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伤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对海水浸泡兔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均予建立腹部开放伤模型后用海水浸泡60min,然后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液静脉滴注,实验组给予乌司他丁50000U/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分别于人工海水浸泡前、浸泡60min及用药60min时检测两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2、IL-8、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浓度的变化。结果浸泡60min后,两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Na+、K+、Cl-均较浸泡前升高,而MAP、CVP则降低(P〈0.05);用药后60min,实验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均低于对照组,但与浸泡6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VP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高于浸泡60min,MAP低于浸泡60min(P〈0.0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紊乱,可能能够阻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病理过程。

  • 标签: 乌司他丁 腹腔 开放伤 海水 浸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开放两切口手术)、试验组(胸腹腔镜手术)各31例。观察手术治疗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95.6±15.5)ml、(172.4±24.0)min、(12.3±1.5)d,对照组为(173.0±21.4)ml、(203.8±31.6)min、(16.4±2.2)d;并发症发生率为6.5%,低于对照组的25.8%;术后FEV1、SaO2、Pa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优于开放手术,表现在治疗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食管癌 胸腹腔镜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三孔腹腔镜与开放性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37例为开放手术组,三孔腹腔镜组26例.所有被纳入研究的患儿均无并发症.结果开放组和三孔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3.94±18.91)min和(59.65±19.29)min.三孔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5.02±1.27)d和(7.26±1.09)d.与开放阑尾切除术组相比,三孔腹腔镜组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无并发症的阑尾炎,三孔腹腔镜技术可缩短住院时间,与开放性阑尾切除术组相比,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但手术时间较开放阑尾切除术长.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三孔腹腔镜
  • 简介: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依赖于3,5-环腺苷酸(cAMP)的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FTR)Cl^-通道的激活作用。方法:利用稳定共表达人CFTR与一种对卤族元素敏感的荧光绿蛋白突变体(EYFP-H148Q)的Fischer大鼠甲状腺(FRT)细胞模型,测定木犀草素对CFTR介导的I^-内流速度。结果:木犀草素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CFTR的I^-转运,其对CFTRCl^-通道的激活效应具有作用迅速、可逆的特点。木犀草素在发挥激活作用时依赖于腺苷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的存在,其单独与细胞孵育不提高细胞内cAMP的水平。结论:发现了木犀草素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激活CFTR,并且初步确定了木犀草素通过直接与CFTR结合发挥作用。

  • 标签: 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 高血压 Cl^-转运 木犀草素 激活剂
  • 简介:目的:比较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与腔内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我院568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与628例经尿道电切术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两种术式术中输血量、膀胱冲洗转清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并发切口感染例数均有显著差异,两组尿失禁及尿道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者都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对大于60g或并发膀胱内病变者,更适合开放手术,经尿道电切术适用于较小腺体(小于60g)、合并前列腺炎不易剥离或合并精阜增生者。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开放手术 经尿道电切术 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食道癌术后疼痛及引流的效果。方法食道癌手术患者62例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术式予以分组探讨,即常规组31例予以开放手术,研究组31例予以腔镜手术。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常规组,且术后第2d引流量多于常规组(p<0.05);两组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主动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止痛方案一致的情况下,腔镜手术治疗食道癌患者所引起的疼痛感更轻,且术后引流时间短、引流量较多,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腔镜 开放手术 食道癌 疼痛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 护理干预方式、常规护理方式的效果 。方法:本文收治 对象为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者,总 例数为 200 例,收取时间在 2015 年 3 月 10 日 -2019 年 3 月 10 日 之间, 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 100 例 (术后逐步开放饮食护理干预 )、对照组 100 例 (术后常规护理 ),将两组的进食情况、患者家属满意度、依从率 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自愿进食 71.00%、劝解诱导进食 29.00%、不进食率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依从率 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 65.00%( P< 0.05) 。结论:通过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者在术后采取逐步开放饮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进食意愿,提高患者依从性,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 开放饮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微创旋切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于我院接受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患者各随机抽取34例,分别为对照组(34例,开放性手术)和观察组(34例,微创旋切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满意度24(70.59%),满意度33(97.0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乳房畸形2例(5.88%),皮肤瘙痒3例(8.82%),局部感染2例(5.88%),合计7例(20.59%)。观察组皮肤瘙痒1例(2.94%),未见乳房畸形、局部感染0例(0%),合计1例(2.94%)。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给予微创旋切术治疗可达到同等治疗疗效,且术后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开放性手术 微创旋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文纳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共72例,且时间范围为2021.01-2022.10。遵照双盲法分为传统、微创2组,36例/组,治疗方案分别为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比较2组的Cobb角、腰椎功能、疼痛水平、治疗有效性。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的Cobb角、疼痛水平均较低,且腰椎功能较高(P>0.05)。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的治疗有效性较高(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选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较高,能够降低Cobb角,缓解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有效性
  •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8例肾囊肿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实行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1/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肿效果更为明显,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囊肿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取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临床治疗效果,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接受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精神病评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9、3.059,P

  • 标签: 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 慢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腹股沟疝(IH)实施开放式修补手术与腹腔镜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病例共60例,受试者疾病均为IH,就诊于2021.01~2022.10内,按数字表法均分为30例/组,对照以2组展开。甲组实施开放式修补手术,乙组实施TAPP。对照并发症及手术指标。结果:对照并发症总占比,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对照出血量及住院、下床、手术等用时,甲组数据更差,而乙组数据更优(P<0.05)。结论:临床IH患者实施TAPP后可达优良效果,既能减少并发症,又能减轻创伤,降低出血,且利于术后快速恢复,可极力推广和接近。

  • 标签: 腹股沟疝 开放式手术修补 腹腔镜腹膜前修补术
  • 简介:药物化学是药学、制药工程和药剂等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其主要内容涉及新药设计、新药研究与开发、阐明药物的化学本质和探索药物发挥药效的机制等方面,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从有机化学官能团反应性质、结构简化和共性剖析、共性结构官能团的反应机理等三个方面,结合构效关系和新药发展过程,详细阐述基于有机化学思维、以药物结构为核心的药物化学教学新模式的体会.

  • 标签: 有机化学 教学模式 药物化学 药物结构
  • 简介:【摘 要】作为一名护士,拥有批判性思维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促使实际的护理工作更为完善,如能够发现实际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式,向管理层提出一些建议等,进而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但结合中职教育工作而言,学生年龄较小,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培养,促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文章对中职护理教学中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培养方式进行探究,概述内涵,同时提出应对措施。

  • 标签: 中职护理 护理教学 批判性思维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及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104例,遵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2组均接受清创及抗感染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药物治疗。比较术后2个月2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术后感染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中西医结合 麝香接骨胶囊 壮筋养血汤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半环槽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及骨延长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2001年以来,我科用半环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及骨延长8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2-3年随访,优良率95%,76例在一年内痊愈,3例年龄超过65岁因骨质疏松3年恢复,1例无随访,1例内固定后骨不连接改为外固定手术。结论:此法有牢稳、可靠性,特别运用于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各种骨不连接及肢体延长。外固定后对骨折对位不良,可随时调整外固定支架使骨折复位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通过骨延长,弥补了临床治疗大块大段骨缺损的空白,半环槽外固定器的特点,可供多方向穿针,调节方便简单、稳固性好。

  • 标签: 半环槽 胫腓骨 外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TAPP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救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由系统采取盲盒抽取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检查其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掌握病情发展具体情况,A组患者实施TAPP术,B组患者实施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依据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数据显示:A组患者在术后1天、7天、2周、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术在术后疼痛指数、康复效果等均起到关键性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TAPP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