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标准的日益完善,检验工作中发现许多样品的含量测定方法已由最初的滴定分析更新为了紫外分光光度或高效液相色谱,滴定分析的减少,让很多的检验人员慢慢忽略了该分析方法的重要性。通过简析滴定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性,并举例展示,让检验者在实际工作中引起更多的重视。

  • 标签: 滴定 分析 应用 示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000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进行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程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分娩,不但缩短了产程,还可降低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传统分娩 新生儿头皮血肿 产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后搬运即产妇由推车搬运至病床上,是产科术后护理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通常是采用直接搬运即搬运者用双手直接插进产妇臀部腰部平行抱至床上。在搬运过程由于产妇体重增加,产科值班护士少,常需要两位家属配合护士将产妇由推车搬运至病床,但由于家属没有医学常识,一时间教会也很难,加上剖宫产术后产妇阴道出血多,中单及垫单血迹淋淋,常会污染床单及搬运者手上,搬运者怕沾污血迹而动作僵硬拖拉造成产妇不舒适紧张血压升高,出现麻醉管脱落或导尿管输液管脱落的现象,没有翻身造成肛门排气时间迟、微循环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本人从2008至今应用床单过床搬运,即将推车上的床单和产妇一起搬至病床上,过床后用有人更单将床单取下,这样即清洁、舒适又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剖宫产术后搬运法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指尖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以提高逆行指尖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2月23例26指逆行指尖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及观察。结果25指成活,1指失败。结论科学的综合护理和功能锻炼是逆行指尖断指再植术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逆行法 断指再植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烙在慢性扁桃体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发挥机制。方法慢性扁桃体炎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红霉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外科烙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100.0%V82.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O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较治疗前提高(P<0.O5),但IgM、Ig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O5)。结论中药烙法外科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较药物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同时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保留了患者的免疫力。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烙法 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基层医院,为减轻肛肠病人费用和痛苦,针对肛肠科手术的特殊性,采用直尖手术剪+蚊式钳的组合拆除缝合线。探索即使缝合于深层组织,也能在简单设备下可被清晰显影的缝合线,这将明显减轻病患的痛苦,对于外科的进步将不可估量。

  • 标签: 缝合肛肠科拆线蚊式钳直尖手术剪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甘露醇肠道准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CT检查的患有结草结直肠的62例患者(2017年5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甘露醇肠道准备组与水肠道准备组,每组各31例。其中甘露醇肠道准备组患者在进行CT检查之前给予甘露醇肠道准备护理,而水肠道准备组患者在进行CT检查之前给予水肠道准备护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甘露醇肠道准备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水肠道准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肠道准备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甘露醇法 肠道准备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减少疼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静脉直刺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疼痛少。报告如下

  • 标签: 直刺法 斜刺法 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及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运用加权TOPSIS和综合指数从10个具体指标对我院近五年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指标均显示综合检验质量5年间呈向前发展的态势,第5年与第1年相比,正指标值明显上升,负指标值明显下降。结论运用TOPSIS和综合指数联合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能够综合各项质量指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克服了传统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 标签: TOPSIS法 综合指数法 质量指标 联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微创与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进行治疗,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劈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中的并发症以及拔牙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创伤小,缩短了拔牙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微创法 劈冠法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清洁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目的是为了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解除便秘,清洁肠道。作者复习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就传统的清洁灌肠与采用磷酸钠液灌肠液清洁灌肠进行比较,寻找一种既能减少老年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又能满意地排出粪便和气体,达到清洁肠道的安全的肠道准备

  • 标签: 传统清洁灌肠法 磷酸钠盐液灌肠法 老年患者 应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与聚凝胺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交叉配血实验后输血治疗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微柱凝胶与聚凝胺两种交叉配血实验方法,聚凝胺作为对照组,微柱凝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不规则抗体种类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抗E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抗D、抗e、抗M、抗C、自身抗体等检出率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柱凝胶在交叉配血实验中的效果更佳,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临床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交叉配血实验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封闭式集菌培养与直接接种在生物制品无菌试验中的优缺点,以确定更优良的方法做无菌试验。方法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和直接接种检验成品中染菌情况。结果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的成品复试率明显低于用直接接种。结论生物制品无菌试验用全封闭式集菌培养优于直接接种

  • 标签: 无菌试验 全封闭式集菌培养法 直接接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视与仪器在尿常规检测中的专属性与符合率。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测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类将新鲜尿液标本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目视,与标准比色板进行目视比色;B组患者采用仪器,通过仪器完成尿常规检测,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尿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等四项检测结果。结果①A组的161例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48例,符合率为95.48%;161例B组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38例,符合率为89.03%,A组检测符合率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尿液标本pH无差异89例,pH差异≤0.5者218例,测评结果差价∈(0.5,1者15例,差价>1者0例,符合率为95.3%。结论目视在尿常规检测中较仪器而言,具有显著优势,检测准确率较高,“假阳性”情况发生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目视法 仪器法 尿常规检测 专属性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牙髓病采用多次与一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8例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Ⅱ组给予一次根管治疗。结果Ⅰ组与Ⅱ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牙髓病的治疗中,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的效果相近,临床上可优先选择一次根管治疗。

  • 标签: 牙髓病 一次法根管治疗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PCR检验和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112例进行阴道细菌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分别使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检测,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细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PCR检验,阳性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各项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使用PCR检验检测女性患者阴道细菌感染情况的检验效果要比细菌培养的检验效果要好的多。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检验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龄和性别对CKMB质量和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按不同年龄段以及性别分组,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份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上的1008份CKMBSTAT检测结果,计算每组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按年龄段分析20岁以下组CKMB质量结果均值3.147±2.3,活性结果均值27.95±15.45;60岁以上组质量结果均值2.986±2.1,活性结果均值25.47±11.16;20-60岁组质量结果均值1.683±0.98,活性结果均值23.25±10.33。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质量与活性配对资料分析P<0.001。按性别分析男性组质量结果均值2.798±2.05,活性结果均值28.23±15.73,女性组质量结果均值1.813±1.10,活性结果均值26.17±12.6,差异有显著性,质量与活性,配对资料分析P<0.001。结论CKMB质量和活性检测结果由于生物因素差异,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生物因素 CKMB 质量与活性 检测结果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