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共49例进行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平均年龄(55.62±2.97)岁(范围:26~75岁),女28例,平均年龄(52.50±1.76)岁(范围:34~72岁)。对于术前有原发肿瘤病史,出现多发转移患者不进行术前常规活检诊断;对于原发灶不明、没有肿瘤病史的患者,需术前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术前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脊柱肿瘤脊柱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评估患者脊柱稳定性、硬膜外脊髓受压(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ESCC)评估脊髓神经受压程度、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情况。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取经后路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进行减压及内固定。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包括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对1例(2.04%)肾癌脊柱转移患者进行了肿瘤栓塞,术中平均失血量为(748.60±79.39)ml,12例富血供脊柱转移瘤(肝癌、肾癌、甲状腺癌)术中出血量为970.80 ml,37例非富血供脊柱转移瘤为676.5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的手术时间为(213.40±9.87)min。41例手术涉及1节段(83.67%),8例涉及2个以上节段(16.33%)。49例术后引流量为(494.02±63.30)ml,引流管保留时间为(4.50±0.26)d,平均住院天数为(7.35±0.3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31±0.29)d。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以C和D级为主,占79.59%;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保持稳定或改善的患者占95.9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破裂1例、感染1例、血肿1例。结论小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脊柱固定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是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脊柱疾病 转移瘤切除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预后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予以徒手旋转抬头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两组的阴道助产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结论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促进产妇的产程加快,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研究组,徒手转胎位处理,统计自然分娩情况,比较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结果①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P<0.05;②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可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徒手转胎位 头位难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主要目的是研究徒手牵伸技术对正常人体周围软组织究竟有何作用;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徒手牵伸技术主要是针对病态的肌肉、软组织的作用明显,却很少将该技术运用到正常人体身上,目前有临床实例证明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可以用来预防疾病或调理亚健康的身体,现在笔者就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徒手牵伸技术对正常人体软组织的作用进行实践探究。

  • 标签: 徒手牵伸技术 正常人体软组织 肌肉 关节活动 牵伸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6例宫颈扩张进人活跃期出现延缓或停止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176例为观察组,采用徒手法旋转胎头术;B组:8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龄、胎头方位、胎儿大小估计及孕产次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手术时机选择在宫口扩张7—8cm,先露在坐骨棘平至棘下1.5cm,用手法将枕横位、枕后位转成枕前位使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娩出。结果A组顺产率为81.25%,难产率为18.75%;B组顺产率为36.25%,难产率为6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产科并发症比较有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是解决因胎头位置异常而导致难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头位难产 徒手胎头旋转术 手术时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不能完全经口进食且胃肠道功能良好的患者以徒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并确定留置危重,然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观察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以本研究方法徒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操作实施简单。适应于各级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鼻空肠营养管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开展大学生徒手心肺复苏知识培训,探索在大学中普及心肺复苏的必要性。本校2020年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经过3学时培训,采取培训前后相同电子问卷答题的方式检验培训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还很低,但通过课程培训,大学生对徒手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大学中开展徒手心肺复苏培训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大学生心肺复苏正确的掌握,应在大学群体中普及。

  • 标签: 大学生 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健康教育课。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头位难产产妇应用徒手旋转护理模式,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病例:128例,病症:头位难产,入组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式:平行信封抽签,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64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徒手旋转,对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和第二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产妇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更低,第二产程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明显,P<0.05。 结论 针对头位难产产妇使用徒手旋转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得第二产程时间有效缩短,减少了出血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淋巴引流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徒手淋巴引流干预,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下淋巴水肿分级比率和下肢周径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情绪功能”、“生理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淋巴引流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水肿,有助于缓解患肢水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徒手淋巴引流 淋巴水肿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头位难产产妇,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分娩护理;实验组40例,以徒手旋转胎头为准。对2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产程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顺产率较高(57.5%对30.0%),剖宫产率较低(7.5%对25.0%),而新生儿并发症更低(5.0%对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产妇 助产护理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徒手旋转应用于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内本院的66例头位难产产妇,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3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助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徒手旋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与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高;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应用于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可实现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并缩短患者的第二产程与总产程时间,改善产妇结局。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本院88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4例,行气囊助产,观察组44例,行徒手旋转助产,比较两组助产效果。结果 两组的自然分娩率、第二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头位难产产妇徒手旋转助产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提升自然分娩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76例头位难产产妇,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8例,常规助产护理)、B组(38例,A组基础上应用徒手旋转),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A组,B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P<0.05);B组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对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施加徒手旋转,可改变分娩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分娩方式 z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二月至2021年二月间首位难产儿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与助产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徒手转动胎头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正常组相比,自然分娩和剖腹产次数明显比较好,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击入法制备寰椎侧块螺钉钉道的方法,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鲜成人寰椎标本26具,男女各13具,寰椎侧块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用尖嘴咬骨钳咬除寰椎后弓进钉点骨皮质,用锤子将直径为3.0mm的钻子缓慢击入,冠状面保持垂直,矢状面向头侧倾斜约5°。临床应用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7.5岁。陈旧性齿状突骨折7例,新鲜ⅡC型齿状突骨折6例,齿状突发育不全3例。应用钉棒系统9例,钉板系统7例。术前JOA评分5.1~10.6分,平均7.5分。结果:CT超薄扫描显示52枚标本钉道中,3枚螺钉的钉道方向不佳,2枚螺钉的进定点不准确,1枚螺钉的进钉点和钉道方向均不准确,正常的患者中寰椎侧块钉道长28~32mm。临床的32枚钉道制备中,寰椎侧块螺钉长28~32mm,平均30mm。平均手术时间2h,平均出血量300ml,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1例患者打入寰椎侧块钉道时损伤该部静脉丛,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并打入另一侧钉道,待该侧螺钉打好后另外一侧出血已停止,在固定这一侧螺钉。超薄CT显示32枚螺钉位置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的齿状突均骨性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2~15.7分,平均14.3分。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徒手击入技术制备寰椎侧块螺钉钉道简单、可靠。

  • 标签: 寰椎侧块 螺钉 徒手技术 击入法 内固定
  • 简介:摘要崩漏以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徒手骨盆矫正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崩漏,是通过徒手矫正不正、倾斜及旋转移位的骨盆,使之恢复到正常生理结构的状态,解除经络血管所受挤压或牵拉的状态,在配以活血化瘀之中药,从根本上去除该病的致病因素。

  • 标签: 崩漏 骨盆矫正 活血化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头位难产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1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参照组,其剖宫产率低于参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徒手旋转对提高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质量和分娩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产妇 徒手旋转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收的70例头位难产产妇,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统计学原理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开展助产护理工作,实验组给予徒手头位旋转方式开展助产护理工作,将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5.71%,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率为42.86%的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的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徒手旋转应用于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生产难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产妇助产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予以徒手旋转抬头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两组的阴道助产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结论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促进产妇的产程加快,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的方式进行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体位变化的方式进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的顺产率、分娩时间以及产妇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顺产率和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提升了产妇的顺产率,降低了分娩时间,后续工作中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