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RGP角膜接触镜的特性,进而分别从RGP角膜接触镜的设计要点、验配流程、验配实践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实现RGP角膜接触镜的科学验配,切实发挥RGP角膜接触镜的应用优势,予以患者更加健康、清晰、直观、舒服的视觉感受。

  • 标签: RGP 角膜接触镜 验配
  • 简介:摘要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 recepor, VEGFR)结合的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血管新生的关键通路,也是疾病基础研究的重点及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丹参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丹酚酸B在不同疾病中对VEGF/VEGFR信号通路也有双向调节作用,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可通过该通路抑制血管生成,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通过该通路促进血管生成。

  • 标签: 丹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中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对正常糖耐量及糖尿病前期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垂体瘤中心接受SSA治疗的垂体生长激素瘤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资料,根据糖代谢状态将患者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和糖尿病前期(preDM)组。分析用药前后糖代谢状态的变化、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变化。患者使用SSA 3个月后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糖代谢状态,根据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变化进行亚组分析(分为血糖恶化组、血糖稳定组和血糖好转组),采用Pearson分析法评估影响糖代谢变化的相关因素。使用SSA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最终纳入71例患者,其中NGT组36例、preDM组35例。所有患者采用SSA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明显上升,分别为(5.8±0.7)、(5.2±0.5)mmol/L,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下降,分别为4.2(2.1,6.3)和2.3(1.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SA治疗后,NGT组中41.7%(15/36)的患者糖代谢状态进展成preDM,preDM组22.9%(8/35)的患者进展成糖尿病。血糖恶化组(24例)患者的年龄为(37.4±11.8)岁,低于血糖稳定组(32例)的(45.7±12.5)岁。血糖恶化组的生长激素变化率为-30.3%(-70.5%,11.3%),低于血糖稳定组的-70.3%(-91.4%,-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药前后空腹血糖变化值、生长激素谷值变化率均与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8、0.251,P值分别为0.013、0.030)。结论SSA会使部分生长激素瘤患者血糖升高。年轻的、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用药后更容易发生糖代谢的恶化。

  • 标签: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生长抑素类似物 葡萄糖代谢障碍
  • 作者: 盛云婧 邢沁蕊 王婷力 昌上清 朱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000,中国 急诊医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海南省三亚市,572013,中国,急诊医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海南省三亚市,572013,中国,急诊医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海南省三亚市,572013,中国 急诊医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市,100853,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15)在高强度训练中出现应激反应的预警能力。方法入选参加高强度训练的某部武警战士53人,测得战士高强度训练前与高强度训练后GDF15、超敏C-反应蛋白(S-CR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各指标变异系数;采用SPSS 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战士高强度训练后GDF15水平为(176.28±97.45) pg/mL,高于高强度训练前(120.35±69.8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高强度训练后IL-6、CRP水平低于高强度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训练前后S-CRP、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15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S-CRP、CRP、IL-6、PCT。结论GDF15对高强度训练后应激状态的预警具有较重要的意义,与其他常规应激指标S-CRP、CRP、IL-6、PCT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标签: 应激反应 血生长分化因子-15 高强度训练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力生长因子(MGF)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诱导剂25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30 ng/m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对RAW264.7前体破骨细胞系进行诱导培养,培养7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进行鉴定。取培养的破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45 ng/ml的MGF对破骨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活性的影响,即AKT、磷酸化(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和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RT-PCR法从分子水平测定破骨细胞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用20 μmol/L PI3K/AKT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联合45 ng/ml MGF作用于破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mTOR、p-mTOR和TRAP在0,4,8和12 h的表达水平。结果M-CSF和RANKL对RAW264.7细胞培养7 d后,能够得到大量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GF 作用于破骨细胞后,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p-AKT和p-mTOR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持续增高,分别由0 h的(2.18±0.34)pg/ml和(0.83±0.10)pg/ml增加至12 h的(3.86±0.36)pg/ml和(1.56±0.19)pg/ml(P<0.05),TRAP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显著降低,由0 h的(5.66±0.47)pg/ml降至12 h的(3.76±0.38)pg/ml(P<0.05)。RT-PCR法测定破骨细胞TRAP表达结果显示,MGF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表达,由0 h的1.02±0.06降至12 h的0.53±0.1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2联合MGF作用于破骨细胞后,AKT和mTOR的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p-AKT和p-mTOR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由0 h的(3.28±0.18)pg/ml和(3.29±0.22)pg/ml降至12 h的(2.06±0.34)pg/ml和(2.04±0.20)pg/ml(P<0.05),而TRAP的表达水平随MGF作用时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F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破骨细胞TRAP的表达,进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LY294002抑制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验证MGF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机制。这一发现可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破骨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类 力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在2020年1月到2020年7月期间内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2例健康儿童,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儿童,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分析和对比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结果:两组儿童进行了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生长发育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患儿普遍存在营养问题,且常常合并生长障碍和神经发育迟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营养不良不仅是胆道闭锁患儿生长障碍和神经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也是其患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进行营养干预对改善预后极其重要。该文综述了胆道闭锁患儿营养不良与生长障碍以及神经发育迟缓的关系,并探讨营养支持的时机及方法。

  • 标签: 儿童 胆道闭锁 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 营养支持
  • 简介:摘 要:当前,对早产儿进行营养治疗的主要方式包含肠外营养以及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包含母乳喂养、早产儿配方乳以及其他特殊营养物质的配方乳等。而母乳喂养因其比较理想的喂养效果成为早产儿肠内营养的首要选择。但是当多种因素导致母乳供应缺乏以及母体因疾病影响未能及时供应母乳的时候,经检测合格的母乳捐献者供应的母乳,在通过筛选以及消毒灭菌之后,成为了早产儿营养供给的第二种方式。因此,母乳喂养成为临床中较常用的一种喂养形式[1-2]。本研究主要探讨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并发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母乳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保健指导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40例儿童,随机进行分组,每组儿童数量: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保健指导进行干预。最后收集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水平等数据,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在干预前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水平等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进行不同干预后研究组儿童身高、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儿童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社交功能、精细运动、大运动等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为儿童予以保健指导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早期的生长发育,改善儿童的各项语言、认知、社交、运动等能力的发育更为明显,应当在实际的护理干预中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保健指导 儿童 早期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保健护理对婴儿成长发育的影响及办法。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出生进行身体检查的婴儿100名入组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名患者。参照组的50名婴儿实行传统保健护理服务,观察组50名婴儿,护士在参照组的护理前提下,定时进行专业性的保健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婴儿不同的保健方法下的保健成效。结果:通过对两组婴儿采取两种保健护理方法,结果表明两组婴儿的动作表现、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不同,观察组婴儿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婴儿,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保健 婴儿 成长发育 保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3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肠道寄生虫感染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本区2016年1月到2021年1期间,对200例小儿肠道寄生虫感染患儿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儿童200例作为对比组进行对比研究,对比观察组和对比组不同性别小儿寄生虫感染情况、居住环境对小儿寄生虫感染影响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寄生虫感染影响情况大于对比组,且男患儿寄生虫感染概率高于女患儿,同时农村地区患儿寄生虫感染概率高于城镇患儿,观察组患儿生长情况明显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小儿 肠道寄生虫 感染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儿童保健工作当中运用生长速率的价值。方法:研究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时间段进行,研究对象是到我院开展体检的80例儿童,挑选40例儿童采取生长速率监测作为实验组,另40例儿童采取常规发育水平评价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体重指数正常率。结果:实验组儿童的体重指数正常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工作当中有效应用生长速率,有利于发现儿童健康问题。

  • 标签: 儿童 保健 生长速率
  • 简介:摘要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SS)对患儿血清p21 waf/cip1、瘦素(LP)水平及生长情况的影响。114例ISS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7)和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观察组(n=57)。治疗12个月,两组血清IGF-1、IGFBP3、LP及身高、生长速度、预测成年身高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p21 waf/cip1 mRN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ISS,可调节p21 waf/cip1和LP水平,促进生长发育,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p21 waf/cip1 瘦素 身高
  • 简介:摘要毛乳头细胞(DPCs)属于毛囊结构中的一种间充质细胞成分,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和成体干细胞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多能干细胞。DPCs作为信号调控中心,不仅能够调控胚胎期毛囊发育,还可调节成熟毛发生长周期和毛囊再生。文章着眼于DPCs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DPCs不同亚群的异质性和多能性,以及DPCs对毛囊发育、毛发生长和毛囊再生的中心调控作用。

  • 标签: 毛囊 成体干细胞 毛乳头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ABO血型重组等位基因的分子特性。方法ABO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ABO基因和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检测采用PCR测序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技术鉴别先证者ABO等位基因。先证者及其母亲ABO基因全长序列测定采用二代测序方法。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与抗H不凝集,FUT1基因为c.551_552del AG纯合,判定先证者为类孟买型。先证者ABO基因双链测序结果为c.261G/del、467C>T、c.526C>G、c.657C>T、c.703G>A、c.796C>A、c.803G>C、c.930G>A杂合。单链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有一个ABO*A1.02等位基因,另一个为ABO*O.01.01和ABO*B.01重组形成的等位基因。二代测序数据显示可能重组的位置在核苷酸c.375-269到c.526之间,家系分析显示先证者重组等位基因遗传自母亲。结论ABO血型等位基因存在重组现象。发现了1例ABO*O.01.01和ABO*B.01重组形成的新等位基因。

  • 标签: ABO血型 基因重组 二代测序 ABO等位基因
  • 简介:摘要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一个远支。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不仅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生及进展的生物标志物,而且对于疾病的风险分层及远期预后亦具有一定意义。通过回顾GDF-15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及基础实验,阐述GDF-15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对生物标志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生长分化因子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0~4岁体格生长特点和规律。方法按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电子病历信息登记系统中的8 496例早产儿横断面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随访203 123名足月儿作为对照。早产儿按出生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NBW)组、低出生体重(LBW)组和极低出生体重(VLBW)组;观察不同组别男、女童48月龄内的体重、身高(长)变化,并构建数值表,分析其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8 496例早产儿中男4 839例、女3 657例,其中VLBW组525例,出生体重(1.28±0.14)kg;LBW组3 862例,出生体重(2.07±0.28)kg;NBW组4 109例,出生体重(2.86±0.35)kg。NBW组2~<3月龄体重[男(5.61±0.96)比(5.64±0.78)kg,女(5.11±0.67)比(5.18±0.71)kg]和8~<10月龄身长[男(70.3±2.4)比(70.6±2.4)cm,女(68.9±2.2)比(68.9±2.4)cm]与足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BW组24月龄前体格指标随年龄增长与足月差距减小,24月龄后接近足月平均水平,体重相差0.64~0.95 kg,身高相差1.3~1.7 cm;VLBW组48月龄体重、身高仍低于足月平均水平,体重轻2.80~2.86 kg、身高低3.3~4.3 cm。VLBW组2~12月龄体重增长值分别高于LBW、NBW组0.35、0.71 kg;但在0~2月龄、12~48月龄VLBW组体重增长值分别低于LBW、NBW组(0.64、0.76)kg,(1.04、1.49)kg。24~<36月龄时,VLBW组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检出率最高,NBW组低于LBW组(P均<0.01);NBW组超重或肥胖率最高,VLBW组低于LBW组(P<0.01)。结论4岁前,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指标达到足月儿平均水平时间不同,有必要对早产儿生长的校正胎龄时间深入研究。正常出生体重早产儿超重肥胖发生率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障碍发生率高,两者都是值得重视的营养不良高危人群。

  • 标签: 婴儿,早产儿 出生体重 体格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