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后对康复期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案例选取淮安市八十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纳入时间范围: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遵循随机数字抽取法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对其康复期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究。结果:护理后研讨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患者,康复期间复发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对康复期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作用积极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综合护理 康复期复发率 疼痛程度 影响探究
  • 简介:摘要:通过检测血清CYFRA21-1、NSE、SCC及CEA在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数据比较,利用检测比较肺癌组与健康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分析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价值并提供数据。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相对于单项检测来言,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明显增高。从中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 标签: 肺癌  标志物检测  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烯醇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对于诊断、评估肺癌与肿瘤化疗预后疗效中有什么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滨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肺癌组,良性肿瘤组90例患者。对2组血清CEA、NSE、Cyfra21-1、CA125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分析肺癌组中不同病理组织类型血清阳性肿瘤标志物产生的变化。还研究了60例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肺癌化疗的患者,比较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有肺癌组的CEA、Cyfra21-1、CA125和NSE的血清平都比良性肿瘤组更高。腺癌的CEA阳性检出率都比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更高;小细胞癌患者的NSE阳性检出率则比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更高;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阳性率比小细胞癌更高;血清CA125阳性率在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部分缓解的患者血清CA125、Cyfra21-1和NSE水平较化疗前低;而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CEA和NSE水平则比化疗前的肺腺癌患者更高(P<0.05)。结论 得出以上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都有非常重要的医学价值。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肿瘤早期诊断需求,基于高通量DNA甲基化PCR技术开展了肿瘤分子诊断研究。我们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DNA甲基化位点,识别出与肿瘤相关的甲基化异常模式。我们采用了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PCR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了对大规模DNA甲基化位点的快速检测和分析。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对一系列肿瘤样本进行了DNA甲基化PC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这项研究为发展更准确和高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肿瘤早期诊断 甲基化PCR 高通量 甲基化异常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化疗PICC维护病人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月。将这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实验组,对研究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病人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研究组和实验组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比较分析实验组与研究组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后,实验组为6%,研究组为20%,显而易见,实验组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实验组与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后,实验组评分为(87.24±5.23)分,研究组评分为(78.03±4.15)分,显而易见,实验组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肿瘤化疗病人发生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有:体位不合理、病人自身因素、穿刺静脉选择不科学等。使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具有明显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因肿瘤止痛和化疗止吐而导致便秘患的者临床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因肿瘤止痛和化疗止吐还是导致便秘的患者共计64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用药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服用乳果糖并辅助腹部按摩,缓解便秘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开展评分。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情况、粪便性状和排便频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止痛和化疗止吐而导致便秘的患者通过采用腹部按摩和服用乳果糖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带来的便秘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化疗 便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乳腺良性肿瘤指发生在乳腺各种组织的分化良好、生长缓慢、有完整包膜、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质硬、不会发生转移、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限性的一类肿瘤。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6 年 3月 ~2018 年 12 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92 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SF-36)、抑郁( SDS)及焦虑( SAS)分值、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两组 SF-36 分值较护理前增高, SDS、 SAS 分值较护理前降低, 且研究组 SF-36 分值高于对照组, SDS、 SAS 分值低于对照组 ( P< 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 93.48%)高于对照组( 76.09%)( P< 0.05)。 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护理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癌痛患者应用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近一年(2021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参考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方法为疼痛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为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生理状态、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对比差异相当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癌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可降低疼痛度,且生活质量更好,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癌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肿瘤 PICC 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治疗方法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在个体化治疗的框架下综合应用,以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的肿瘤。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个趋势下逐渐实现了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有机结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癌症 放疗 治疗效果 个体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ICC相关知识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微信平台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更方便、实惠、快捷,可有效提高患者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PICC置管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 ERAS)是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 ERAS的内容包括护理在内的围手术期多学科的相关治疗,由于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及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目的探讨 ERAS理念在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收住的 5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 ERAS理念进行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收住的 45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济而又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颅内肿瘤围手术期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Abstract):含缬酪肽蛋白VCP/p97/Cdc48是三磷酸腺苷酶超家族中的一员,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VCP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 从受损蛋白质及细胞器的降解到关键信号通路的激活等等。VCP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抑制VCP的功能会导致细胞内蛋白质毒性应激,对于高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影响更为严重,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近年来VCP的小分子抑制剂被开发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讨论VCP对蛋白质稳态的调控作用,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抗癌功效。

  • 标签: (Keywords)VCP p97 肿瘤治疗 蛋白降解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设计并评价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肿瘤放射治疗教学课程。通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理论和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本研究将深入探讨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并通过教学效果评估来验证课程设计的有效性。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肿瘤放射治疗 教学课程
  • 简介:摘要:胸腹部位肿瘤放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位固定的效果对于放疗质量和患者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接着,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胸腹部位肿瘤 放疗 体位固定技术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通过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53、CYFRA21-1这些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分析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将检测结果与联合检测的方式进行对比,选出最优诊断肺癌的血清标志物组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YFRA21-1、CA153含量可作为肺癌监测疗效、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益于临床早期诊断进而及早治疗。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综合考虑PG、多种肿瘤标志物与胃癌的关联性,单一检查的敏感度可能不够理想,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而共同检查则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精确度和独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胃癌的确诊效果,成为胃癌临床筛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 标签:       CA125  CA199  CEA  PG  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综合护理应用在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0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腹腔镜和后腹腔镜切除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普通组与对比组各54例患者,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综合护理手段,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对比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明显高于普通组,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而言,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切实提高临床疗效,更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