风景名胜区 隐形杀手 昆虫 松林 外貌
  • 简介:近年来,桔褐天牛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成灾,主要为害柑橘和花椒等经济作物。为尽快实现对桔褐天牛的有效防治,总结了已报道的一些常用防治技术,并探讨了生物防治桔褐天牛的前景,提出了在桔褐天牛不同发育时期,采用不同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桔褐天牛的关键技术。为桔褐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桔褐天牛 生物防治 综合防治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果蝇及其幼虫的饲养方法,并对作为中国林蛙的饲料所具备一些特点作了说明。同时,通过果蝇的饲养和在经济动物养殖中的试验,提出了作为饲料动物必备的几个条件,为寻找和发掘新的饲料动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饲料动物 果蝇
  • 简介:锈斑楔天牛大面积危害青杨林,近年来气候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在我县浅山、半脑山地区青杨林不同程度受锈斑楔天牛危害,严重的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使青杨林面临绝亡,本文通过对锈斑楔天牛形态和生活习性及对青杨林危害规律的描述,提出对锈斑楔天牛的防治方法,以拯救面临绝亡的青杨林种。

  • 标签: 锈斑楔天牛 形态 习性 危害症状 防治
  • 简介: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技术,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述最具生产应用价值的防治技术。最后提出以物理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即在成虫羽化前用薄膜包扎法阻止天牛成虫产卵,同时设置诱饵树,集中消灭前来产卵的雌虫及其所产的卵,刺杀已孵化的低龄幼虫,8-9月释放管氏肿腿蜂来防治天牛低龄幼虫,在第2年春季注射斯氏线虫或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幼虫和蛹。上述方法连续进行2年,每年1次,即可将桃红颈天牛的种群数量控制到较低水平。

  • 标签: 桃红颈天牛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综合治理
  • 简介:【摘要】:青杨脊虎天牛(以下简称“天牛”)属于驻林害虫,是林木害虫中为祸较多,且较难防治的一种害虫。其生活方式非常隐秘,广泛生活在我国东北一带。由于现在的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为天牛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导致各防风林、防护林、以及大自然区域中的风景林都遭到了天牛的驻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青杨脊虎天牛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当下减少天牛危害的主要途径。

  • 标签: 青杨脊虎天牛 危害林木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松墨天牛是威胁马尾松等树木正常发育的重大蛀干为害,同样还是松材线虫病的首要传播为害。本文重点针对其生态特征和为害特性开展了观测分析,根据实际中的防控方法,给出具体的技术防控方法,从而确保防控区天牛的种群规模得以合理管控。

  • 标签: 松墨天牛 防控 观测分析
  • 简介:桑尺蠖(PhthonandriaatriueataButer)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场桑园中,桑尺蠖幼虫世代重叠,终年可见,为害桑园,影响桑叶产、质量。近年来,我场利用80%敌敌畏乳油和40%乐果防治桑园害虫。由于连年重复使用,导致害虫产生扰药性,尽管使用800倍液的敌敌畏喷杀,仍有部分幼虫不能杀死。为此,特进行了本试验。

  • 标签: 桑尺蠖 桑园害虫 世代重叠 药剂防治试验 校正死亡率 敌敌畏乳油
  • 简介:[目的]防止登革热通过口岸传入我国.[方法]于2001~2003年(4~6月)对盐田口岸伊蚊幼虫密度指数进行监测.[结果]2001~2003年伊蚊幼虫平均容器指数为8%~14%,平均房屋指数为6%~13%;平均布雷图指数为8~14.[结论]盐田口岸伊蚊幼虫的布雷图指数虽逐年呈下降趋势,但年平均容器指数仍然偏高,如果有感染登革病毒的媒介,这种密度指数足以引起登革热爆发.

  • 标签: 伊蚊 布雷图指数 登革热
  • 简介:【背景】红棕象甲是外来危险I生有害生物,近十年来在我国南方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方法】为了确定其调查抽样方法、准确获得虫情,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等,对红棕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在lwao模型中,α=0.4208〉0,β=1.5133〉1,这说明了红棕象甲幼虫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布图式为聚集型;用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红棕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归属于聚集型,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结论与意义】红棕象甲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运用1wao法确定了林间最适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为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红棕象甲 幼虫 空间格局 序贯抽样 Iwao模型 Taylor幂法
  • 简介:草蛉是脉翅目的昆虫,它们薄纱一样的翅显得十分轻盈、优雅。然而,你万万想不到,草蛉的宝宝们却是武装到牙齿的凶狠角色,它们的长相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 标签: 草蛉 杂物 幼虫 脉翅目 长相
  • 简介:光肩星天牛是我国重要检疫害虫,列入1998~2000国家工程治理项目,在内蒙搞试点。为了摸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产卵习性,我们从5月——9月对光肩星天牛进行了观测,现将观测结果汇报如下。包头市有六个区有光肩星天牛,这六个区有树1075万株,易染天牛的杨、柳、榆有690万株,占64%。从市区来看,共查行道树32024株,有天牛的树有2621株,占9.2%,定为重灾区。我们的观测以行道树为主、庭院为辅,每天抓天牛,观测有卵量。

  • 标签: 光肩星天牛 天牛成虫 产卵习性 行道树 工程治理 检疫害虫
  • 简介:近年来,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迅速蔓延,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监测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是预测预报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设置诱木和诱捕器诱集松褐天牛,调查林间松褐天牛的种群数量、发生规律以及主要天敌种类,确定松褐天牛在余庆县的生活史。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雌雄性比为2.14:1;诱木的有虫株率为64%,虫口数量为(95.00±6.00)头/株;松褐天牛的各个发育阶段均存在较多自然致死因子,对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有重要作用。因此,科学有效地监测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对预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及时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余庆县 松褐天牛 诱捕器 诱木 监测
  • 简介:利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A-3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和南京生兴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诱捕器监测诱捕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江西省峡江县马尾松林区发生期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大量发生期为6月中下旬。

  • 标签: 松墨天牛 引诱剂 诱捕 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双条杉天牛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 标签: 双条杉天牛 发生 防治
  • 简介:蛀干害虫是造成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进行防治实验中,采用4类11项技术对林木严格管理,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网络,使实验区内林木有虫率从82%下降到5.40%,株虫口密度由每株15头~18头下降到每株1头~3头,完成了规划的预期目标。

  • 标签: 天牛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天牛属于钻蛀性害虫,是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类群之一。主要通过蛀入树木体内进行妨害,进行蛀干、蛀茎、蛀新梢、蛀食花蕾、蛀果和种子等形成虫道,从而破坏树木的营养、水分的输导和分生组织,导致树木长势逐渐衰败,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树木快速的死亡。总体来说天牛的生活方式相对涅灭,控制其蔓延和发展难度较大,常常给园林植物造成幻灭的挫伤,通过天牛有代表性的种类的危害、分布、寄主、形态、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性防治。

  • 标签: 天牛的类型 树木品种 防治对策
  • 简介:应用对青海省内虫草蝠蛾幼虫2年的调查资料,通过对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平均拥挤度M、扩散指标Iδ、聚集系数C和聚集度指标CA的测定,阐明了虫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种群基本成分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式理论分布型。

  • 标签: 虫草蝠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