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变电高压试验安全逐渐受到电力工作者的重视。目前中国的变电电压标准规则为220kv。在变电的电网运行以及高压试验过程中尤其应注意安全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220kv变电高压试验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进一步对提高220kv变电高压试验的安全性作出探讨分析。

  • 标签: 220kv 变电站 高压试验 安全性 研究探讨
  • 简介:摘要数字化变电是如今电力系统一个前沿的课题,代表了电力系统变电未来的发展方向。保证用户电能质量的关键是保证供电的稳定可靠。数字化变电采用了不同于模拟技术的全新数字化技术及设备和校验方法,但如何保证数字化变电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数字化变电继电保护系统元件构成基础上,对保护系统的信息流进行了剖析。

  • 标签: 数字化变电站 继电保护系统 信息流 可靠性 分析
  • 简介:防误闭锁系统及装置是变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在电气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上安装的对电气设备操作流程、操作位置进行闭锁和提示的装置,来满足变电设备的五防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防误解锁钥匙箱的管理现状,设计出一种简单、便于操作的智能防误解锁钥匙箱,实现了远程开启防误解锁钥匙箱功能,并研究推广应用,提高生产运维效率。

  • 标签: 变电站 智能 防误 钥匙箱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110kV变电,分析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阐述主变压器侧的生产建筑物外墙封堵及安全门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解决措施,以确保变电安全运行。关键词:110kV变电;消防安全;防火;措施前言变电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笔者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对110kV变电中的“消防车道设置”、“生产建筑物的油浸式变压器侧外墙的防火封堵”及“消防棚的设置”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达到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符合现行国家防火标准的要求,消除安全隐患以确保变电运行的长治久安......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变电管理技术发展迅速,尤其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已成为变电运行管理的全新模式,加强集控模式下变电运行管理分析,对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对集控管理模式的分类以及管理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完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措施,以期为集控管理模式在变电运行管理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集控模式 变电站运行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各地电网建设明显加速,大型施工日益频繁。对于变电运行人员来说,这些大型施工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停送电操作,工作票许可,安全技术措施的布置及安全交底,施工安全管控等等。而上述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若干风险,因此在大型施工前,我们必须对各个环节危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的管控,才能将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本文以某220kV变电大型施工为背景,针对电力施工中相关危险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若干管控措施。

  • 标签: 电力系统 大型施工 危险点分析 预控措施
  • 简介:摘要当前,国家电网将发展目标定位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而智能变电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障其科学、有效的发展,才能保证整个电网总体目标的实现。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元件不得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而保证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称为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配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比较大,只有实现其正常运行,才能为电能的正常供给提供保障,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站做了简单的分析,探讨了智能电站中继电保护及配置的主要标准和要求,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配置 应用 前景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电,电力工程逐渐增加但是很多地区的地理环境恶劣、地形非常复杂因此对于变电的建造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就对220kV变电防雷接地设计和施工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解决导致施工困难的问题。

  • 标签: 220kV 变电站 防雷设计 施工措施
  • 简介:本文主要提出了变电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问题,谈到了变电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变电二次设备检修需考虑的一些问题,现阶段实施状态检修的基本策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变电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状态检修传统的变电二次设备检修,是依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接线进行定期检验,以确保装置完好、功能正常,确保回路接线及定值正确。若保护装置在两次校验之间出现故障,只有等保护装置功能失效或等下一次校验才能发现。如果这期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保护将不能正确动作。保护装置异常是电力系统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电气二次设备同样需要进行状态监测,实行状态检修模式。1、变电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1.1变电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状态检修的基础是设备状态监测,要监测二次设备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寿命估计。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主要有a交流测量系统,包括TA、TV二次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测量元件的完好;b直流操作、信号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操作及信号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c逻辑判断系统,包括硬件逻辑判断回路和软件功能;d通信系统;e屏蔽接地系统等。与一次设备不同的是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不是单一的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监测的是各元件的动态性能,有些元件的性能仍然需要离线检测,如TA的特性曲线等。因此,电气二次设备的离线检测数据也是状态监测与诊断的依据。1.2对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随着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的发展、变电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为电气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对综自站而言,容易实现状态监测,保护装置内各模块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装置的电源、CPU、I/O接口、A/D转换、存储器等插件进行巡查诊断。对保护装置可通过加载诊断程序,自动地测试每一台设备和部件。然而,对常规保护进行状态监测较难实现,因为二次回路是由若干继电器和连接各个设备的电缆所组成,点多、又分散,要通过在线监测继电器触点的状况、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等则很难,也不经济。我们一方面应从设备管理环节入手,如设备的验收管理、离线检修资料管理,结合在线监测来诊断其状态。另一方面在不增加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测量手段,如TA、TV的断线监测、直流回路绝缘监测、二次保险熔断报警等。2、变电二次设备状态检修需考虑的几个问题2.1二次设备的电磁抗干扰监测问题由于大量微电子元件、高集成电路在电气二次设备中的广泛应用,电气二次设备对电磁干扰越来越敏感。电磁波对二次设备干扰会造成采样信号失真、自动装置异常、保护误动或拒动、甚至元件损坏。对二次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考核试验是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不同厂站的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器件要进行监测管理。如对二次设备屏蔽接地状况检查;微机保护装置附近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管理等。2.2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系一次设备的检修与二次设备检修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情况下,二次设备检修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才能进行。在作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时要考虑一次设备的情况,做好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既要减少停电检修时间,减少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检修次数,降低检修成本,又要保证二次设备可靠正确的工作状况。2.3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PMS)的关系现在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立了设备管理信息系统(PMS),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缺陷故障情况、历次检修试验记录等实现计算机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这些信息是作出状态检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实现设备状态检修,需要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PMS)。3、现阶段实施状态检修的基本策略3.1将各类设备的检修统筹考虑电气设备的维护一般要求退出运行,不论是全面的预防性试验,或是拆装性检修。考虑到各种电气设备的维护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为了尽可能保证设备的可用性和减少停电时间,必须统筹安排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如果我们把检修的周期及项目上升为一种管理策略,就必须将各类设备统筹考虑。3.2采用量化的设备状态评价体系(百分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严格的变电设备状态评价体制,按现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设备要么合格、要么超标(不合格),显然仅仅把设备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状态时,状态分析便无从谈起,所以应该建立量化的设备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从需要立即退出运行到设备最优状态分成0到100分。如0-30分表示需要立即检修的严重缺陷状态;31-55分应尽快检修;56-75分计划优先安排;76-85分计划延期;86-99应延期安排;100分表示所有状态信息均远离超标值,既没有经历不良运行工况,又没有家族质量缺陷纪录。设备的评分应基于与设备状态相关的信息,包括各个试验项目、缺陷事故纪录、不良运行工况记录等。3.3采用综合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反映设备状态的信息应来自于在线监测信息、各项试验信息(含现行预防性试验)、设备家族缺陷事故记录信息、不良运行工况记录信息。这是一个综合的信息来源,各项信息依其对设备状态的准确反映,以权重表示。另外信息也应考虑折旧,越新的设备折旧越小。4、实施状态检修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状态检修不单纯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是观念的更新,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改革以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4.1开展状态检修需要观念更新实施状态检修需要改变人们传统的预防性检修思维方式,同时又要逐步地用变化的观念去解决技术及管理问题。应该认识到在实施状态检修及管理工作中,不可能寻得一种快速的、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这样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实践证明,观念更新和脚踏实地的从基础工作做起是实施状态检修的关键之一。4.2开展状态检修需要体制创新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及方法一般都是通过相关规程、条例得以体现的。而实施状态检修首先要在剖析现行各专业规程的基础上,结合设备现状制定出一个可靠、有效、客观的指导性文件。如对专业规程规定的技术条件、标准、工艺等原则上要执行,而对设备检修的“周期规定”要逐步改革,并对检修内容及方法进行改进,对事故责任的追究亦作相应客观而合理的改变,使之有利于状态检修的执行和逐步发展,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制度。4.3开展状态检修需要加强管理开展状态检修工作首先要领导重视,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领导要敢于承担技术责任,要建立起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并指导状态检修工作的领导小组,以协调变电、配电、检修、继保、试验及其它相关专业部门的分工、配合、衔接、实施等各项具体工作。状态检修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段支撑。状态诊断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随着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及推广应用,建立设备动态档案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有的供电企业已经做到现场试验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试验数据录入、现场历史数据查询等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手段,对进一步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4开展状态检修需要提高检修人员技术素质状态检修有时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协同工作。特别是大型变电设备检修、预试,均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从变电检修工作的特点看,变电检修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才能确保变电检修的工作质量。同时,随着高电压等级变电的增多、带电作业的增多、状态检修的推行等,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专职人员的技术培训,素质培训,努力提高专职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 作者: 付海贵双鸭山电业局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22期
  • 机构:摘要: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依赖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将变电站中的控制、保护、测量、中央信号各类自动化装置以及打印报表、故障录波等功能集中于一个计算机网,完成调度端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这种高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发展很快,为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推广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应用还不成熟,新的运行管理模式正在摸索之中,因而各地在运行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 简介:摘要:在常规变电中,绝缘监察装置是监视电网对地绝缘的有效措施,而其是否可靠运行,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在电网出现单相接地或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时,能够根据有关表计,通过绝缘装置有效地进行区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关键词:绝缘监察电网接地向量夹角110kV南街变电于1995年建成投入运行,是一座常规变电,也是目前我局唯一的一座常规变电。该站的10kV、35kV电压监视和绝缘监察二次回路是采用星形、开口三角形接地的,而10kV、35kV的电压监视是共用VA、VB、VC三只电压表,通过切换开关1CK、2CK来进行的。其原理接线如图1,虚线内为低压二次回路接线,10kV、35kV电压互感器(TV)原理接线如图2,图3为10kV、35kV绝缘监察电压表接线图,1CK、2CK为LW2-H-4.4.4/FT-8X型转换开关。在进行10kV或35kV电压检查时......

  • 标签: 切换装置 变电站绝缘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我国电力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电力工程的管理需求不断提高,电力产业的发展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多方面的需求。针对于当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工程管理者必须要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宏观的对待这一课题,并且不断的对项目管理进行优化与创新实践。本文对于创优管理控制原则与方法和相关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变电站工程项目 创优管理方法 实践
  • 简介:摘要在主接线为单母线/双母线带有旁路的变电中,当主变开关需要停电检修,又不能使主变停电时,须采用旁路开关代替主变开关运行。在旁路带主变操作过程中以及代路运行期间,旁路代主变对设备和电网产生一定的风险,如果没有处理好就非常容易出现事故。介绍了变电不同主变差动保护配置下旁路代路操作方法,分别分析了旁路代主变操作和代路运行期间所产生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预控措施。

  • 标签: 旁路 代主变 操作 风险分析 预控措施
  • 简介:摘要做好变电系统日常巡检工作,是变电管理人员必须予以重点践行的工作内容。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变电智能化改造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变电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当前变电管理当中,可以说,寻求一种全新的巡检方式俨然成为变电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所在。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变电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全新巡检方式在变电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变电站 机器人 智能巡检系统 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