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首先适用于营业地位于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我国对《公约》第1条第1款b项提出的保留应当以我国法律为合同准据法为前提。不能简单地以《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作为中国的仲裁机构适用《公约》的依据。我国的仲裁机构倾向于根据《公约》第1条第1款a项适用《公约》,这与我国的仲裁机构的"司法性"特点有关。间接适用《公约》符合仲裁的民间性和契约性,也符合我国的仲裁机构改革的方向。我国对《公约》第1条第1款b项的保留影响了我国的仲裁机构间接适用《公约》,应当取消该项保留。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适用《公约》,意味着把《公约》作为合同条款。在我国区际商业纠纷中也可以适用《公约》进行制裁。

  • 标签: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商事仲裁 法律选择 意思自治
  • 简介:一、能否继承养父母留下的房屋?【问】龙晶从小被他人收养,2004年结婚后在婆家生活,但每月照常给付养父母生活费用,并经常回去照看养父母。2010年养父母的生活起居发生困难,就协议让养父母20岁的侄子以“过继子”的身份到养父母家生活并照料他们二人的生活。2016年养父母相继去世。

  • 标签: 继承权 生活费用 养父母 2010年 生活起居 给付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单独构罪,这是对盗窃罪的重要修订,导致盗窃罪的成立和犯罪形态发生诸多变化,引发很多争议。本文在详细阐述"入户盗窃"单独构罪立法意义的基础上,对"户"的定义和特征、"入"的目的和认识以及"入户盗窃"的既未遂等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要区分"入户盗窃"的成立要件与既遂要件,在承认"入户盗窃"是行为犯的同时,坚持其财产犯罪的基本属性,仍然以是否窃得财物作为其既未遂的标准。

  • 标签: 入户盗窃 争议问题 理解和认定
  • 简介:《公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证机构对申请公证的事项以及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按照有关办证规则需要核实或者对其有疑义的,应当进行核实,或者委托异地公证机构代为核实,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予以协助。”但在实务中,由于该法律条文缺乏具体制度支撑,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公证办证质量,笔者拟对此探讨,以期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 标签: 公证机构 办证质量 《公证法》 证明材料 法律条文 当事人
  • 简介:一、电子合同的概念合同,亦称契约。它反映了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在电子技术引进前,传统的合同形式主要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即使是后来产生的包含电子脉冲应用的电报、电传和传真,接收方也能凭借从接收机中得到的一张通讯记录纸。来形成书面的证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合同得以出现,虽然它也通过电子脉冲来传递信息,但却不再以纸张为原始凭证,而只是一组电子信息。鉴于我国目前对电子合同尚未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但结合国际通行观念,可暂将其概念理解为:在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目的,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所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所谓电子邮件(Email),是以网络协议为基础,从终

  • 标签: 电子证据 电子签名 电子合同 合同的效力 法律效力 合同成立
  • 简介:<正>自"统一公法学"新概念在我国的提出,对于是否需要建立统一的公法及如何建立统一公法(理论)体系在学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公私法划分问题是一个直接决定公法体系能否建立以及如何建构的基础性问题,对之加以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公私法 划分问题 法律关系 法律规范 个体利益 法律文明
  • 简介:依法治校是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也是新时期学校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本文从依法治校的内涵着手,探讨了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关键环节、组织领导等问题,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 标签: 依法治校 依法决策 依法行政 素质教育
  • 简介: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后为欧陆各国民法典所承袭.本文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对是否有必要在我国物权法中确认居住权制度及居住权能否融入现有制度框架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还就居住权的特点、居住权的取得和消灭、居住权的效力等具体问题提出了立法设想.

  • 标签: 居住权 人役权 物权法
  • 简介:行政附款行为是对行政行为的处理内容所进行的限制,附款的行政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其效力也具有特别之处,体现在生效、有效、无效及效力消灭等方面。行政附款行为生效探讨应当考虑到行政行为及其效力内容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时序性。在权衡标准及效力意义不同的情形下,行政附款行为的生效不等于其有效。行政附款行为的无效面对着附款无效与所附行政行为整体无效的关系问题。行政附款行为的效力消灭也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行为的特殊性。

  • 标签: 行政附款 行政行为 行为效力
  • 简介:行政抗诉证明标准既具有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多级性、中间性和复合性特征,又具有不同于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复查性、救济性、监督性的特点。行政抗诉应当综合考虑被诉行政行为类型、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程度以及行政抗诉工作的特点,构建包括优势证明标准、一般证明标准、严格证明标准在内的多元证明标准。

  • 标签: 行政抗诉 证据 证明标准
  • 简介:《送审稿》第九条(串通招投标)规定:禁止经营者在招投标过程中串通招投标,排除或限制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 标签: 串通 经营者 招投标 公平竞争 问题 规定
  • 简介:独立董事的薪酬是影响其独立性的重要因素,独立董事该不该拿薪酬,以什么方式获取薪酬.薪酬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困扰着人们.各国的法律规定也不相同。

  • 标签: 独立董事制度 薪酬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 股东权利
  • 简介: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关乎检察机关办案组织形式及检察权运行机制问题,是新一轮检察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大部制"弱化行政性纵向关系,在组织结构上实现检察管理的扁平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司法工作效率。试点过程中,侦查监督部门与公诉部门由于同质特征被整合划分为同一大部门成为普遍模式,但是否实行捕诉合一、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如何归属则出现了几种不同操作方式。理论界与实务界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分歧与争论,而分歧的背后则隐藏着对我国检察工作现实状态的不同判断以及对检察改革的不同主张和期待。

  • 标签: 司法改革 内设机构 大部制 捕诉合一 捕诉分立
  • 简介:税收犯罪,是指侵害国家税收分配关系,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分配关系,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双重违法性,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要求行为人具有违法性认识.

  • 标签: 税收犯罪 税收分配关系 税法
  • 简介:竞业禁止纠纷案件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开放而逐步产生、并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而日益增多的一种新类型案件。由于我国尚未对竞业禁止问题专门立法进行规制,只是在我国《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以及相关部门规章中作出了一些原则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官对于竞业禁止纠纷案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诸如竞业禁止条款是否合理、效力如何等,在认定上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执法标准也不尽统一。本文对竞业禁止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实务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看法建议,以期对竞业禁止纠纷案件的审理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 标签: 竞业禁止 纠纷案件 审判 司法实践 《公司法》 《劳动法》
  • 简介:面对信访工作趋于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河北省邯郸县检察院结合检察工作,积极做到既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实现“案结事了,息诉息访”的工作目标。

  • 标签: 听证会 信访工作 检察工作 人民群众 多元化 检察院
  • 简介: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衍生出了我国现实而紧迫的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区际司法协助介乎于国际司法协助和域内司法协助之间,但有别于二者.建构我国的区际司法协助制度须着眼我国的具体国情,采取务实的做法,以促进两岸四地间的民商事流转和国家的统一.

  • 标签: 区际司法协助 “一国两制” 中国 法律原则 司法权 公共保留原则
  • 简介:走私毒品罪是我国最早进行禁毒活动的内容之一,早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就开始了对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时至今日,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新形势下的走私毒品犯罪又重新成为一个困扰我国的难题,如何从实体法角度认识该行为,以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助益,就成为当代刑法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走私毒品罪 主观明知 武装掩护走私 抗拒缉私 既未遂
  • 简介: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加注重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因此,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就成为为企业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的方法之一。作业成本计算是时代的产物,它的成本计算方法由“数量基础”到“作业基础”的最新进展,揭示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作业成本计算法虽然起源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性动机,但是其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成本计算精确性要求这个层面,深入到企业作业链——价值链重构,乃至企业组织结构设计领域。总之,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的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上又一个重大的革命性变革,它预示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对传统成本法的局限、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应用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 标签: 传统成本法的局限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