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二、庇护关系中的变量我们可以对庇护关系进行无限的分类区别。在此,需要对变量的范围进行选择,因为它们需要与我们分析东南亚社会中这种关系的主要变化这个目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类似的区分也要符合对其他非工业化国家的分析。

  • 标签: 东南亚社会 政治变革 庇护 工业化国家 相关性
  • 简介:香港大学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林先生撰写的《东帝汶政治与选举》,最近由本刊翻译和编辑出版。作者多年从事东帝汶问题研究,在东帝汶生活的五年里,他深人东帝汶各l社会阶层,采访了东帝汶各政党领导、联合国人员、东帝汶学者等,获取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增刊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填补了我国目前东帝汶问题研究领域的空白,对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以及各级外事部门进一步了解东帝汶情况将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 标签: 东帝汶 选举 政治 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 编辑出版
  • 简介:从历史的缘起看,民主集中制有多个版本。其中列宁版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从集中制中分化出来的,是个分析命题。而孟什维克更钟情于民主制,它所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个综合命题。列宁是在吸收包括孟什维克在内的批评者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将集中制改为民主集中制的。可见,布尔什维克民主集中制思想中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绝非平行的并列关系,民主是对集中的限定和保障,集中制才是其主体和核心内容。

  • 标签: 布尔什维克党 民主集中制 列宁
  • 简介:国家主席江泽民应叶利钦总统的邀请于11月22—25日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这是中俄两国元首间的第六次会晤,也是首次“不扎领带”的非正式会晤。访俄期间,两国首脑举行了会谈,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和两个联合声明。此外,江主席还会晤了俄总理普里马科夫和俄议会上下两院主席。俄舆论此次一改常态,《劳动报》、《消息报》、《莫斯科新闻》、国家电视台甚至以往很少报道中国消息的《独立报》、独立电视台等都对江主席访俄作了广泛报道,而且给予高度评价。现将俄媒体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俄罗斯 新闻媒体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首脑会晤 莫斯科 俄中关系
  • 简介:俄国民主革命时期农村社会的现实,包括农民的两面性、农民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的状况,是列宁提出的对待农民政策的基础。

  • 标签: 俄国 列宁 民主革命 农民政策
  • 简介:民主改革以来,印度尼西亚各届政府都把反腐败工作当作所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印度尼西亚在反腐败工作中采取制度反腐,社会反腐以及廉政教育等手段来治理腐败。虽然印度尼西亚的腐败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本文重点分析印度尼西亚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发现印度尼西亚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设计加之金融危机以及印度尼西亚内部社会不稳定,都对该国的反腐败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认为由于腐败根基较深,印度尼西亚的反腐败之路任重而道远。

  • 标签: 民主改革 印度尼西亚 反腐败 成效
  •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民主体在东南亚国家的实行均以流产而告终,威权主义代替民主体对东南亚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认为'民主'之树移植容易,但是开花结果却需要许多前提条件.本文从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三个角度分析东南亚国家实行'民主'所需的相应条件.并对'民主'在东南亚的发展趋势作了简短预测.

  • 标签: 民主 威权主义 亚洲式民主
  • 简介:一些国家在由非民主体制向民主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遭遇各种暴力与冲突。由于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新政府的信誉与合法性因此受到质疑,从而损害了民主转型的前景。阿富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特别是2009年的总统大选表明,恶劣的安全状况已经影响到民主的运作和信誉,这体现了一个困扰许多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的困境:没有人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民主;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在一种失序、动荡的过渡期中反复纠缠,民众的不安全与无效的政府成为一对相互催生的恶瘤。西方的武力干预容易推翻一个旧政权却很难塑造一个强有力的新政权,其造成的权力真空加剧了人的安全与民主转型之间的紧张。民主的价值不容否定,但民主应该在一个稳定的安全基础上去构建,无视人的安全去追求民主,可能反过来有损于真正的民主进程。人的安全视角表明:安全在价值序位上是高于民主的,也是民主生成的前提性条件;有一个能够保证人的安全的有效政府,是国家顺利实现民主转型的关键。

  • 标签: 安全 民主转型 人的安全 阿富汗战争
  • 简介:"和谐世界"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新中国外交思想的外交理念,"民主联盟"是一种宣扬美国价值观,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一种文化外交理念。"和谐世界"与"民主联盟"在东盟问题上展开的角逐,也代表着中美两国软权力的较量。本文通过对两者在东盟问题上实践的目标、影响、阻力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对两者进行一个较系统的比较研究。

  • 标签: 和谐世界 民主联盟 东盟
  • 简介:应暨南大学的邀请,2006年5月27-30日,印尼前国家领导人——印尼人民协商会议(MPR)主席、印尼国民使命党前任总主席、穆罕默迪亚前任总主席、现印尼国民使命党荣誉主席、印尼知名学者阿敏·赖斯教授(Prof.Dr.HMAmienRais)对暨南大学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术访问,并被聘请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期间,阿敏·赖斯教授做了两场学术报告,分别就印尼民主化进程、中国印尼关系、国际形势等诸多问题发表了看法。参加学术报告会的有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暨国际关系学系师生、印尼留学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尼语专业师生和广州市、中山市、珠海市的印尼归侨代表等130人,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会。现对其主要观点和看法进行整理,以飨广大读者。

  • 标签: 民主化进程 印尼 国际形势 中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交关系
  • 简介:里海沿岸五国为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在里海的法律地位和水域划分、油气勘探开采权、油气输出管道走向等三个问题上展开激烈的斗争,各国间利益冲突难以平衡.围绕里海能源之争,美俄之间的斗争将进一步加剧.

  • 标签: 里海 油田 开采权 各国利益冲突
  • 简介:本文论述了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历史走向、政治体制特征和职能的分析,认为新加玻正处于政治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以现代型集权政治成功地推动经济“起飞”和“转型”;特点是现代化导向明确,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系数值较低;这条道路的形成,是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政治精英的主体性选择的结果,有利有弊;其前途是扩大参政系数,实现政治民主化。

  • 标签: 政治发展 新加坡 政治现代化 集权政治 现代型 政治民主化
  • 简介:纵观历史,但凡大国在兴起之时,或将周边国家建成自家后院,与其结为利益共同体;或在周边地区构建战略缓冲区,避免与潜在敌对国家的直接碰撞。这种地缘政治版图的构建,既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延长了安全纵深,也为其经济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 标签: 地缘政治 中国 利益共同体 周边国家 周边地区 经济发展
  • 简介:李光耀自1959年担任第一任新加坡总理开始,35年来一直矢志于新加坡的现代化建设,成功地使新加坡从一个破旧、简陋的港口,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甚至连水都要进口的小岛,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新兴工业化国家。35年中,新加坡经济平均每年增长8.4%,至1995年按人均收入计算成了世界上第九个最富有的国家,其人均收入为22300美元,超过英国和新西兰。李领导新加坡人民创造了奇迹,这一点举世公认。然而李在新加坡成功的秘密何在?至今为止学术界尚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 标签: 政治艺术 李光耀 政治文化 新加坡 议会民主 政治规律
  • 简介:经历过多次风浪的柬埔寨第二大党--奉辛比克党(以下简称奉党),陷入了自建党以来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有迹象显示,现任党主席拉那烈已经失去了对奉党的控制,他的地位受到党内的严重挑战,奉党力量的不断衰退,已经对柬埔寨王室地位的稳固产生影响.

  • 标签: 奉辛比克党 分裂 柬埔寨 人民党 尤霍里问题 政治联盟关系
  • 简介:<正>从1947年独立到1985年2月大选,巴基斯坦政治的发展大致经过五个阶段:五十年代试图建立代议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定;六十年代阿尤布实行军法管制,政局相对稳定;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内战和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布托恢复代议制政府,政局再次动乱;齐亚·哈克再度军管,向文官政府过度。本文拟回顾巴基斯坦政治发展各阶段的情况,探索政治危机的原因。由于水平有限,谬误定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 标签: 巴基斯坦 穆斯林联盟 代议制政府 政治发展 东巴 穆罕默德
  • 简介:同样是执政联盟失去2/3多数国会议席的优势,但2008年3月8日大选后,马来西亚却没有像1969年大选那样爆发种族暴力冲突。本文以比较的视野,在回顾1969年"513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维持局势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原因。"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朝野斗争非常激烈,政治发展充满不确定因素。

  • 标签: 马来西亚 “513事件” “308政治海啸” 政治
  • 简介: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开始实行的政治改革为改变国家与社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机会,并以强有力且积极负责的地方机构来取代新秩序政权的中央集权统一结构.本文提出了地方政治与乡村机构民主化的法律体制.印度尼西亚的所有乡村都已选出了其代表会议(representativecouncils),因此村长就不再是村社的唯一权威了.乡政府享有广泛的自主权,它们无须经过上级批准就可以进行决策和执行政策.然而,分权化和民主化虽很必要,但还不是发展农村和缓解贫困的充分先决条件.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积极约定必须确保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受到曲解,并确保普通民众能够参与制定公共政策和地方管理.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乡政府 农村 民主体制 地方政治 乡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