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维彩在胆囊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计归纳维彩显像的图像特点,并将维超声的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维彩在胆囊疾病临床诊断上的准确率为96.2%。结论维彩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等特点,在胆囊疾病诊断上,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胆囊疾病 二维彩超显像 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本研究采用光催化接枝的方法,在硅胶导尿表面接枝亲水性高聚物和抗菌成分醋酸氯己定(A)、牡丹酚(B),成功制备出两种具有不同滑抗菌涂层的导尿,并对其结构、形貌、亲水性、润滑性、抑菌性、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亲水高聚物及抗菌成分均成功接枝到导尿表面;相比于A滑抗菌导尿,B滑抗菌导尿的涂层更加致密、均匀,亲水涂层与抗菌涂层无明显界限,融为一体,且具有更优异的润滑性能和抑菌性能,其动摩擦力低至0.012N,体外持续抗菌时间可达40d以上,可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标签: 光催化接枝 硅胶导管 亲水涂层 超滑 抗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科自1989年2月以来对部分阑尾脓肿患者在B定位下行脓肿穿刺置引流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18岁~48岁。均经B明确诊断阑尾脓肿并液化良好。脓腔直径6cm~15cm。

  • 标签: B超定位穿刺 阑尾脓肿 置管引流 普外科 脓肿穿刺 解放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测TSH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0份血清标本(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门诊接受诊疗的患者所提供)作为本次研究材料,再根据所选血清标本编号的数字奇偶性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分到65份标本材料,均需对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进行测定。其中,对照组所在的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而观察组所在的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连续检测1周,记录检测数据,对比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TSH检测效果。结果 (1)就精密度上来看,观察组所用检测方式的低、中、高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值(CV)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数据经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2)就准确度上来看,观察组所用检测方式的精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数据经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测TSH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检测结果,但就检测的精密性和准确度来看,电化学发光法更具优势,检测价值更高,可以考虑于后期进一步增强对该检测法的推广应用力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型毛发属较罕见疾病,首先由Kligman描述,迄今为止国内共报告6例但具有家族倾向的病例在我国尚未见报道。现就我科所遇到母女人同患型毛发报告如下:例1.女,41岁,因诊断“头虱”十余年,经多次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一般情况尚好,无任何自觉征状。查体:部分头发灰白,但有光泽,未见断发,不稀疏,约有1/

  • 标签: 毛发 同患 管型 家族倾向 头虱 首次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采用固定电流和固定噪声指数(NI)的Z轴自动电流调节(ATCM)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固定电流250mA)、B组(ATCM技术,50~380mA,NI12)各30例.其余扫描参数均一致.检查结束后分别对2组相同横断层面图像的股主动脉、腘动脉和胫后动脉图像噪声(SD)进行测量,并对重组后的三维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vol)、相应剂量长度乘积(DLP),对比2组数据之间差异.结果:2组的血管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后的三维图像均能完整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各级主要分支,满足诊断需要.B组的辐射剂量与A组比较,CTDIvol降低了51.72%(P=0.000,P<0.05)、DLP降低了47.87%(P=0.000,P<0.05)、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了43.90%.结论:下肢血管CTA采用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动调节管电流技术 图像噪声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在B引导下接受PICC置的患者采取全程心理干预后对应激反应的改善以及对置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在本院接受B引导的PICC置患者120例,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行全程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一次置成功率、置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VAS疼痛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B引导下PICC置患者的过程中,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应激反应,降低疼痛感,改善置效果。

  • 标签: 全程心理干预 PICC置管 B超引导 置管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促凝和肝素钠抗凝两种抽血方法对电化学发光检测FT3的结果影响分析方法我们通过50例病人分别用两种采血管进行检测,每个病人分别用两种管子同时抽血,得到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促凝和抗凝对检测FT3结果无影响,由于肝素钠抗凝效果强,速度快,建议临床检验工作中使用。

  • 标签: 促凝管 肝素钠抗凝管 FT3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检查时分别以维、四维彩用于胎儿畸形筛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2015.8~2017.10期间入院行产查的1630名孕妇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孕妇均为妊娠中晚期,均行维、四维彩检查,根据临床检查方式不同分组,以引产、分娩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维、四维彩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方式临床应用价值(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四维组检出率为93.8%高于维组80.2%,P<0.05;四维组较维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高,四维彩临床应用价值高,P<0.05。结论胎儿畸形临床以四维彩检查,畸形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二维 胎儿畸形 四维 诊断
  • 简介:摘要报道2例肌病型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临床均主要表现为反复横纹肌溶解症。例1伴波动性肌无力、肌痛,骨骼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均可见少量变性和坏死肌纤维,部分肌纤维脂肪成分轻度增高,代测序发现ACADVL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例2行串联质谱检测示多种酰基肉碱增高,游离肉碱减低。由此可见,临床表现发作性肌无力、肌痛和反复横纹肌溶解症需要考虑肌病型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可能,下肢肌肉MRI和骨骼肌活组织检查病理无特异性表现,应与其他代谢性肌病相鉴别,串联质谱检测和代测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 骨骼 活组织检查 串联质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食品中甲醛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甲醛与盐酸苯肼生成盐酸苯腙衍生物的反应,用阶导数单扫描示波谱法测定生成物.结果生成物在-700mV产生一个极为灵敏的阶导数还原波,利用该谱波测定甲醛,无须除;检出限为0.003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5%(n=6),采用此方法对16种食品中的甲醛作了测定,回收率在96%~102%之间.结论阶导数单扫描示波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所测16种食品中甲醛的含量在0.592mg/kg~112mg/kg范围内.

  • 标签: 二阶导数单扫描示波极谱法 食品检验 甲醛含量 原生质毒物 致癌作用 联氨衍生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细纤维内窥镜行乳检查的配合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行乳管内窥镜检查病人101例,做好检查前后的配合、护理。结果检查全部成功,检查后无发生医源性感染。结论熟练的检查时配合及细心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紧张情绪,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

  • 标签: 乳腺疾病 内窥镜检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诊断腕综合征(CTS)可行性。方法选择10例(18腕)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CTS患者(CTS组),其中男性2例(4腕),女性8例(14腕);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8.22岁。2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男性2例(4腕),女性19例(38腕);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43岁。行超声检查,在豌豆骨与舟状骨水平测量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采用SMI技术对正中神经内血流半定量评分并测量峰值血流速度,将CTS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不同方法的诊断阈值,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S组正中神经CSA、血流半定量评分和峰值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0.13±0.03)cm^2vs(0.10±0.02)cm^2,(3.17±0.71)vs(1.50±0.55),(5.71±4.86)cm/svs(2.74±0.44)cm/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的诊断阈值为≥0.12cm-2,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为0.84(P=0.000)。血流半定量评分的诊断阈值为≥3,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8%,曲线下面积为0.95(P=0.000)。峰值血流速度的诊断阈值为3.2cm/s,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为0.88(P=0.000)。应用SMI对正中神经内血流进行半定量评分及测量峰值血流速度诊断CTS均优于测量CSA。结论SMI技术评价正中神经内部血流信号有助于诊断CTS。

  • 标签: 超声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血流 超微血管成像(S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