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合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所接受生化检验中88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样本是否发生溶血作为分组标准,将溶血样本(n=44)纳入实验组,将未发生溶血样本(n=44)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效果差异,并分析临床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总胆固醇、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丙谷酸转氨酶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葡萄糖、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接受生化检验样本发生溶血现象,会导致检查结果准确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检验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溶血现象诱发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确保获得准确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宫颈疾病情况,研究宫颈疾病筛查项目在妇科专项体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6月期间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500例次资料,筛查项目包括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Cytologic Test,TCT)、阴道镜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检者知情、具有配合能力。比较单一检查、3种联合检查后宫颈疾病检出率情况。结果:检出妇科疾病类型方面,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阴道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等。检查后,与单一检查结果比较,联合检查后宫颈疾病检出率更高,P

  • 标签: 宫颈疾病筛查 妇科专项体检 TCT检查 阴道镜检查 HPV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08月-2022年08月本院肝硬化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展开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碱酯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指标会出现明显变化,临床可以将其作为该病主要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疗法。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硬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院内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晚期生化指标以及纤维化指标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临床检验后,研究组IV 型胶原、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透明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肝硬化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及对策。方法 在2021年6月-2022年7月期间挑选我市A农村、B农村、C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现状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保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均等化发展。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中,宣传栏设置率达到100.00%,更新频率平均均超出每年22次,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在传染病报告率、预防接种证建证率方面均达到了100.00%,适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也达到了100.00%,新生儿访视率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均均达到了99.00%以上。针对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服务项目,开展时间相对于其他项目较短,但是也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有显著提升,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超出了95.00%,健康档案电子化率均超出了98.00%;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均超出了98.00%,但是血压和血糖控制率相对较低,在93.00%左右;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在99.00以上,健康体检率在94.00%左右。结论 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落实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人员能力,建设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坚强考核管理,做好宣传制度管理,充分发挥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价值。

  • 标签: 农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实施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产前检查过程中使用免疫检验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前检查孕妇10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根据孕妇使用检查方法不同分成免疫检验组与常规检验组,免疫检验组采取产前免疫检查,常规检验组使用常规产检,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免疫检验组和常规检验组检验结果情况,免疫检验组疾病检查出率8.00%,常规检验组疾病检查出率是2.00%,(x2=11.367,p=0.013),结果有差异。结论:孕妇产前检查过程中使用免疫检验项目能够发现多种疾病,以便临床采取措施治疗和预防,保证产妇和胎儿分娩安全。

  • 标签: 胎儿 孕妇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孕妇及胎儿产前免疫学检测项目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行常规检查,实验组孕妇行常规检查及免疫学检测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发生情况及检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危险因素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免疫试验可减少分娩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测定 胎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 62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 74例进行生化检验,对比两组参加检验人员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1)肝硬化组患者前白蛋白值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肝硬化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 α-岩藻糖苷酶、腺苷脱氨酶、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值均高于健康体检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人体肝脏发生病变时,体内前白蛋白含量会明显降低,肝脏发生病变时,胆碱酯酶活性会大幅度降低,因此进行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判断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肝硬化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诊断并观察其价值。方法:观察患者为我院诊断的肝硬化35例,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并将患者分成一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二组,对比两组的生化检验指标情况。结果:(1)一组和二组ALB指标、CHE指标比较,一组是22.98±3.19(g/L)、0.89±0.13(U/L),二组是51.34±6.83(g/L)、1.69±0.45(U/L),(t=3.826,p=0.032),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γ-GT指标、ALT指标、AST指标、ALP指标、TBL指标、DBL指标比较,一组是182.58±19.37(U/L)、53.68±6.70(U/L)、98.83±10.25(U/L)、163.33±15.90(U/L)、89.73±9.57(μmol/L)、37.14±4.29(μmol/L),二组是18.50±1.75(U/L)、15.22±2.51(U/L)、17.25±2.80(U/L)、73.85±863(U/L)、11.46±2.01(μmol/L)、3.30±0.78(μmol/L),(t=4.723,p=0.023),结果有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生化检验指标和正常人员生化检验指标有差异,临床可以使用该差异对肝硬化疾病诊断,以此来提高肝硬化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开展活动中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及预防措施,提高社会人群对民生项目的参与率和满意度。方法:通过对2021年辖区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中无创肠癌基因检测报告综合结果提示,需要转专业机构进一步检查的参检者进行随访,对随访中发现的2名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参检者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开展活动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可能存在漏诊、误诊等潜在因素导致的参检者及其亲友负面情绪甚至舆情等隐患,影响项目普查的持续性开展。结论:做好项目宣传,规范工作流程,保障专业技术力量,提高社会人群对民生项目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 标签: 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  直肠癌  误诊  普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普及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有效方法,研究网络微课模式对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我院财经系参与防艾网络课程学习本科学生254人作为观察组,对我院经管系同期未学习防艾网课的240人,两组参加防艾试卷测试,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测试结果。结果:观察组学生考试合格率为96.77%,对照组学生考试合格率为63.75%。结论:“网络微课”模式对大学生学习防艾知识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完成了防艾知识覆盖,考试量化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 标签: 网络微课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疾病为:病毒性肝炎;患者共47例(作为实验组),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再选取同期本院收集的47例健康体检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和生化检验指标(清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和生化检验指标(清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肝炎患者 血常规 生化检验项目 临床效果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通过常规凝血项目检查,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的技术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异位妊娠大出血,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6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在分组选取上,则根据实际情况,有33例为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1例为输血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对这些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的凝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从输血治疗上看,两组患者在凝血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随后的FIB治疗中,不良反应组患者的指标较低,但是在APTT和TT指标上则高于正常组。从血常规指标上看,在输血前后则未发生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实施血常规和凝血检验十分重要,通过专业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对不良反应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治疗医师对患者开展双向治疗,提供有效地策略支持。

  • 标签: 凝血检验项目 异位妊娠 大出血 输血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以及血常规检验对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22年9月-2023年9月纳入研究时间,于该时段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为参照组,数量为61例;再选择同期至我院展开健康体检的人群共61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展开生活检验和血常规检验。针对各项指标结果展开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ALB指标较之于对照组更低,而ALT、 TBIL指标则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指标较之于参照组而言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却提升明显,(P<0.05)。结论:临床可以借助生化检验以及血常规检验的方式来对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诊断价值十分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常规 病毒性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0年12月了解的50例潜在护理纠纷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风险管理,探讨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对策,结果:潜在护理纠纷发生因素:医护人员因素24例、患者因素50例、其他因素6例。结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保证潜在护理纠纷有效控制。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期间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例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收集其常规凝血检验数据,并分析其与输血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23例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例(13.04%)。这3例患者均有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计数降低等凝血功能异常。而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只有1例(4.17%)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统计分析显示,输血不良反应与PT、APTT、血小板计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

  • 标签: 异位妊娠 大出血 输血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予以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100例需要办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情况中,观察组的满意度(98.00%)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2.00%),两组研究对象在比较分析时显现出相对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各项护理工作与服务中切实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准,降低病患与护理人员发生矛盾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 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