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Ultrasound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ISUOG)是以致力于促进妇产科医学影像的临床实践、教育及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ISUOG临床标准委员会(ISUOGClinicalStandardsCommittee,CSC)的工作范畴包括制订及发布基于业内专家共识的规范的妇产科影像诊断临床应用指南、ISUOG专家共识声明。CSC发布的这些指南与共识是在其发布时ISUOG确认的业内最优秀的临床实践操作指南,发布时ISUOG尽最大努力确保指南发表时的准确性,但学会及其雇员或会员均不会为CSC发布的这些指南中的任何可能的不准确或误导性的数据、陈述等所导致的任何结果承担任何责任。ISUOG的CSC并非要为妇产科影像的临床实践确立一个法律标准,因为对任何研究结果的解读均可能受到个人环境和可获取资源的影响。任何个人及组织都可以在ISUOG许可下自由发表临床操作指南。

  • 标签: 超声应用 ISUOG 彩色血流成像 影像诊断 超声学 临床应用
  • 简介:2009年11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State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USPSTF)在《AnnalsInternalMedicine》杂志上发布了新的乳腺癌筛查推荐意见,其中重要的变化是综合考虑乳腺癌筛查的利弊后,不再推荐40~49岁妇女进行每1~2年1次的乳腺X线检查(mammography,MG)常规筛查,而改为推荐50~74岁妇女进行每2年1次的MG常规筛查。

  • 标签: 乳腺肿瘤 筛查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临床静脉留置针普遍应用,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配合医生治疗。方法:为患者采用有效的静脉留置术,密切观察脉留置效果,加强护理。结果:患者置管后能便捷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痛苦,提高护理效率。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做好护理防范措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的质量保证。

  • 标签: 临床 静脉留置术 应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对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行二次剖宫产的152例按照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比较其初次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情况及二次剖宫产时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等。结果:横切口组较纵切口组盆腔粘连程度严重,二次剖宫产时胎儿娩出时间与手术总时间纵切口组较短,且出血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可能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应慎重选择首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二次剖宫产 盆腔粘连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剖宫产术中发现46例,B超检查确诊52例,其中11例至孕中期肿块自然消失,12例经阴道分娩后定期随访观察,未行手术,5例经阴道分娩后择期手术,8例剖宫产时一并行单侧卵巢肿瘤剔除术,16例发生卵巢肿瘤蒂扭转,1例发生破裂,1例为交界性肿瘤,流产1例,手术治疗75例。结论B超检查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适时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妊娠 卵巢肿瘤 B超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部可视全程监测人流过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50例可视无痛人流为研究对象(包括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妊娠合宫内节育器、妊娠合并疤痕子宫、妊娠囊位置偏向子宫角部等),并随机抽取了150例普通无痛人流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148例完全流产,1例子宫肌瘤手术困难无法进行而终止,1例胚胎停育清宫不全。对照组145例完全流产,4例不全流产,1例子宫穿孔。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成功率应用高,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结论:可视下无痛人流是目前人流最安全,恢复快的一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可视无痛人流 安全 可靠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栓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脑血栓患者治疗情况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结构分成两组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脑血栓患者入院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50例脑血栓患者经过入院治疗,其治疗的效果显著;结论:脑血栓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居多,发病的患者要坚持长期锻炼身体,同时注意定期合理用药。对于轻微患者要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通过合理治疗并坚持锻炼身体病情会得到缓解。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治疗 脑血栓 脑栓塞 血栓 栓塞
  • 简介:目的: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3月-2010年8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患儿40例,其中,男患儿14例,女患儿26例。年龄在2~14岁,平均年龄10.5岁。体重9~42kg,平均体重32.5kg。经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房间隔缺损,采用介入治疗对小儿房间隔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患儿介入封堵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40min,术后3~7d出院,出院前对患儿进行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X线片检查,患儿有明显改善。封堵器位置准确安全,无并发症以及残余分流发生。结论:对小儿房间隔缺损及时确诊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中粘连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与首次剖宫产术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产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100例与首次剖宫产组60例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发生率,两组比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并发症明显高于首次行剖宫产的并发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有过剖宫产史的孕妇寻求风险效益比最小的分娩方式是降低围产病率的关键。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为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原因、手术指征和时机等因素,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探讨降低子宫切除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于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48例临床资料。结果:48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不可控制的子宫出血,胎盘因素占首位。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吲。结论:孕产次、病理妊娠及分娩方式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密切相关。

  • 标签: 产科急症 子宫出血 子宫切除
  • 简介: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方法:对2010年6月至7月我院手足口病房收治的临床诊断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2~5岁的学龄前儿童(54.67%),发热者62例(82.67%);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皮疹,以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者为多(42例,56%);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分别为27例(36.00%)和36例(48%);CK-MB和cTnI升高分别为47例(62.67%)和13例(17.3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异常分别为70例(93.33%)、50例(66.67%)、57例(76%)。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对异常者提高警惕,筛查出重症(倾向)患儿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宫外孕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宫外孕患者,分别应用腹腔镜手术(56例)和传统开腹手术(56例)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例数、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是否需镇痛处理和平均住院日的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安全,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少等优点。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其误诊、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74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719例,无麻下经支气管镜取出18例,气管切开3例,转胸科2例。结果:静脉复合麻醉及无麻下呼吸道异物取出1738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1721例,2次12例;术后并发喉水肿26例,窒息死亡4例,死亡率0.23%。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静脉复合麻醉配合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下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为理想选择,但有些行气管切开及开胸仍有必要。

  • 标签: 异物 呼吸道 支气管镜 儿童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思密达(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8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为70例,给予调整饮食、补液、纠正谁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6)。结论:思密达疗效快,对各种肠炎及为肠道功能紊乱均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 标签: 小儿腹泻 思密达
  • 简介:产前遗传咨询是咨询医师与育龄夫妇沟通交流,帮助其决策,从而控制出生缺陷的重要方式。咨询医师需掌握多学科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生育咨询需求。对因各种高风险因素而接受遗传咨询的对象,需利用有限胎儿标本,合理运用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帮助明确诊断,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信息,制定个性化产前诊断策略。对需终止妊娠或罕见遗传病的产前遗传咨询,应由专家会诊共同完成,减少咨询师个体的单相意见。综合评估后给予合理建议,才能减少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同时降低严重缺陷儿不当出生。

  • 标签: 产前遗传咨询 出生缺陷 妊娠夫妇
  • 简介:全基因组测序是当今遗传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全基因组测序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1986年,RenatoDulbecco是最早提出人类基因组定序的科学家之一。也有人称这一技术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在第五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来自贝勒医学院的于福利教授讲授了有关全基因组测序的课题。

  • 标签: 全基因组测序 贝勒医学院 人类基因组 未知基因 定序 热门话题
  • 简介:目的:对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方法:对400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心功能分级、电解质、血液动力学、合并症发生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aCO2〉50mmHg,PaO2〈60mmHg,心功能Ⅲ-Ⅳ级以及低钾血症的肺心病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当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患有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合并症时,比未并发心律失常肺心病患者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所以采取消除诱因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以及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加强对病情发展的监测,及时处理并发症,对于治疗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肺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中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31日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204例产妇,分娩过程中导尿组70例,未导尿组134例,两组年龄、孕周、产次、产程、新生儿体重,分娩镇痛、缩宫素使用进行比较,同时产后出血量、产后抗生素、产褥病率进性行比较。结果导尿与分娩镇痛、产程、孕周、产次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抗生素使用显著性增高(P〈0.05),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产褥病率无显著增高(P〉0.05);与年龄、新生儿体重、缩宫素应用无显著关系(P〉0.05),导尿组未增加产后出血量。结论重视产程中排尿困难,调整分娩镇痛的药物、剂量及浓度,正确处理产程适时应用缩宫素,加强护理,改善产程中排尿困难。

  • 标签: 产程 排尿困难 分娩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在乳腺外科的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腋窝脂肪抽吸后,采用腔镜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并对3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和3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行腔镜下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皮下乳房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历时50~180min.除1例术后有切口内出血外,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腔镜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具有传统手术无法达到的微创优势和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对传统手术方法的挑战.

  • 标签: 乳腺疾病 腔镜
  • 简介:大黄又名将军、川军、湘结、绵役,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茎。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具有泻下;功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上说大黄"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留饮宿食,涤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草纲目》称其为"主治下痢赤白,里积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疽,诸火疮。"下面把大黄在临床应用中一些体会做如下简介:

  • 标签: 大黄 临床应用 新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