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相关肿瘤标记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A组,再将收治的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80例设为此次的B组,另外在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参照组,分析所有受检对象的血清糖类抗原724、242、199以及癌胚抗原水平,并分析各血清肿瘤标记单独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724、242、199以及癌胚抗原水平均高于B组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血清糖类抗原724、242、199以及癌胚抗原的诊断准确度,对比结果(p

  • 标签: 血清相关肿瘤标记物 联合检测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癌与大肠癌在采用血清肿瘤标记联合检测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抽取中,时间从2019年1月开始,到2022年6月结束,共抽取80例胃癌与大肠癌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同时抽取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分析12种肿瘤标志,开展表达差异的评估工作。结果 在进行血清肿瘤标记联合检测以后发现,在研究组患者当中,出现了3种肿瘤标志水平升高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清肿瘤标记物 胃癌 大肠癌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标记检测在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中期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孕妇208例,检测其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抑制素A水平,比较不同年龄孕妇高风险筛查和确诊结果,比较不同孕周、不同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母体血清标记检测水平,统计血清标记四联检测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208例孕妇中,≥35岁者71例,<35岁者137例;≥35岁孕妇的高风险率为40.85%(29/71),羊膜穿刺率为62.07%(18/29),确诊率为19.72%(14/71),高于<35岁孕妇的17.52%(24/137)、33.33%(8/24)、1.46%(2/137),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AFP水平呈增高趋势,HCG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不同孕周孕妇的抑制素A水平存在U型变化(P<0.05)。唐氏综合征孕妇AFP MOM值、HCG MOM值高于18-三体综合征孕妇(P<0.05)。血清标记四联检测的敏感度为76.92%(10/13),特异度为92.82%(181/195),准确度为91.83%(191/208),阳性预测为41.67%(10/24),阴性预测值为98.37%(181/184)。结论妊娠中期采用血清标记检测可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血清AFP、uE3、HCG、抑制素A联合检测唐氏综合征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理想,可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效果,为唐氏综合征临床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信息支持。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妊娠中期 产前筛查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稳定期冠心病患者采用活血解毒中药治疗对其血脂及血清炎症标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100例稳定期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使用活血解毒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s-CRP(2.73±0.47)mg/L、TNF-α(3.13±0.61)mg/L,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C(3.40±1.12)mmol/L、TG(1.37±0.27)mmol/L、HDL-C(1.62±0.56)mmol/L、LDL-C(2.20±0.84)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80.17±5.47)分、情绪功能(79.73±6.34)分、物质生活(80.11±6.03)分、躯体功能(80.03±5.52)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定期冠心病患者给予活血解毒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活血解毒 中药 稳定期冠心病 血清 炎症 血脂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方法对绵阳师范学院2005级3700名新生测定HBsAg,对HBsAg阳性的学生用ELISA法进行乙肝5项标记的测定。结果HBsAg总体阳性率5.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不同民族来看,汉族HBsAg出率为5.50%,少数民族为1.7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以性别来看,男生HBsAg阳性率为6.48%,女生为4.8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感染类型为主。结论高校应做好新生入学时乙肝的防治工作,进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 标签: 乙型肝炎 大学生 标记物检测
  • 简介:摘要毛囊干细胞(hair follicle-derived stem cells,HF-SCs)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同时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和无伦理问题等优势,因此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随着HF-SCs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分离、纯化、鉴定HF-SCs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特异性较高的HF-SCs标记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 标签: 毛囊 干细胞 表面标记物 组织工程
  • 简介:背景:在临床上对于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尚缺乏有效的诊断方式。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的所有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及修饰状态的学科,可以了解蛋白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及联系,从而揭示蛋白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目的:通过对骨性关节炎K/L分级的各阶段的血清样本进行ITRAQ定量蛋白组学分析检测,以发现骨性关节炎各个时期的的潜在分子标志。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参照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分为K-L0、Ⅱ、Ⅳ级的亚组,每个亚组随机选取10例男性与10例女性。去除血清高丰度蛋白,进行稳定同位素116、117、118的iTRAQ标记、反相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及Swissport数据库检索;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对不同样品的iTRAQ肽段实验标记、Q-star质谱鉴定和MASCOT搜库,共筛选出有意义差异蛋白169个,K-L0级与K-LⅣ级差异蛋白153个;K-L0级与K-LⅡ级差异蛋白153个;K-LⅡ级与K-LⅣ级差异蛋白145个。结果表明应用iTRAQ技术可筛选出与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多个差异蛋白,提示iTRAQ技术对于骨性关节炎蛋白质组学血清生物标记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性关节炎 ITRAQ 血清生物标志物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eber评分、CDFI血流分级、RI、CA125四方面联合诊断早期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卵巢肿瘤的Weber评分、CDFI血流分级、RI、CA125四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超声诊断卵巢癌符合率87.5%,CA125诊断符合率91.7%,联合诊断符合率100.0%;四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特异性为98.1%。结论Weber评分、CDFI血流分级、RI、CA125四方面联合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筛查及诊断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CA125 Weber评分 CDFI血流分级 RI 卵巢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鉴别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以及联合多项血清肿瘤标记对周围型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就诊的76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48例)和良性病变(28例),定量分析良恶性病变的始增时间(AT)、病变-肺组织始增时间差(tAT),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时间截断点。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并分析tAT分别联合三项血清肿瘤标记及四项联合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AT、tAT大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0.759)大于病变AT(0.675),且当tAT≥2.5 s时,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敏感性较高(91.7%),与病变AT比较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具有更可靠的诊断价值。tAT联合三项血清肿瘤标记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时,四联诊断曲线下面积最大(0.878),其敏感性最高(97.9%)。结论tAT对鉴别诊断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联合多项血清肿瘤标记可提高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超声造影 肿瘤标记物 肺病变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伴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肿瘤标记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宫颈癌78例,良性宫颈瘤72例。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并进行比较,利用COX回归性分析明确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发生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血清肿瘤标记对宫颈癌的预测价值。结果宫颈癌组绝经至出血时间≥5年、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比以及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铁蛋白(SF)水平均高于良性宫颈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预测绝经后伴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7%、88.9%;血清SCC-Ag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6%、93.1%;血清SF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5%、84.7%。经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发现,血清HIF-1α、SCC-Ag、SF、子宫内膜厚度与绝经后阴道出血宫颈癌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IF-1α、SCC-Ag、SF监测对预测绝经后阴道出血伴宫颈癌具有较高价值,另外子宫内膜厚度同为宫颈癌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宫颈癌 绝经后阴道出血 危险因素 肿瘤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中期应用血清标记检测进行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DS)中的准确性。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929例自愿产前筛查DS的孕妇临床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二联筛查方式筛查DS,应用核型分析确诊DS,观察筛查结果,计算出二联筛查的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感度。结果:确诊DS胎儿14例,DS的发生率为0.14%;二联筛查出11例DS胎儿,检出率为78.57%,灵敏度为78.57%(11/14),特异性为92.00%(9122/9929),准确率为91.98%(9133/9929)。结论:妊娠中期应用血清标记检测进行产前二联筛查DS的准确率高,具有极大的筛查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中期 血清标记物检测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准确性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使得当前我国肺癌患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要高度关注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落实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进而体现出应有的临床疗效。在针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当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涉及相对应的灌洗液和血清等等,在其中含有多种类型的肿瘤标记,此类标记对于肺癌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肺癌的诊断精准度,为肺癌患者后续的治疗干预提供必要条件。在这类灌洗液和血清中,通常包括四种比较典型的肿瘤标记,因此,需要充分明确该类标记在肺癌测定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诊断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记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DC-CIK联合XELOX方案)和对照组(单纯XELOX方案)各75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21d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糖链抗原(CA-242)、甲胎蛋白(AFP)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1d后,两组血清CEA、CA-199、CA-242、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降幅更大。结论DC-CIK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减少血清中肿瘤标记含量,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DC-CIK XELOX 化疗方案 晚期胃癌 血清肿瘤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疗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Ⅳ期肺小细胞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血清肿瘤标记水平。方法:7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2组,n=36,单纯放疗为对照组,联合放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7.78%远高于对照组的55.56%,血清生化指标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一定程度能够控制肿瘤发展速度。

  • 标签: EGFR-TJI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