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阿尔金山前东坪基岩花岗岩的岩石成因类型和构造演化背景,对东坪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东坪花岗岩体富硅(SiO2均值为71.4%)、富铝(Al2O3均值为13.57%),其碱度率A.R.值为2.23~3.19,铝饱和指数A/CNK大于1.44,属于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配分模式属于中等右倾型,铕负异常(δEu为0.44~0.61),轻稀土富集。其岩石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源自地壳杂砂岩重熔,没有地幔物质参与或参与较少。东坪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发育在加里东晚期的岛弧环境,指示南阿尔金山前地区存在大陆边缘的沟-弧-盆体系,其原岩形成于塔里木向柴达木地块的俯冲及碰撞演化背景。

  • 标签: 早古生代 S型花岗岩 元素地球化学 东坪地区 柴达木盆地
  • 简介:在煤矿开采中,几乎总是会遇到突水问题。特别是华北地区,很多矿井普遍受岩溶水害的威胁。因此.研究和查清井下涌水来源,采取防治措施,是煤矿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应用同位素研究地下水所取得的资料,进一步应用环境同位素研究煤矿突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在矿井下查清突水来源的一种有效的化探法,可以提前确定井下涌水来源,制定有效的治理措

  • 标签: 环境同位素 煤矿突水 同位素混合模拟公式
  • 简介:迂曲度是刻画多孔介质中输运过程的重要参数,对致密储集层,由于流动的非线性,流动规律和常规储集层有巨大差异,迂曲度与常规储集层亦不同。本文利用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由流动非线性所带来的迂曲度改变。提出2个无量纲数:1以岩心的水动力迂曲度为基础定义无量纲迂曲度Γ,用以刻画非线性效应带来的迂曲度改变;2定义流量加权平均的孔喉半径为特征孔喉半径,并以此定义无量纲压力梯度Ρ,用以刻画压力梯度状态。本文研究了Γ随Ρ的变化规律表明,Ρ-Γ曲线具有确定的形态,且不随岩心孔隙网络的任何参数发生变化。即对于任何岩石,由流动的非线性所带来的迂曲度的改变是确定的。本文给出了Ρ-Γ曲线的拟合公式,可方便计算给定压力梯度下的迂曲度改变。

  • 标签: 致密储集层 迂曲度 孔隙网络模型 Bingham流体
  • 简介:火山活动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火山区不仅在火山喷发期能够释放温室气体,而且在休眠期也能向大气圈中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下,定量化地研究火山区对大气圈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贡献,对于识别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碳排放的相对规模、为国际碳排放谈判积累基础数据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火山区温室气体的排放方式与特征、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并综述了中国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指出深入研究活火山(包括休眠火山)区的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对于估算火山来源温室气体的释放规模、建立火山未来喷发预测-预警体系、深入理解岩浆脱气过程与机制等问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 标签: 火山区 温室气体 通量 观测 土壤微渗漏 新生代
  • 简介:近年来,我们在安徽、江西及广东等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部分岩体中发现了不少变余沉积结构构造,其中有些是新发现的,提供了新的信息,对认识这些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其成岩物质的来源、岩石成因及成矿作用等都有重要意义。华南花岗岩广布于华南地槽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中,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带附近,地壳活动性强,构造变动剧热,以印支燕山构造—岩浆活动为最强,振荡运动频率高,振辐大,震旦—寒武系砂砾岩分布广,厚度大,深大断裂与线性褶皱发育,花岗岩类侵入体广布,各种有用矿产都很丰富。

  • 标签: 花岗岩化 变余沉积 岩石学特征 地壳活动 褶皱发育 深大断裂
  • 简介: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含量占土壤有机质成分的比例不高,却是非常活跃的化学物质,可影响土壤的形成及肥力,通过水循环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参与水体内的各个过程、经微生物作用进入大气圈对全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在土壤乃至全球系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渐成为土壤学家、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研究的焦点。本文综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土壤DOM的来源、含量、组成和分类,以及影响其含量变化的因素及其环境效应,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土壤 溶解性有机质 影响因素 环境效应
  • 简介:1989年初,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曾将大方县二叠系龙潭组合黄铁矿粘土岩定名为累土石粘土岩,尔后省地矿局地质实验研究所和113队亦将其定名为累托石。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主要粘土矿物应是伊/蒙不规则间层矿物。1.X射线衍射特征:粘上岩分离重矿物后的粘土部分X射线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d值1.0~1.5nm范围内均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这是伊/蒙间层矿物特征标志。在0~5℃范围内,

  • 标签: 累托石 粘土矿物 伊/蒙间层矿物
  • 简介: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在沉积建造类型、沉积作用方式、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反映了热水沉积的多样性。该地区的热水沉积作用具有相对确定的演化特性,并与许多金属矿床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 标签: 热水沉积作用 古海洋 岩石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背景 华南 沉积建造
  • 简介:岩石圈热水流体作用的环境效应研究陈多福陈光谦陈先沛高计元潘晶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热水流体作用环境效应岩石圈收稿日期:1997-4-3第一作者简介:陈多福男1962年生副研究员地球化学岩石圈主要由岩石和裂隙组成,而...

  • 标签: 热水流体作用 环境效应 岩石圈
  • 简介:作为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历来受到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历史,总结了近年来在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玄武岩成因与西太平洋俯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新生代火山 中国东部
  • 简介: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表层复杂系统中重要一环是全球碳氮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模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了多种基于不同原理和目标的模型,其模拟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了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模型比较研究计划.本文在简述各种模型比较计划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的基础之上.耦合大气、岩石圈、生物圈从机理上模拟碳氮动态,同时在进行区域或全球尺度评价时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是未来模型发展的趋势.

  • 标签: 陆地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循环 碳氮循环 模型 比较研究 气候变化
  • 简介:硅磷镍矿(Ni,Fe)8(Si,P)3是一种4元陨石矿物,对探寻地核中轻元素的存在形式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并结合金刚石压腔技术,笔者开展了硅磷镍矿的等温状态方程及其相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在0.0001-41.9GPa内硅磷镍矿没有发生结构相变,但在34GPa时其晶胞参数呈现不连续变化。这一异常变化可能与硅磷镍矿的磁性转变有关。对34GPa前后的p-V实验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得到了硅磷镍矿的状态方程参数V0=1.446(3)nm3、K0=231(8)GPa(p〈33GPa)和V0=1.414(6)nm3、K0=343(18)GPa(p〉35GPa)。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硅磷镍矿会发生结构相变或者分解。

  • 标签: 硅磷镍矿 高压 状态方程 相变
  • 简介:抗菌与消毒的区别是,它并不要求能立即将对人类身体健康或生活、生产环境有害的微生物杀死,而着重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1]。添加到抗菌材料中,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将其毒杀的试剂就是抗菌剂。随着现代人类对环境保护...

  • 标签: 抗菌剂 矿物材料 粘土矿物
  • 简介:有机质对土壤中无机有机养分的保蓄、良好土壤结构的形成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消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有机质成分复杂,是一个多组分体系,而对其分离和纯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就近年发展的一些分离和纯化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土壤有机质 分离和纯化
  • 简介:低温条件下锡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陈紫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锡的可溶性,络合作用,实验地球化学,低温体系低温条件下锡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陈紫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锡的可溶性络合作用实验地球化学低温体系目前,国内外对锡的成矿...

  • 标签: 锡的可溶性 络合作用 实验地球化学 低温体系
  • 简介:铁锰结壳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潜在海底多金属矿产资源。由于铁锰结壳中钴的含量较高,因此又称为富钴结壳、富钴锰结壳。铁锰结壳主要分布于各大洋及边缘海的玄武岩海山上(以太平洋为主),水深大约为800~3000m,由于其埋藏水深较锰结核浅,相对易于开采,因此,结壳较锰结核更有经济价值。按其成因,铁锰结壳可分为水成结壳和热液结壳,以前者为主。水成结壳的形成主要受古海洋和古沉积环境的制约,其形成速率很低,仅为0.5~5mm/Ma。

  • 标签: 铁锰结壳 太平洋 铂族元素 锰结核 边缘海 大洋
  • 简介:含放射性元素铀钍的矿物,因结构的辐射损伤而发生变生作用。研究表明,矿物的变生作用是由α事件所引起。α事件是指母核ZXA放出一个α粒子(24He,能量5MeV)转变成一个新子核Z-2YA-4并获得100KeV的反冲

  • 标签: 变生作用 天然矿物 辐射剂量 年代测定 子核 辐射损伤
  • 简介:俯冲带中的水在壳幔演化和物质交换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俯冲带中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溶液中的离子缔合、混溶、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剖析:1)超临界态下温度压力条件的改变导致水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变化,扩散系数、粘度等性质随之改变,进而对水岩反应产生影响;2)富水流体中离子缔合影响着金属配合物数量,很大程度制约流体中矿物的溶解行为;3)低Cl流体中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岛弧玄武岩类似,意味着富水贫氯碱性硅酸盐成分的流体在地幔楔元素运移中起关键作用.并展望了俯冲带中流体化学性质研究的新手段.

  • 标签: 俯冲带 富水流体 元素循环
  • 简介:玄武岩作为一种大洋和大陆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其成因理论主要是在对大火成岩省研究的基础上奠定的,其构造环境判别的理论则主要是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本文利用GEOROC和PetDB数据库对全球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和岛弧玄武岩(IAB)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早先的判别图判别效率不尽相同。部分判别图判别效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早先的研究大多是以典型案例的研究为基础展开的,没有考虑到大数据给出的结果,说明典型和抽样的代表性可能不足。通过对判别图解的研究和比较,并对部分判别图进行了改进,发现许多图解可以把IAB与MORB、OIB分开,但MORB和OIB之间仍然有一些重叠不易区分,并借此推测MORB与OIB源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利用大数据研究可以使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 标签: 大数据 玄武岩 构造环境判别图 MORB OIB I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