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3月14日.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说明本法的制定.充分反映、完全符合并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具有广泛、深厚的民意基础。条件具备、正当其时,为世人所瞩目。《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

  • 标签: 国家法 反分裂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 中国 “台独”分裂势力
  • 简介:柳玭,唐末名臣,柳公权的侄子,柳体字的传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柳家世代高官,门第显赫,又以严格教育子弟出名,被后人誉之为'柳氏家法'。在严谨家风影响下,柳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氏序训》,从做人到治家,集中体现了柳氏家法的精髓。清朝顾景淦、柳善维编辑的《柳氏家乘》(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本)的重要内核即是'柳氏家法'。'家齐而后国治'。家庭是国家的细胞,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先要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在今天举国上下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背

  • 标签: 修齐治平箴 家法修齐治平 柳家法
  • 简介: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的方法及仪式理论,对辛家法会的仪式结构及文化进行了初步解读。

  • 标签: 辛家法会 仪式 文化解读
  • 简介:摘要法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管仲作为先驱首先提出了法家制度的思想理论,战国中期,商鞅,吴起,李悝分别在,秦、楚、魏进行了变法实践,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也成功地为以后统一中国积累下了坚实基础。理论上,商鞅、申不害、慎道,分别代表法家重法、重术、重势三派。思想上,法家以“人性本恶”为根本,实行坚决的法制制度,依靠强权统治国家,重视农业生产,强调军事强大,以霸道的王权统一为目标主张人性好利,并通过特权法等手段,迫使人民成为其战争统一工具。法家法制思想也为今天我国现代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先秦法家 法制思想 封建专制 现代意义 法理思考
  • 简介:家法之说始自汉代,且与学派、地缘的因素交织,中经魏晋、唐宋,至清代而大盛。清代乾嘉以后讲家法,既包括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区分,也包含吴派、皖派、扬州学派的地缘关系,还包括师承、治学精神、态度、方法上一以贯之的某种主张。家法重根底、别门户、开风气的传统,使得学脉绵延,学术因争鸣而繁荣,研究趋于精密,但谨遵传统、严守门户又会妨碍学术的会通与发展,并使门派内的研究趋于僵化或繁琐。

  • 标签: 经学 学派 家法 地缘
  • 作者: 闫瑞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摘要:近年来,随着苏力先生的《法治与本土资源》一书的轰动,儒家思想便常常与本土联系在一起,似乎儒家思想就是本土资源,“挺孔”者认为国法不当违民意;“贬孔”者则称其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僵尸因素”。本文从儒家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入手,试给出其较为恰当的定位,进而探究一些法治问题之症结。
  • 简介: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部法律共10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制定该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标签: 国家法 反分裂 “台独”分裂势力 祖国和平统一 2005年 全国人大
  • 简介:摘要先秦儒家法律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化和社会积淀,以非传统的表现形式寄寓于我国现代社会之中,是现代民间法形成的重要渊源。如何创造性地转化古典文化传统内的思想资源,是新时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历史使命。本文将儒家思想区分为官方儒学、民间儒家与古典儒家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儒家仁者之治、智者之治、心性之外化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儒家 法思想 法治中国
  • 简介:《反分裂国家法》是依法治国、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的重要步骤,更是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坚决完成统一大业的极为重要的一步。该法既具和平取向,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谓反对分裂和维护和平的高度统一,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的法律。

  • 标签: 反分裂国家法 内容 特点
  • 简介:桐城桂林方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江南名门望族,历代族人以订立“家法”、书写“家训”等方式教育家族子弟,为家族仕宦确立刚正清廉的品格律条,由此培育、传承优良家风,以维系家族的绵延久远和兴旺发达。方氏家法、家训积淀衍化为方氏家族优良的家风,世代传承,使得家族侧身名门望族之列。

  • 标签: 桐城派 桐城桂林方氏家族 家法 家训 家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20
  • 简介:所以《王制》中有关养老的各种规定就多从五十岁开始,天子诸侯宗庙之祭,《王制》规定说

  • 标签: 国家法 法思想 王制国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3-11
  • 简介:《礼记·王制》篇是集中国古代国家法原则和制度之大成,又有诸侯朝聘和天子巡守的制度,二卿命于天子

  • 标签: 国家法 法思想 王制国家
  • 简介:长期以来.为了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国政府以极大的诚意,作了不懈的努力。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台独’分裂活动,声称要在‘2006年制宪’,‘2008年实施新宪’,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搞‘法理台独’,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成为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

  • 标签: “台独”分子 法理依据 国家法 祖国和平统一 台湾当局 宪政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地工业建筑项目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现代工民建项目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也涉及到更多方面的内容,工程进度管理与控制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与控制对于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实现项目预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工业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提高对工程进度管理与控制的重视程度,特别是抓好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以此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阶段进度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阶段 进度控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12
  • 简介:四、《王制》国家法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当《王制》成为具有国家法性质的依据时,《王制》的国家法思想的古典表现形式

  • 标签: 国家法 法思想 王制国家
  • 简介:和谐是道家法律思想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无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在老庄思想中,减少干预、减轻剥削、法律宽和、司法公正及顺应自然等均表达了“无为”的含义,也都体现了某种和谐精神。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均强调只有法治才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的基本途径。他们对法治作用的重视,特别是他们强调实施法治要求君主与各级官员必须带头守法、秉公执法、信赏必罚、司法严明、谨守公平原则,并要求严格治吏、循名责实,把官员守法与社会和谐密切结合,对我们通过法治手段建设和谐社会都有参考价值。道家、法家与儒家一样,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均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只是他们为和谐社会的实现而设计的途径有所不同。

  • 标签: 和谐社会 法律思想 道家 法家 儒家
  • 简介:一、当前台海局势面临的不确定风险上升民进党在台湾重新上台后,已占据总共113席立法机构中的2/3多数席次,充分利用这种制度优势通过了一系列夯实“台独”社会基础的法案,其中部分法案修改使国民党陷入历史和现实困境,如“不当党产条例”与“转型正义条例”等;部分法案则直接削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如“国安”系列修法对两岸交流的限制甚至监控.

  • 标签: 《反分裂国家法》 细化 不确定风险 台海局势 立法机构 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