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利用相分离法制备了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氯化锂共混膜,通过接触角测量和水蒸气吸附实验评价了膜的亲水性,并通过水蒸气渗透实验测试了总传质系数和水蒸气渗透速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氯化锂含量的增加,PVDF膜的接触角明显降低,同时,PVDF膜对水蒸气的吸附能力随之增加.当氯化锂质量分数低于2.5%时,水蒸气在膜中的总传质系数略有增加,当氯化锂质量分数高于2.5%时,总传质系数明显增加,而水蒸气在膜中渗透速率随氯化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氯化锂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进而增强水蒸气的渗透性能.

  • 标签: PVDF多孔膜 氯化锂 亲水性 除湿
  • 简介: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摘要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等。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而氯化钾是ISMP确定的前五位高危药品中的第三位。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临床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剂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引起的低钾血症等。大剂量会导致心脏停跳和猝死。我病区现有护理人员七名,其中主管护师三人,低年资护士四人,护理队伍结构相对来讲不合理,对高危药品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存在问题认识不足。科室护理质控小组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了氯化钾在输液配制中剂量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疗效,避免了危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由于目前国内初中化学教材有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多采用文字说明,而有经验教师采用:或瓶吞鸡蛋,或通过软瓶变瘪等压强变化”进行实验验证,此方法消耗原料多,成本较高,操作较复杂。作者采用创设简单实验:通过逆向思维,验证反应后产物中加入盐酸产生气泡,进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使得操作简单,有利于实验普及推广。

  • 标签: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实验 简约 创新设计
  • 简介:学习化学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是形成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化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材中的问题情景,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诱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教学案例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探究课 反应 化学教师
  • 简介:摘要通过实验对酸法提取粉煤灰氧化铝工艺中氯化铝煅烧制备氧化铝工序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不通煅烧温度(1100℃、1200℃和1300℃)和煅烧时间(1.0h、2.0h和3.0h)对煅烧后产品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对产品进行表征,在满足产品中α-Al2O3为主要组成(>50%)的技术指标的基础上,以工艺能耗低、耗时短为评价标准,最终确定煅烧工艺技术条件为1200℃下煅烧1.0h,该条件下所得氧化铝产品中α-Al2O3含量达到60%,满足要求。

  • 标签: 粉煤灰 氧化铝 煅烧
  • 简介:由于链霉素毒性较大,安全范围较窄,临床应用容易引起中毒,特别是对第八对脑神经及神经肌肉麻痹损伤。当前钙制剂是对链霉素中毒最有效,也曾被视为唯一的解毒剂。但由于钙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剂量不易掌握,往往导致解毒失败。甘草具有解毒、缓解药势之功效。实验证明,甘草对链霉素中毒有解毒功效。

  • 标签: 甘草甜素 氯化钙 链霉素 毒性对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疗效,并总结了护理经验。方法2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给予氯化锶89Sr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注射前心理护理、放射防护知识宣教、不良反应及应对护理措施等。结果经氯化锶89Sr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84%,未出现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本治疗的了解和认识,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结论氯化锶89Sr对骨转移癌疼痛有良好的疗效,并且毒副作用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氯化锶89Sr 骨转移癌 疼痛缓解 护理
  • 简介:通过“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微课制作和应用,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使用的心得和疑惑。

  • 标签: 实验 微课 初中化学
  • 简介: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课程标准中与本课题相关的要求有: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如碳酸盐等。"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属于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将碳酸盐的性质穿插安排在"酸的性质"、"碱的性质"和"几种重要的盐"等内容的学习中,知识点分散,简化了盐的化学性质学习的难度。但分散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盐的化学性质。这一专题能帮

  • 标签: 初中化学 复习课 教学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回收甲烷氯化物生产中排空的一氯甲烷,提出了两种一氯甲烷回收工艺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甲烷氯化物生产现状选择了其中一种方案实施,可回收一氯甲烷,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预期效果。

  • 标签: 氯化氢 一氯甲烷 干燥 压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实施甲泼尼龙联合氯化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展开研究,分析甲泼尼龙与氯化钾两种药物合用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1个月于3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1.3%、95.6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给予甲泼尼龙和氯化钾联合治疗,疗效明显,具有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可以加强患儿的可耐受性,,对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高中化学乙烯性质实验过程中,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设计不严谨,笔者分析了原因,作了实验验证,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 标签: 乙烯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褪色实验
  • 简介:乙丙橡胶是乙烯和丙烯为基础单体共聚而成的一类合成橡胶的统称,它是一种无定型的非结晶橡胶。乙丙橡胶包括两种类型。三元乙丙橡胶和氯化聚乙烯在低压电缆中的应用包括材料的选择及配方确定和加工方式及工艺的确定。

  • 标签: 三元乙丙胶 氯化聚乙烯 电缆应用
  • 简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究碘水萃取实验后回收四氯化碳的问题,并对这个探究进行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经过课堂实践,得出了简便、易行、廉价的回收方法。

  • 标签: 四氯化碳 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
  • 简介:通过“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而且通过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疑点可提,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

  • 标签: 氢氧化钠变质 自主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
  • 简介:[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都有可能出现实验异常现象情况,通过对异常现象的出现进行针对性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修正与引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习惯,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

  • 标签: []实验异常  科学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