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法”,即“法相”,主要是指京剧(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的“亮相”。大家知道,“亮相”是属于表演时的一个程式动作,是演员在唱念做打的表演过程中,告一段落时,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的一个停顿。这一停顿可不简单.要求演员将手、眼、身、步统一协调到一个准确、均衡、美观的动作中去。通过这一塑像式的姿态.能充分显示台上人物的外部精神和内在心理的双重状态。“亮相”做得不准、不稳、不美.就会大大削弱舞台演出效果。

  • 标签: “法” 程式动作 表演过程 演出效果 唱念做打 相对静止
  • 简介:拜读了李玉声、邬可晶、蒋锡武、钱锦康等先生发表在2007年11期和2008年3、4期《中国京剧》有关谈“五功五法”的文章后,使笔者大长见识,获益匪浅,出于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亦出于求教,我不揣浅陋,也在此就“五功五法”的问题,谈些管窥之见,舛误之处,请李、邬、蒋、钱诸位先生及方家指下.

  • 标签: 《中国京剧》 京剧艺术 蒋锡武
  • 简介:去年年底,当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英文译名还未改为“NationalCentreforthePerformingArts”(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之前,我有幸观看了第一场试演。当天的剧目是《红色娘子军》。我平常不多看芭蕾舞,因为演出往往在过了20分钟之后,。为什么演员们不开口歌唱?”这个疑问总会涌现在我脑海里。这次的演出纯属例外。

  • 标签: 中国国家大剧院 《红色娘子军》 礼仪 观众 英文译名 艺术中心
  • 作者: 刘刚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徐州九里山发端,向南伸展,时断时连,似一条半潜于地下的巨龙,游戈于黄淮平原,站在官山峰顶,遥望西北凤凰山下,就是著名书画艺术之乡发源地萧县县城——龙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汤显祖的《牡丹亭》具有强烈的季节意识,其中提及“春”“秋”等季节之词的章节占总体的80%,“春”“秋”二重唱成为主旋律。《牡丹亭》中的季节不仅仅作为叙事背景被交代,更有机融入了角色的生命意识,是二元对偶的美学呈现、现实与浪漫的重奏、情理辩的季节意蕴、悲喜剧质的外化彰显。一言以蔽,《牡丹亭》呈现的季节审美与春秋风物,可看作古典文学季节表达的经典范式,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牡丹亭》 季节
  • 简介:莎士比亚戏剧内涵极为丰富,由此展开的研究视角多种多样。兴起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法律与文学”视角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又开辟了新的领地。不可否认,莎士比亚在其戏剧创作中展现了大量的法律记述,但是观众能够理解的却未必是专业而理性的法律。因此,本文以法律所代表的正义为视角,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若干部作品,结合法律的理性思维,在剖析莎七比亚戏剧中正义观的同时,分析社会及时代背景给观众带来的各种局限与启示,以期能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理解莎士比亚戏剧。

  • 标签: 莎士比亚 戏剧 正义 法律与文学
  • 简介:历史在前行的步履中饱含着无数的戏剧性。初出摇篮的中国戏曲立刻站在了民族征战、朝代更迭的历史交叉点上。蒙古铁马弓刀大一统,中原文明遭受践踏,森严的民族等级划分也将汉族文人压缩到社会最底层。但是,历史的突变却给中国戏曲带来更大的繁荣,这段历史进程也再一次将山西推到了中国戏曲发展的中心舞台。当此时,元朝统治者初定中原,表里山河的

  • 标签: 中原文明 中国戏曲 中心舞台 元杂剧 历史进程 最底层
  • 简介:唐代乐舞的繁荣构成了大唐多元乐舞文化的场面,它是受外来文化与汉族传统乐舞文化融合与认同的影响。作为西域乐舞的代表,胡旋舞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技巧展示出唐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并广为流传在社会各阶层。本文从文学和考古双重视野考察胡旋舞入华源流、唐代流行盛况以及胡旋舞的舞容等问题,认为胡旋舞传达着一种不同于中原传统审美观念的美学价值追求。

  • 标签: 唐代乐舞 西域乐舞 胡旋舞 燕乐 霓裳羽衣舞
  • 简介:我八岁离开家,只身从河北唐山来到广州杂技团,从一名小学员逐步成长为一名杂技演员。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有苦辣有甘甜,有流泪有欢颜,有消沉有激奋;在这13年里,当年同我一起前来广州杂技团报到的学员中,有些因经不住艰辛的训练,有些因经不住清贫的生活,有些因经不住外部的诱惑而相继离开了杂技团,我没有离开,是因为我太爱这份事业,杂技让我为倾心。来广州杂技团之前,我在唐山市体育运动学校接受过体操方面的训练,到杂技团之后,我很快由体操训练过渡到杂技训练。那段时间,我正是长身体和发育的阶段,但为了保证高难技巧的完成,我不敢多吃一点,多喝一点,长时间的基本功和技巧训练,使我患上了胃下垂。妈妈每一次从唐山来广州,都是流着眼泪看我上完所有训练科目课,妈妈的眼泪和严格的训练并没有使我退却,我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滚杯》是我们团建团后首次夺得的国际比赛最高奖的金牌节目。在我进团两年后,团领导决定让我排练该节目。自《滚杯》在国际比赛获大奖后,我是接排

  • 标签: 技巧训练 体育运动学校 国际比赛 体操训练 广州 长时间
  • 简介:“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四大组成要素.所谓的“三绝”、“四全”即指此而言,诗是中国画重要的构成之一.诗与画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密切结合,如画上题诗或依诗配画.更重要的是诗与画的内在结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它们创作规律上的共同性——“诗画本一律”。诗画结合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潘天寿说:“诗和画是怎样的关系呢?依我看,诗、画是同源的,是姐妹关系。因为它们所表现的都是客观事物形象、体态的变化,以及美丽的色彩、韵致、情味等,它们都是经过作者的思维.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而完成的。

  • 标签: 诗画结合 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 组成要素 外在形式 诗中有画
  • 简介:脸谱是京剧整体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塑造人物起着“点睛”效。近年来京剧舞台上出现了不少优秀新编历史剧,甚喜甚贺,

  • 标签: 脸谱 设计 曹丕 洛水 新编历史剧 整体艺术
  • 简介: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杂技带着它的辉煌与困惑来到了这个新的时代。回顾过去,思索从前,但我们更需要去探求、去展望杂技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以杂技形式承载思想内涵曾几何时,一台杂技晚会中有几个高难度技巧的展现,观众就心满意足了。如今,我们的杂技艺术家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广泛吸

  • 标签: 杂技展望
  • 简介:当我们从音乐的表层看一首创作作品是否美的时候,常常是针对这部作品的作曲技术而言。好的作曲技术主要体现在高度有序的音乐组织结构上,这种组织结构不是随意的,而是将音乐的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审美法则

  • 标签: 音乐创作 音乐审美 旋律组织 和声组织 复调
  • 简介:书籍发展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分不开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个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诸如书籍设计中的人性化、互动性、趣味性、概念性等的出现,正在打破既往我们对书的理解,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与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几种书籍形式的论述,达到揭示书籍设计观念、探索现代设计特点的目的。

  • 标签: 书籍设计 设计形式 互动性 趣味性
  • 简介:民国十七年(1928年),山西平遥"锦艺园"开锣。从此,晋剧舞台上诞生了一位戏曲巨匠。她是一名女眷,却有浑厚的嗓音,自髯口挂耳,她的名字就被山西的村村落落所熟知。她被迫学艺,唱戏却成为他一生的挚爱,自登上"舞台",她那传奇的戏剧人生便从此开启。她视山西梆子为生命,她开创的流派艺术和精湛的艺术技艺也堪称晋剧发展史上的奇迹。她,就是20世纪前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山西梆子艺人,晋剧

  • 标签: 丁果仙 山西平遥 艺园 盖天红 润腔 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