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一期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160例实施一期手术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一次性根治手术,术后切口换药。住院时间10到28天,平均18.4d。术后随访4到36个月,平均19.6个月,1例患者术后形成瘘管,2例患者术后脓肿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无复发;术后一次性治愈率达96.3%(154/160)。结论在进行一期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时,使用切开引流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术后感染控制时间,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使患者减轻痛苦。

  • 标签: 肛周脓肿 一次切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的护理方式为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低于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实验组,经统计学检测证实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可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方式,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普外 临床路径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结果85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成功率98.8%,1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技术探查、诊断及治疗有优势且效果好。

  • 标签: 急腹症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比较是普通常规护理还是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应用效果更好。方法将于2012.4—2013.9之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出院时间、对医院各方面的满意度、对病情的了解情况及住院期间的总费用。结果试验组各项研究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O.05),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上应用临床路径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各方面的满意度,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更加了解,从而使患者更快更好的痊愈,减少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管理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应用胃肠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后应用胃肠营养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营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同时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胃肠外营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剖腹探查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探查准确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患者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可以推广。

  • 标签: 普外急腹症 腹腔镜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对临床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评价两种方式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率达到90.0%,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率为7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病发率5.0%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推广。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8例为分析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包括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等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急腹症 腹腔镜 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34-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65例急腹症患者,首先通过各项检查明确发病原因,然后实施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合理选用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变化。结果6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腹胀2例、失血性休克1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共计并发症发生率为6.2%,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为(7.6±0.5)、(4.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的病因复杂,尽早确诊并实施手术和用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疼痛程度。

  • 标签: 普外急腹症 手术 用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中采用腹腔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使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显效13例(43.8%),有效14例(46.54%),无效3例(11.1%),总有效率为89.9%,满意率为90.43%,治疗组的显效20例(67.4%),有效9例(26.7%),无效1例(3.7%),总有效率为96.3%,满意率为100%,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和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普外急腹症 腹腔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对急腹症患者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普外科59例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中,对于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患者采取对应手术方法,详细记录手术用时、术中患者出血状况以及术后预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59例患者中应用腹腔镜探查后,确诊患者56例,54例患者通过腹腔镜治疗痊愈,治愈率为91.52%,应用腹腔镜后确诊率提高较大;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手术创口愈合效果好。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急腹症诊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可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急腹症的常规方法,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应大力推广。

  • 标签: 急腹症 腹腔镜 普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腹腔镜用于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急腹症患者并采用腹腔镜治疗作为A组,与同时期5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急腹症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小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有着手术耗时少、术中出血少且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急腹症 普外科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以对照实验形式开展研究,于某院普外科中随机选取20例实习护士参与实验,将其作为观察组,护理教学时使用PBL教学法;与此同时,再次选取20例普外科实习护理作为对照组,对其使用常规教学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教学方法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统计比较了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其中观察组分别为(92.62±3.36)分、(94.12±1.26)分,对照组分别为(82.47±4.69)分、(83.22±3.47)分,相比之下观察组实习护士考核成绩更优,(P<0.05);其次,统计了两组护士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其中观察组实习护士的评价更高,(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教学 PBL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腹腔镜在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腔镜下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采用腹腔镜手术的实验组51例,和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行腹腔镜下急腹症手术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急腹症手术是一种切口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手术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普外急腹症手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腹腔镜在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腔镜下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采用腹腔镜手术的实验组51例,和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行腹腔镜下急腹症手术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急腹症手术是一种切口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手术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普外急腹症手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患者行肠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在我院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肠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很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有明显提前,住院时间也很大程度上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行肠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普外术后患者 行肠外营养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热量胃肠营养治疗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人,治疗组患者使用低热量肠营养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肠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同一天开始按照各自的肠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一周后,分别将未进行营养支持的前一天与营养支持结束后的第一天的体质量变化、血清白蛋白以及对其营养状态的相关疲劳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相对来说还是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疲劳评分均在治疗后有所升高,患者的疲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后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性也相对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热量的方式对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低热量 胃肠外营养 普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应用诊断性腹腔穿刺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对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普外科 58 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诊断性腹腔穿刺对于普外科腹部损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诊断性腹腔穿刺的阳性率为 79.31% ,漏诊率为 2.13% ,整体诊断准确率为 98.28% 。 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诊断准确性较高,漏诊率低。

  • 标签: 普外科 临床工作 诊断性腹腔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