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专科学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实验室发生污染。根据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及专科学校和我校实验室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准入制度,生物防护与安全制度,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等。通过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能有效地保障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 标签: 病原微生物学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疾病,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其患病率明显增加,这表明环境对易感性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方式、宠物接触,以及饮食习惯等是影响食物过敏重要风险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对肠道菌群的构成有显著影响,而肠道菌群在形成免疫系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聚焦于这些肠道共生微生物在食物过敏发展中的作用,一些动物模型的研究明确显示肠道共生微生物的组成与食物过敏有密切相关性,如梭状芽孢杆菌有助于防护食物过敏。未来的挑战是识别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食物过敏的共生微生物

  • 标签: 共生微生物 食物过敏 肠道微生物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泌乳素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B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泌乳素的异常率。结果A组检测异常率为14.0%(14/100),B组检测异常检测率为25.0%(25/100),A组检测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泌乳素的检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其异常率低,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 化学发光法 检测 泌乳素
  • 简介:在表科生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中的生物信息资源,结合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的科研方向和已有的条件,对学有余力的检验表科生,开设了“人乳腺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诊断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通过此综合实验.使学员掌握了科研课题设计的基表理论和方法,为其将来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或相关的科研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 标签: 网络 生物信息 资源 综合实验 生物信息资源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在分析化学课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课后就其应用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肯定了该教学方法的优越性。结论:明确了现有条件下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地位,并找出存在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打下基础。

  • 标签: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分析化学 多媒体课件
  • 简介:摘要生物制药工艺学作为必修专业课程,在我校生物制药专业专业中开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对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等方而展开了论述。

  • 标签: 生物制药工艺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腹泻患者粪便主要致病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普通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便培养52例阳性,阳性率57.7%,52株致病菌中大多数呈多重耐药。52例中沙门菌15例(28.8%),志贺菌34例(65.4%),真菌3例(5.8%)。耐2~4种抗生素的有25株(48.1%),而耐4种及4种以上抗生素的共有14株(26.9%)。47株致病菌(3例真菌除外)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93.6%,对庆大霉素敏感率89.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83.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均100%。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为95.7%。真菌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临床医生应在药敏检测结果指导下用药,以减少肠道致病菌耐药率的上升。

  • 标签: 腹泻 药物敏感实验 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我国综合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者生物检验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各类先进生物检验技术诞生的背景下,传统检验技术因其自身的检验周期长、检验步骤繁琐等缺点影响,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限制。而检验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促使微生物检验技术应运而生,其具备检验迅速、结果精准可靠等优势,特别是各类病菌,如结核菌检测中,能够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目前该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中获得使用,也备受临床检验人员的青睐。

  • 标签: 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 病菌检验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提升食品安全性,保证食品质量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前提和关键。我们要根据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保证食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 质量控制
  • 简介:要搞好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通过明确教学目的,加强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课的考核模式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素质教育 微生物 实验课教学 教育方法
  • 简介:摘要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不仅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等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相关人员造成危害。近年来,我国对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越来越高,同时使得其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关注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工作,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措施。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核心[1]。

  • 标签: 疾控机构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