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就诊于我院的盆腔炎56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0.3,ivbydripBid和奥硝唑0.5,ivbydripBid连续静滴5~7d,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30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0%,临床疗效对照组优于治疗组。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盆腔炎 中医 辨证治疗 左氧氟沙星 奥硝唑 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寻不同治疗方案和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56例住院和门诊哮喘患儿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部分进行了对照研究,分别为哮喘急性发作的激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研究,中度哮喘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研究,哮喘家庭管理组与哮喘非管理组对照研究,验证不同治疗方法和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激素治疗组中患儿急性发作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常规治疗组,哮喘缓解天数也少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Ⅰ和Ⅱ,西药治疗组Ⅰ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Ⅱ;家庭管理组哮喘儿童年发作次数明显少于非管理组,发作程度明显轻于非管理组。结论不同治疗方案和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不同。

  • 标签: 儿童哮喘 糖皮质激素 中西医结合 家庭管理 孟鲁司特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病例研究诱发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入选的276例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抑郁症史、脑卒中性质、病灶个数、病灶位置、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脑卒中患者有126例发生PSD,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45.65%,分析发现,发生PSD与性别、年龄、抑郁病史、病灶个数、病灶位置、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比例较高,与多种诱发因素相关。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可来福接头与肝素帽分别接静脉留置针时发生堵管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本科近期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0例,应用可来福接头与留置针相接;对照组78例,应用肝素帽与留置针相接,对两组患者使用留置针时的堵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来福接头应用于留置针输液,堵管发生率低,可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可来福接头 肝素帽 留置针 堵管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2例,术前均行双乳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对照手术所见分析其MRI表现。结果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32±5)岁。其中30例累及单侧乳腺、2例累及双侧乳腺,共34个患乳。MRI显示7个(20.6%)患乳内病灶局限于乳晕周围及后方、4个(11.8%)累及单个象限及乳晕区、23个(67.6%)累及多个象限及乳晕区,并有21个(61.8%)累及乳后间隙。3个(8.8%)患乳病灶呈非肿块样,31个(91.2%)呈肿块样病灶。1个(2.9%)呈单发均匀强化结节,5个(14.7%)呈单发不均匀强化结节,23个(67.6%)呈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2个(5.9%)呈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伴均匀强化结节,并见16个(47.1%)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间相通。15个(44.1%)患乳乳晕皮肤增厚伴乳头凹陷,13个(38.2%)伴邻近皮肤增厚,8个(23.5%)伴皮下脓肿形成,均与手术所见一致。术中见12个(35.3%)患乳局部皮肤瘘管形成,MRI仅显示9个(26.5%);术中见6个(17.6%)患乳脓肿间瘘管形成,MRI仅显示3个(8.8%);术中见9个(26.5%)患乳脓肿与乳头孔间有管道相通,MRI仅显示7个(20.6%);术中见25个(73.5%)患乳乳导管扩张,MRI仅显示19个(55.9%)。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与手术所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MRI能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累及范围及深度、皮下及病灶间的瘘管,并显示病灶与乳头相通的管道,对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的自然关闭率及口服布洛芬干预的利弊。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因“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发绀”入院,生后15h~24d经心脏彩超确诊为PDA的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61,确诊后立即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首剂为10mg/kg,24h,48h后再分别给予5mg/kg;治疗(72~96)h后复查心脏彩超],安慰剂组[n=35,确诊后立即给予生理盐水口服,首剂为1mL/kg,24h,48h后再分别给予0.5mL/kg;(72~96)h后复查心脏彩超。对仍存在PDA的患儿,则按照治疗组方案治疗,(72~96)h后再复查心脏彩超](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彩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后复查心脏彩超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组全部患儿,治疗组足月儿、非症状性PDA儿、不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内确诊为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分别为88.5%,91.3%,92.9%,89.6%及93.0%)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同类患儿(62.9%,50.0%,68.0%,60.7%及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儿、症状性PDA儿、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后确诊为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分别为86.8%,78.9%,84.6%及77.8%)分别与安慰剂组的同类患儿(71.4%,50.0%,71.4%及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早产儿与足月儿、症状性与非症状性PDA患儿、合并其他心脏病与不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内确诊与出生72h后确诊的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组内比

  • 标签: 布洛芬 动脉导管未闭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显效率分别为80.0%和76.7%。两组疗效相仿。但治疗1周后,米氮平组的有效率高于帕罗西汀组。结论米氮平是一种起效较快,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 标签: 米氮平 帕罗西汀 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鞘粘液瘤(neurothekeoma)为一种神经间质肿瘤的谱病,其特征为在不同程度的粘液瘤性基质中呈现神经鞘细胞增生,主要发生于头部和上肢的皮肤,其他部位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中国人的神经鞘粘液瘤发生在右侧胸膜,现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鞘粘液瘤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对母婴的危害,提醒临床重视胎盘早剥的预防和救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母婴结局,对不同类型的病例行不同治疗,结果在7381例住院分娩产妇中,胎盘早剥42例,发生率为0.569%。42例病例中外伤因素18例为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占42.8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占30.95%,脐带因素4例,(脐带缠绕2例,脐带过短2例)占9.53%,无明确病因7例占16.67%。其中剖宫产28例,2例经产妇术时因子宫胎盘卒中而行子宫切除术,经阴分娩5例,其余均平安出院(包含9例B超提示胎盘早剥,病人无症状保胎成功后出院)。新生儿存活19例,随访智力障碍2例,2例胎龄不足28周者死亡.5例胎死宫内。讨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健康,预防胎盘早剥发病的关键是1.加强孕期安全教育。2.加强产前检查及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标签: 胎盘早剥 危害 加强孕期安全教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水痘住院患者临床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水痘提供根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197例水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水痘全年散发,以3月、5—7月、10—12月发病率高,6—29岁为发病高峰,达71.57%。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前驱期较长,全身症状明显,皮疹较多,可见较大疱疹,易继发细菌感染,可累及手掌、脚掌。并发症以皮肤感染、肺炎、心肌损伤、肝脏损伤较多。结论水痘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后移,症状较重,并发症较多。建议将水痘减毒活疫苗列为儿童计划免疫,并对青壮年进行疫苗强化免疫,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 标签: 水痘 临床特征
  • 简介:<正>照(图)片每3张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照(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电子图片采

  • 标签: 染色方法 连续编码 大体标本 照片 清晰度 尺度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致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本院25例残胃癌病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幽门螺线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液返流,胃内细菌过度生长,胃黏膜细胞营养环境改变及首次手术胃肠毕Ⅱ式吻合等均是残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有效减少或避免残胃癌的病因,重视残胃癌的预防,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残胃癌的发生。

  • 标签: 残胃癌 手术方式 致病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果糖注射液对胃肠肿瘤手术病人能量供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肿瘤手术病人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医院2011年1~12月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应用果糖和葡萄糖注射液的两组胃肠肿瘤手术后病人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差异,果糖治疗组输液过程中血糖和胰岛素波动程度明显小于葡萄糖治疗组。结论果糖对胃肠肿瘤术后病人血糖和胰岛素影响较小,可在术后短期替代葡萄糖为肿瘤病人提供部分能量。

  • 标签: 果糖 肿瘤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帕罗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8周,采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抗抑郁的疗效相似,而且副反应更轻。结论帕罗西汀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性优于阿米替林的抗抑郁药。

  • 标签: 抑郁症 帕罗西汀 阿米替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且躯体不适症状≥3项的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精神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末,两组间HAMD、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显著低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有效,尤其对改善躯体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躯体主诉 艾司西酞普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