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人口学因素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影响。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75名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RHMS各维度均分除认知功能、社会支持和健康总体自测外均大于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相对高龄、高薪的护士自测健康状况得分低。结论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中等偏上水平,负向情绪大,健康意识差,管理者可通过监测护士健康状况,组织护士集体活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弹性化管理,改善护士健康状况,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储备新生的力量。

  • 标签: 护士 自测健康 人口学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自测血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选取启东市王鲍镇久东村2019年1月-12月该社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按年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发放血糖仪,教会患者及家属规范使用血糖仪自测血糖并记录,医生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方案,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随访一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低血糖发生次数、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血糖控制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各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无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病例。结论 社区进行家庭自我血糖监测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压力。

  • 标签: 自我血糖监测 社区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自测血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选取启东市王鲍镇久东村2019年1月-12月该社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按年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发放血糖仪,教会患者及家属规范使用血糖仪自测血糖并记录,医生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方案,同时给予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随访一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低血糖发生次数、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血糖控制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各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无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病例。结论 社区进行家庭自我血糖监测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压力。

  • 标签: 自我血糖监测 社区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测血压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期间在本社区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184例采取常规的规范会高血压管理,观察组140例则在此基础上选用自测血压的方式。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医嘱遵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结果观察组140老年高血压患者医嘱遵从性良好以上128例(91.42%)为和血压控制率为118(84.28%),显著高于对照组140的医嘱遵从性为119(85.00%)和血压控制率为114(81.42%)。观察组的各维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自测血压的方式能够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医嘱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习惯、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基层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自测血压 社区老年高血压
  • 简介:目的了解医护人员主观幸福感、自测健康状况及两者之问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27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测评,并作描述性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总体幸福感总分为(115.08±15.19)分;自测健康总分为(335.56±45.57)分,自测生理健康为(139.43±14.91)分,自测心理健康为(104.96±23.33)分,自测社会健康为(91.17±15.94)分,健康总体自测(29.37±6.79)分;总体幸福感与自测健康各子量表、健康维度均呈正相关(r=0.230~0.644,P〈0.01);回归分析可见,医护人员的总体幸福感主要和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健康总体自测、认知功能有关。结论医护人员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其中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

  • 标签: 医护人员 总体幸福感 自测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10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管理组(对照组)50例,自测血压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经治疗4周和8周后,家庭自测血压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首次治疗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后自测血压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仍持续下降,与第4周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运用家庭自测血压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控制率,改性治疗效果,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危害,还能为临床医师明确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血压控制 影响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临床评价,初步评价其应用于隔离人员筛查的效果。方法采集172位隔离人员的临床平行样本(分别用于核酸和抗原检测)共516份,由研究人员和隔离人员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SARS-CoV-2抗原的快速检测,同时在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和Kappa值。结果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91.86%(95%CI:86.80%~95.09%),一致性分析Kappa系数为0.527(95%CI:0.318~0.736),0.4≤Kappa<0.8。研究人员和隔离人员自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9.42%(95%CI:96.78%~99.90%),一致性分析Kappa系数为0.944(95%CI:0.836~1.000),Kappa>0.8。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SARS-CoV-2抗原在发病初期及病毒载量较高时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应用于对隔离人员的现场筛查。但鉴于其方法的局限性,结果只能作为初步参考,最终的确认结果应以实时荧光PCR法结果为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抗原检测 隔离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自测高血压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的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给予社区常规高血压管理,研究组120例患者应用家庭自测血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需要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由于对照组。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应用家庭自测血压,能有效控制血压,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自测高血压 社区老年 防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中符合本文研究标准的高血压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自测血压管理,分析家庭自测血压在社区老年患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治疗8周以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自测血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促进血压的降低,家庭自测血压干预也得到了老年患者的高度认可,能够促进患者血压指标的稳定,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水平。

  • 标签: 家庭自测血压 社区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依从性较好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评价常规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在北京燕化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且临床常规检查数据完整,能够完成连续一个星期不同时段家庭血压自测,依从性好的98例高血压患者。让其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早晨和下午同一时间进行家庭血压自测并详细记录数据,同时测定了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尿微量白蛋白、尿酸。结果  就诊时血压控制情况、标准差和变异性分别为SBP170.08mmHg、16.79、0.10,DBP96.08mmHg、11.20、0.12。家庭自测早晨和晚上的血压控制情况、标准差和变异性分别为:133.28mmHg、10.62、0.08, 126.81mmHg、10.73、0.09。其中血压变异性与LDLC、TC、GLU、年龄、药物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 结论  家庭自测血压是评估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客观、可行的方法,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提供干预对策。方法: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3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AHSMSRS总评分为(131.25±24.18)分,处于中等水平;SRHMS总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相关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是自测健康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不佳,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预测因素。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一个年度之内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组例均为90,将常规随访干预实施在对照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家庭自测血压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自测血压 社区 血压控制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血压自测用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抽取乳山市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高血压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家庭血压自测法,对照组定期门诊测量血压。对比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针对收缩压与舒张压,研究组干预后分别是(79.96±3.58)mmHg、(128.15±7.13)mmHg,比对照组(85.94±4.13)mmHg、(137.92±8.01)mmHg低,P<0.05。针对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异性,研究组干预后分别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后患者的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有关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社区接收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服务,观察组的患者则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指导依从性为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服务管理后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 标签: 家庭自测血压 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定期家访联合家庭自测血压后对于血压控制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我社区卫生站辖区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远郊区县二级医院临床护士自测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方便取样,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1.0),选取北京市远郊区县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71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测健康 临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用家庭血压自测的效果和对血压变异性产生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医院门诊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每月门诊随访测量血压,研究组应用家庭血压自测。比较两组患者24hSBP、24hDBP、24hSBPV、24hDBPV。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24hSBP、24hDBP、24hSBPV、24hDBPV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干预以后研究组24hSBP、24hDBP、24hSBPV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hDBPV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自测,能够提升对高血压的管理,改善血压变异性,应该推广进行应用。

  • 标签: 家庭血压自测 高血压管理 血压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