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脉冲射频等离子聚合技术,在医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等离子聚烯丙胺薄膜,并进一步在聚合薄膜表面固定白蛋白(BSA)分子。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光电子能谱(XPS)、台阶仪、原子力显微镜和淌滴法分别表征结构成分、厚度、表面形貌和水接触角。结果表明:随着放电功率增加,聚烯丙胺薄膜中氮含量及伯胺基浓度减小,薄膜厚度和表面粗糙度增加,接触角增大。XPS分析证明白蛋白分子被固定于聚烯丙胺薄膜表面。体外血小板粘附评价表明,不锈钢表面固定白蛋白的聚烯丙胺薄膜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粘附及激活。

  • 标签: 等离子体聚合 烯丙胺 白蛋白 医用不锈钢 血小板黏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硝酸硫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测定方法。方法称取0.5g样品,经硫酸硝酸微波消解、赶酸定容后导入ICP-AES,于396.152nm处测定。结果方法检出限0.6mg/kg,标准溶液线性范围0-15mg/L(样品检测范围为0-750mg/kg),r>0.999,RSD1.1-1.5%(n=6),加标回收率95.5-101.6%。结论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简便快速,可作为日常监督配套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面制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尿中锰的方法。方法以1%硝酸溶液为稀释剂,采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尿液的稀释倍数和内标元素,分析尿中锰测定的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结果该方法测定尿中锰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0~20.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2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65%~103.40%,相对标准偏差为0.26%~8.17%。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以与其他元素同时进行检测,适用于职业接锰作业工人及普通人群尿锰的测定。

  • 标签: 尿 质谱法 直接稀释法 内标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砷含量直接快速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检测方法。方法新采集的人尿样品无需进行前处理,直接用纯水稀释,应用ICP-MS仪直接测定尿中总砷含量,从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对此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尿砷浓度范围为0 ~ 200 μg/L,仪器测定的砷与内标元素锗的粒子数之比同砷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5 ~ 0.999 9(n = 6),尿砷最低定性检出限为0.66 μg/L、定量检出限为1.94 μg/L(取样量均为0.50 ml)。对5份不同砷浓度的尿液样品进行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分别为1.51% ~ 6.84%和1.85% ~ 5.03%。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尿砷考核样品进行总砷测定,检测结果在公布的公议值范围内;对砷浓度范围在3.19 ~ 89.36 μg/L的4份实际尿液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范围为99.25% ~ 103.67%,总平均回收率为101.51%。结论应用ICP-MS法检测尿砷含量,尿液样品无需进行消解前处理,实现进样、检测和结果分析等过程的自动化,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检验参数符合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研制的要求,适合尿中砷含量的快速直接测定。

  • 标签: 尿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直接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食品中铝元素的方法。方法应用ICP-MS技术,直接测定食品中的铝。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在85.3~9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80%。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铝元素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合食品中铝元素的测定。

  • 标签: ICP-MS 食品 消解 铝元素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膀胱癌临床治疗中实施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18.8-2020.8时间在我院就医的膀胱癌病人60例,因手术方式差异性开展分组,30例病人的手术方式为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以上病人归入实验组,30例病人的手术方式为部分膀胱切除术,以上病人归入对照组,比较和观察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减少显著,留置导管时间缩短显著,住院时间缩短显著,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膀胱癌 部分膀胱切除术
  • 简介:总结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膀胱痉挛、出血、暂时性尿失禁、尿潴留、泌尿系感染。严密监测术后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掌握膀胱冲洗的速度与冲洗液温度,重视提肛肌收缩训练,避免腹压增高,做好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终止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减少失误的发生,提高灭菌成功率,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调取2019、1—2019、6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监控记录,总结分析循环终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与整改后的2019、7—2019、12循环终止原因进行对比。结果 灭菌循环终止原因主要为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经过整改,下半年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明显降低,循环终止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终止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工作中要对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重视细节和环节质量管理,减少失误发生率,提高灭菌质量。

  • 标签: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 循环终止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膀胱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50例我院自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予以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予以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膀胱癌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荐。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膀胱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TUPKBt)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 2016年 -2018年 12月膀胱癌 84例作对照研究,随机抽取 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式,其余 42例作观察组,采用 TUPKBt,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探讨 TUPKBt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膀胱癌 TUPKBt 疗效 膀胱部分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Bt)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2018年12月膀胱癌84例作对照研究,随机抽取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式,其余42例作观察组,采用TUPKBt,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探讨TUPKBt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膀胱癌 TUPKBt 疗效 膀胱部分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3月-2023年4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待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440件医疗器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220件;将过氧乙酸予以对照组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观察组予以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对比上述两种灭菌效果。结果:观察组灭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中,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不但减少灭菌时间,还能提高灭菌合格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 灭菌技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等离子空气消毒净化技术在医疗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等离子空气消毒净化模式在我院院感防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深入探讨了等离子技术在空气净化、细菌灭活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我院感染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文章最后对未来等离子空气消毒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等离子体 空气消毒 净化模式 院感防控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富硒保健食品中硒元素的方法。方法以市售富硒保健食品为研究对象,样品经高压微波消解处理后,应用ICP—MS测定其中硒元素含量。结果本研究方法测定的硒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9.40%-100.15%;检出限为0.078μg/L;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0.91%~2.65%。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优点,适用于保健食品中硒元素的测定。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值谱法 保健食品
  • 简介:摘要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多元素定量分析、同位素分析、形态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ICP-MS技术可以准确、同步测定人体不同类型样本中的微量元素及有毒元素,这对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其与激光烧蚀、色谱等进样和分离技术的联用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元素定量 同位素分析 标记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51.7%),有效26例(43.3%),无效3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40.0%),有效18例(30.0%),无效18例(30.0%),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能够较好的治疗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疾病,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临床上的病痛。日后,可将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前列腺 增生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