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精确、个性化的检测和辅助工具应用于骨科领域,但是目前术前 CT依然是众多骨科医师的一线检查手段。因此掌握腰椎椎弓根的 CT 影像表现是脊柱外科医生的基础,也是脊柱置钉手术的基石。通过 CT 影像技术,测量国人腰椎椎弓根影像参数,了解其内部结构规律作为螺钉选择的依据,以提高置钉手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 标签: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椎弓根 测量 CT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我国医疗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肿瘤心脏病作为整合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两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目前,抗肿瘤药所致心血管不良反应仍是该学科的研究重点,尤以蒽环类等化疗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等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引发的心血管毒性为代表。对抗肿瘤药心血管毒性的一级预防和早期治疗是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肿瘤心脏病学学科的进展,基础研究逐渐通过转化医学的形式落实到临床实践,患者的获益不仅局限于抗肿瘤治疗心血管毒性的缓解与改善,还包括肿瘤患者基础心血管疾病治疗计划的优化与调整。临床药师在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诊疗团队中,可以通过减少用药错误、警示药物相互作用、提供药物基因组信息、治疗药物管理等形式,协助临床团队制定和调整患者的诊疗计划,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诊疗,减毒增效。

  • 标签: 肿瘤心脏病学 研究进展 临床药师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急重症患者影像检查全周期护理管理及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进行影像检查的的8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予以全周期护理管理及人文关怀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诊断指标、护患纠纷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各项影像指标良好,获得护理满意度较高(P<0. 05)。结论:在危急重症患者影像检查中,运用全周期护理管理及人文关怀,可获得良好的影像检查效果,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减轻了患者在影像检查中的身心痛苦,减少护患纠纷,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危重症 影像学检查 全周期护理管理 人文关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患者开展探究,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影像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45例,影像组采用影像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常规组行常规疾病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漏诊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特异度、灵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可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可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降低漏诊发生风险。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
  • 简介:目的确定臀部肌肉注射的安全部位,为临床护理提供详细的解剖资料。方法在100例成人下肢标本(男84,女16)臀部的外上区逐层解剖、观察测量臀部皮肤与皮下组织、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厚度,臀上神经的分支类型和臀上动、静脉的管径,并个别进行了穿刺和切片观察。结果皮肤与皮下组织厚度为(1.12±0.35)cm,臀大肌厚(1.75±0.48)cm,臀中肌厚(1.41±0.35)cm,臀上神经与臀上血管的深支在臀肌之间共同形成血管神经层,多分为上、下两支位于相关血管的下方,占(64.0±4.8)%。结论由大转子至坐骨结节连线以上的臀部外上区,其中1/3和下前1/3区的上部最宜于肌肉注射,上中1/3区下部两横指处可选择进行肌肉注射,其余各区不宜作肌肉注射。

  • 标签: 臀部外上区 肌肉注射 体表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筛查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情况,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方法采用2种不同生产厂家的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阴性标本采用NAT进行6人份HBVDNA混样检测,混检有反应性标本再进行拆分单检,并对NAT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法补充检测。结果4823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经ELISA检测,HBsAg阴性47865份;经NAT混检有反应性标本71份,拆分单检HBVDNA阳性标本40份,NAT总有效拆分率为56.34%,NAT检测阳性率为0.084%。HBVDNA阳性标本经化学发光发补充检测,7份标本乙肝5项全阴性,6份标本单纯抗-HBs阳性,6份标本抗-HBs阳性/抗-HBc阳性,4份标本抗-HBs阳性/抗-HBe阳性,7份标本抗-HBe阳性/抗-HBc阳性,10份标本抗-HBc阳性。追踪检测到4份乙肝5项全阴标本血清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判定为“窗口期”。结论ELISA检测在HBV感染筛查中存在一定漏检风险,NAT检测可弥补ELISA的不足,有助于降低HBV经输血传播风险。

  • 标签: 联合采用血清学 核酸检测方法 筛查HBV感染
  • 简介:目的系统分析PubMed数据库中护理相关概念分析的文献,揭示其研究历程、发展状况和趋势,为我国今后的护理研究提供文献计量依据。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护理相关概念分析的文献,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并生成词篇矩阵,gCluto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出护理相关概念分析的文献975篇,第1篇相关文献发表于1973年,近年来呈迅速上升趋势,美国和英国是主要的研究国家,研究主题分为4类: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和态度;有关方法的护理研究;护理模式和护患关系;护理程序和护士临床能力。结论概念分析法越来越受到护理界的关注,通过高频主题词聚类分析,有助于我们从某个角度了解国际护理研究热点。

  • 标签: 概念分析 护理 文献计量学 双向聚类
  • 简介:摘要:由于在危急重症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影像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一方面要保障护理人员对检查流程做到完全熟悉,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检查环境,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周期的护理管理,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因意外情况加重患者病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全周期护理管理 危急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皮肤病与性病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深入研究了皮肤病的基本概念,以及与性病之间的密切关联。此外,探讨了性病的基础知识,以及性病如何与皮肤健康有关。通过这些研究,本文旨在增进对性病与皮肤病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并强调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跨学科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整合将有助于改善皮肤病和性病患者的健康,提高公众对于皮肤和性健康的认识。

  • 标签: 皮肤病 性病学 跨学科研究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我县医院2020年4月~2021年6月100例肿瘤实习生作为临床教学对象,为突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我县医院将100例肿瘤实习生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教学,其中一组肿瘤实习生将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为基础,另一组则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对比两组肿瘤实习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等。结果: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情况来看,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组学生对各项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模式组学生,根据教学的相关标准以及效果对比得出的数据可将其视为(P<0.05)对比差异存在统计意义。结论:肿瘤临床教学实践中运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主动分析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部分学生在临床教学中的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利用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相结合,也同时使得众多实习生对肿瘤知识更加了解。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教学 循证医学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皮肤性病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课程,其显性化形象较为直观,涉及的系统性疾病较少,其见习传教形式与其他临床学科有一定的区别。通过在见习课上引入“雨课堂”的多媒体形式的混合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临床学习过程中各项问题。本文对此探讨“雨课堂”在皮肤性病见习课中的作用。

  • 标签: 皮肤性病学 雨课堂 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在皮肤病与性病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学模式得以创新,学生获取知识更加便捷,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在教学资源共享、远程教育、临床案例展示等方面的应用,强调了互联网在培养医学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在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互联网在皮肤病与性病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互联网 皮肤病 性病学 教学 教育创新
  • 简介:小组合作即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角色”指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要求,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应行为模式.实践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加强体验并转化为行为,培养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护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本研究于2013年在《护理教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角色实践”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小组合作 角色实践 护理教育学 教学方法
  • 简介:脑血管意外是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同为人类三大常见病。我国近年来统计表明,脑血管意外在死因顺位中居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1位。1999年作者对我院445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上组主要死因首位的即为脑血管意外。因此,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急诊 护理对策 患者 流行病学特点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营养干预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干预模式,观察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状况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营养干预 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神经语言程序干预方案减轻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语言程序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确定手术方案当日开始,至患者出院为止。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 HAMA、HAMD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HAMA、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意义。 [结论] 基于神经语言程序的干预方案可改善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效促进患者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语言程序 脊柱结核手术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为顺应时代发展,在不断完善自身过程中对自身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随着大数据以及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在未来发展中区块链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尤其是在医疗领域,通过引入区块链技能够有效弥补现代医疗技术中资源分配不均以及信息化技术落后等局部,使医疗行业得到稳步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基于防疫期间,针对手术器械区域链理论在 CCDS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综述的形式了解目前手术器械区域链理论在 CCDS中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防疫 手术器械 区域链理论学 疫情期间
  • 简介:目的探讨评教评模式在肿瘤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实习护士80名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实习护士80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传、帮、带的教学模式,观察组接受评教评双向评价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带教老师和学生在综合能力以及实习护士出科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施评教评教学模式后,带教老师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职业态度和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管理与专业发展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综合能力各评价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出科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评教评模式有助于及时发现临床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调动带教老师和护生的学习热情与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标签: 评教评学 肿瘤外科 临床带教 教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