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蒙古英雄史诗——“陶力”的音乐形态发展简述吕宏久“陶力”,蒙语音译,意为史诗,或谓英雄史诗。是比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蒙古民间传统说唱艺术更为古老的曲艺形式。陶力的说唱有其特定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传奇式的英雄与邪恶势力的代表——蟒古斯(恶魔)的斗争并取...

  • 标签: 英雄史诗 蒙古族 音乐形态 蟒古斯 旋律化 格斯尔
  • 简介:对于大多数科特迪瓦的丹来说,“坚守”是一个既熟悉又重要的概念。在后殖民时代,丹的坚守行为通过“盖伊”的表演方式得以体现。盖伊是一种本土的、宗教的表演,由戴面具的舞者与音乐组成。文中描述两种争议:其一,丹的年轻人把盖伊表演的复兴看作是一种反伊斯兰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力图通过自身的表演来复兴“祖先的宗教”,他们强调葬礼的重要性,而这些都与伊斯兰的教义相悖;其二,当地天主教唱诗班对盖伊表演的核心“盖坦”进行改编,丹的年轻人认为这种改编已将盖伊融入教堂,而唱诗班的成员则认为使用这种音乐可以表达他们的基督教信仰。本文借鉴“权力论断”这一说法,在丹内部用不同个体话语讨论以上两种争议,说明了盖伊表演是一种汇集多重权力的能动,从而形成带有相互冲突权力的关系网。作者通过权力分析的论断来解释这种坚守行为,进而在多样化的社群中揭示着相互交织、相互冲突的权力结构。在科特迪瓦不同族群、宗教多样化和冲突四起的语境下,音乐表演作为一种协调宗教和族群认同感实现的手段,在地方认同与国家影响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 标签: 坚守 表演 宗教 认同 权力
  • 简介:新疆塔城地区是中国俄罗斯族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俄罗斯音乐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又与新疆其他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与俄罗斯境内有着鲜明差别的音乐特征,展现了独特的哲理美、即兴美与交融美。

  • 标签: 塔城地区 俄罗斯族 音乐文化 美感
  • 简介:蒙古抒情歌曲的美声表达是继承和弘扬本地区民族歌唱艺术特质的基础上,融入欧洲美声唱法的技巧的优势和长处而诞生的演唱方法。其具有深厚纯净、舒缓平稳,流畅活泼、优雅深沉的演唱风格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内蒙古地区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多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蒙古民族审美心理表现传统以及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抒情创作歌曲 美声表达 特征 形成
  • 简介:赫哲现有人口4245人,是东北萨满信仰诸中人口最少的民族。赫哲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于烨川、依兰、富锦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市郊等地。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嘎尔当屯至街律口村的称“那乃”,居勤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通用汉语文。

  • 标签: 赫哲族 萨满 音乐文化 乐器 中国 黑龙江省
  • 简介:鄂伦春现有人口为6965,聚居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接壤的大小兴安岭中,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苗等县。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文。由于长期与汉族、达斡尔等民族杂居,旗内通行汉语、达斡尔语。目前,在托扎敏乡猎民村和乌鲁布铁镇朝阳猎民村及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语保留较好。

  • 标签: 鄂伦春族 音乐文化 萨满 内蒙古自治区 鄂伦春自治旗 中国
  • 简介:关于当代蒙古音乐生活的变迁及传统音乐的存承问题,都可以在城乡关系的探讨中寻找答案。草原的城镇化,促使出现了以城镇为中心形成同质化、普世化的现代音乐生活方式,同时它从城镇向牧区扩散,深刻地改变着牧民固有的音乐生活方式,进而对传统音乐的存承造成影响。城镇化及城镇导向的现代音乐生活方式的建构,是一种各种空间重组的过程。在民族化与国家化、地方化与世界化的两对双向互动当中,形成了蒙古当代音乐文化生态景观。教育是实现民族现代化的主要手段。现代教育正在建构和普及“超民族性”和“超地方性”的普遍性知识话语体系的同时,正在消解地方传统音乐的固有存承模式。而城镇音乐生活的乡土取向、现代教育对传统音乐的征用,则体现了当代城乡互动以及民族音乐生活现代化的复杂性。

  • 标签: 城乡关系 音乐生活 传统音乐 存承空间
  • 简介:国家、民族、族群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不同的记忆,并通过符号文本、书面文本、口头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延续,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历史的再表述。蒙古族长调作为口头文本,一方面以歌词的延续来承载其族群特殊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着现代变迁。文章以土尔扈特部长调为载体,期望透过现代田野来重构历史事实,从田野路径、长调记忆、音乐声态三维度解析传统与现代博弈中的蒙古土尔扈特部长调音乐文化。

  • 标签: 历史记忆 口头文本 蒙古族 土尔扈特部 长调音乐
  • 简介:今天重提“民族音乐”话题,是因为教育与研究的新生代自身对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陌生度更高,r并且面临“民族”体与性、“民族音乐”的变化。即原生体由于中性化而虚幻化或需要重构,新体不断涌现;与体变化相应出现了混生音乐。为此,民族音乐教学需要确定对象和范围;民族音乐研究人才培养需要建构课程标准;民族音乐研究需要关注体、性和音乐的变化。

  • 标签: 民族音乐 原生族体 新生族体 混生音乐 族性
  • 简介:纵观人类音乐历史发展的历程,音乐的产生与人类的图腾崇拜和劳动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我国古代的雅乐体系还是蒙古的图腾音乐体系,在形成的原则和音乐对象的意象演奏表达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从音乐哲学的延伸流派来看,中原音乐文化的宫廷音乐、祭祀音乐、仪式礼制音乐都是从早期图腾神话音乐体系逐渐分离出来而形成的。同样,蒙古自身民族音乐体系的建立和内蒙古各地区音乐流派的形成也与远古代蒙古先民的图腾意识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蒙古民族音乐的元素框架下蒙古人的图腾意识是影响着音乐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可以说蒙古先民的图腾意识和自然崇拜情感在蒙古音乐体系的灵魂,近似于音乐膜拜的思感是蒙古音乐精神的源泉和动力。

  • 标签: 图腾崇拜 音乐体系 形成原则 问题研究
  • 简介:<正>我国纳西分布于滇、川、藏毗邻的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带,人口不到三十万,至今却保存着古老的祭天文化,古老的纳西象形文东巴经卷和民间都保存着大量的祭天词。在祭天活动中就要念诵这些象形文祭天经卷和民间口诵的祭天词。无论是经卷上的或民间口传的祭天词都是古老的歌谣和雄浑的诗篇,均用自由体宗教诗歌形式表现在祭坛上。这些祭天词形成完整、系统、自成体

  • 标签: 纳西族 艺术特色 祭天 九歌 古歌 楚辞
  • 简介:东北地区锡伯的音乐文化认同是一种双重的音乐文化认同,即对反哺音乐文化认同以及对东北地域音乐文化认同.在这一双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建构路径,其中基于反哺音乐文化认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建构较为关注锡伯音乐文化的历史性定位,其建构民族音乐文化的路径是将锡伯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标识;而基于东北地域音乐文化认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建构较为关注锡伯音乐文化的空间性定位,其建构民族音乐文化的路径是利用东北地域音乐文化民族化的方式来形成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 标签: 文化认同 锡伯族音乐 身份建构
  • 简介:鄂伦春人与火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火神的习俗,长期以来对火神的崇拜和祭祀演变为鄂伦春人重要的节日——“古伦木沓”节。在生产生活方式斗发生了巨大变革的今天,“古伦木沓”节成为鄂伦春传统文化集中保留和展示的平台,许多日渐消逝的民俗事象如今都在舞台上借由音乐重现。

  • 标签: 鄂伦春 “古伦木沓”节 音乐 文化变迁
  • 简介:假定礼乐可作为儒学文化模式中一种重要的文化陈述方式,那它不仅只反映儒学文化的架构关系,还应反映出儒学文化的传承关系……就纳西而言,汉族儒学思想,特别是礼乐思想似乎已成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其中以浓郁的忠君报国思想为表现内容的"木性官学"这种特殊的文学表现形式,就为儒学礼乐在丽江纳西人中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其后"旁性俗学"的兴起,则也是儒学礼乐在丽江纳西人中全面普及的最终结果.本文认为,儒家思想及其一整套礼乐制度在丽江纳西中的传播与普及,曾为汉文化在纳西地区的普及与谙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 标签: 纳西族 汉族流官 儒学礼乐 木性官学 旁性俗学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有关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需求和目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越来越热,这对当前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教育影响、现状、问题、解决对策几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黑龙江达斡尔族 中小学音乐 教育
  • 简介:对于口头传统来说,文本是表演的产物。口头表演中,艺人调动和运用自己业已积累的传统元素,将新的曲目“装入”到已有的框架中,完成新曲目的演唱。于是,思维和行为在表演中融合为一体,通过表演生成为文本。这样,表演前的思维与表演后的文本,由表演所联结,形成“表演前——表演——表演后”的过程结构。表演是在艺人与受众共同建立的语境中进行,同时存在于一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网络之中。语境和事件为表演和文本赋予了意义。

  • 标签: 口传音乐 口头表演 表演过程 语境
  • 简介:萨满信仰(Shamanism)在东北亚诸民族中所具有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深刻影响力,至今绵延不绝。满族的萨满信仰及其活动,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影响力的辐射作用。同时,又成为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乃至西伯利亚地区诸精神生活的构成因素之一。与我国北方相毗邻的俄国西伯利亚诸,如雅库特人、吉利亚克人、奥斯加克人以及历史上属于中国的埃文克人、那乃人等,甚至在中欧、北欧以及北美的广阔地域中所居住的民族中也都存在与满族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萨满信仰。倘若我们将其置于生活时空的关系而考察之,相近、甚至相同的地理生境和文化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不免要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它们之间也许存在着某种“血缘”联系并可能具有一个共同的历史渊源。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为证实这个科学假设进行一些探索性的讨论

  • 标签: 满族 西伯利亚 萨满
  • 简介:《希特莫日根》是赫哲传统伊玛堪说唱,是赫哲文化的代表符号,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民族英雄希特的故事,反映了赫哲的历史、渔猎生活、传统习俗以及爱情故事,本文将从《希特莫日根》音乐中的结构特点和音乐特征来阐述《希特莫日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 标签: 赫哲族 莫日根 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