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华西口腔校友2007阿拉斯加游轮行及口腔临床经验交流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6日在Zuiderdam号游轮上热烈举行。本次活动有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华西口腔校友及家属共计70多人参加。其中,包括52级、72级、77级、78级、79级、80级、81级、82级等不同年级的校友。大家相聚在温哥华。并从这里出发,一路沿北美太平洋海岸线北行。在蓝天白云,延绵雪峰和浩瀚大海之间,

  • 标签: 华西口腔医院 临床经验 交流会 北美 加拿大 太平洋
  • 简介:种植修复体周围软组织缺损.带来的一个主要美学问题是修复体牙冠明显伸长。本病例报告介绍了一种改良外科手术修复方法,解决种植体周围出现水平和垂直向软组织缺损而美学要求高的患者的问题。术前1个月.拆除种植修复体牙冠,调整之前的种植体基台,戴入与同一牙弓对侧切牙相对称的一个短的临时冠。这个改良外科手术是由袋状冠向复位瓣术联合2个结缔组织瓣移植组成,用于修复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缺损。术后4个月,制取终印模前.利用新的种植体基台和临时冠进行软组织成型。术后9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边缘与治疗前相比.向冠方延长4mm.软组织边缘水平与右侧中切牙一致。从根方到软组织边缘.治疗完成后唇侧软组织厚度比测量的1.5mm增加了22mm。这个牙修复体如实地重现了同一牙弓健康的对侧中切牙的外形。术后2年.软组织边缘稳定.种植体周围美观的外形保持良好。此病例介绍了全面改善种植体周围严重的垂直和水平向软组织缺损的可能性,并通过联合膜龈和修复的治疗.患者满意度很高。

  • 标签: 周围软组织缺损 美学修复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种植体 改良式
  • 简介:目的:探讨内置牵张成骨术与骨内牙种植体联合治疗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可能性。方法:为1例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患者延期行内置牵张成骨术,后期行骨内牙种植体植入和修复。术中常规截骨,制作骨转移盘,固定内置骨牵张器,术后一周以每日1mm的速度行骨牵引,共牵引8mm。固定期大体,螺旋CT观察新骨生成及缺损修复状况。固定期4月行骨内牙种植体植入和后期修复。结果:治疗按计划完成,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牵引顺利完成,新生骨骨质骨量良好,牙种植体骨整合良好,下颌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在早期合理清创基础上,延期内置牵张成骨术联合骨内牙种植体可有效地治疗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值得推广。

  • 标签: 牵张成骨 骨内 牙种植 火器伤 下颌骨缺损
  • 简介:在61例病例中,61个连续种植体在上颌前牙或牙前磨牙拔除后即刻植入。运用基于旋转全厚瓣(RPF)或旋转断层腭侧瓣(DSPF)的三个外科方法之一,使用或不使用隔离膜使初期软组织关闭。所有病例均使用牛的无机矿化移植骨。种植体植入的同时测量颊侧牙槽嵴顶与种植体的距离;在二期手术时再侧一次。所有种植体呈现良好的临床稳定性。各组颊侧牙槽骨板的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RPF=2mm,RSPF=1.6mm,带膜的RSPF=3.7mm)(P<0.01)。协方差分析显示了术前测量值的协变有意义,然而,这在组间无意义。

  • 标签: 即刻种植 裂开缺陷 软组织关闭 术式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型软压膜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口腔科经改良型软压膜口腔矫治器治疗的OSAHS患者12例,观察戴用矫治器前、后的临床表现,并将其戴用矫治器前、后的多导睡眠仪(PSG)监测数据及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OSAHS患者戴用改良型软压膜口腔矫治器3个月至1年后,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均较戴用前明显降低,而血氧饱和度(SaO2)则有明显升高;X线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后的上气道宽度增加;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结论改良型软压膜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以无创伤性、可逆性、经济实用、戴用舒适感较强、便于携带而日益受到重视。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改良型软压膜式口腔矫治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3种不同截骨方式下牙支持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中颅颌面部各解剖部位的位移情况。方法:建立3种不同截骨方式的牙支持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上选取21个解剖结构,加载横向7mm扩弓量,比较分析颅面部各个解剖部位在X(矢状向)、Y(水平向)、Z(垂直向)方向的位移分布情况。结果:矢状向:上颌骨各解剖结构都有明显向前位移的趋势,而且随着手术范围的增大,颅颌面部各解剖结构向前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水平向正面观,颅颌面复合体呈金字塔样打开,鼻腔底部有明显扩大;面观,支抗牙颊尖的位移最大,牙的位移大于相应区域牙槽骨的位移,手术范围的增大可以使上颌骨后部有明显的扩展。垂直向观,上颌骨正中区域的腭板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上颌骨的侧方结构如支抗牙和牙槽骨都向上移动。结论:牙支持扩弓器行横向扩弓时会出现牙的代偿和骨骼的倾斜和旋转。随着手术范围的增大,支抗牙和牙槽骨区域水平向的位移也随之增大。

  • 标签: 牵引成骨 三维有限元 位移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评估及比较部分覆盖与全腭板覆盖的上颌微型种植体支持覆盖总义齿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方法与材料:将19位上颔固位不良的无牙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n=10)接受上颌全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第2组(n=9)接受上颌部分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通过非埋入不翻瓣手术方法共植入114颗微种植体(每位患者6颗).并进行即刻加载的上颌覆盖总义齿修复。每位患者分别在义齿修复初期.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测定垂直及水平骨吸收情况。运用动度测量仪测定种植体动度(Periotest动度值),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标尺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年后.第1组和第2组垂直骨吸收量分别为538mm和6.29mm,水平骨吸收量分别为152mm和193mm,两组患者的骨吸收大多数出现在覆盖义齿修复6个月后。记录显示第2组患者垂直骨吸收程度明显高于第1组,并且动度值在任何观察期均高于第1组。第1组与第2组微型种植体存活率分别为784%和538%。所有患者都满意上颌覆盖义齿的固位性咀嚼能力。结论:由于边缘骨过多吸收及高于预期的微型种植体失败率,所以不建议采用非夹板连接的孤立型微型种植体支持覆盖总义齿联合部分腭板来修复无牙上颌。

  • 标签: 骨缺失 即刻加载 上颌 微型种植体 覆盖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