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寻找和总结彩诊断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15例经临床证实为胆囊结石的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声像图和探查方式进行研究和总结。结果胆囊结石一般声像图表现为扩张的胆囊管内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或不伴有声影:胆囊明显肿大;胆囊管及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除常规的检查方式之外,可用饮水法、脂餐法等特殊方法提高胆囊结石的检出率。结论彩对胆囊结石的诊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仍不失为筛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 标签: 胆囊管结石 彩超 诊断
  • 简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以置操作简单、穿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对于局部血管状况尚可的患者,均采用体外肉眼观察和触摸估计的方法对血僻进行评价后穿刺置。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手臂的屈伸易发生静脉炎、穿刺点炎症、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另外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只能采用盲穿法。

  • 标签: PICC B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B引导下的PICC置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其中41例导丝直接进入贵要静脉,10例对穿刺角度进行调节后,导丝进入静脉;2例在第1次置时,导管头进入颈内静脉,行偏头法加指压法后,导丝进入上腔静脉。结论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PICC置时,与B引导相结合,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插管成功率。

  • 标签: PICC B超引导 贵要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高危因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病例数据来源于2019年1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母乳质量改进登记的临床数据库资料(胎龄<32周),发生EOS者为EOS组,其他患儿为对照组。对/早产儿EOS发生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分布、临床特征、并发症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计量资料2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儿EOS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347例患儿中发生EOS者22例,未发生EOS者325例,发生率为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OR=0.277,95%CI:0.091~0.847)是/早产儿EOS的保护因素;母围生期感染(OR=2.750,95%CI:1.053~2.908)、异味羊水(OR=3.878,95%CI:1.344~11.187)、绒毛膜羊膜炎(OR=4.363,95%CI:1.552~12.236)和产房气管插管(OR=3.883,95%CI:1.133~13.306)是/早产儿EOS的高危因素。EOS组共培养出22株病原菌,14例(63.6%)革兰阳性菌,7例(31.8%)革兰阴性菌,1例(4.6%)真菌。/早产儿EOS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54.5%),末梢循环灌注差(54.5%),精神萎靡(50.0%),降钙素原>0.5 mg/L(40.9%)。EOS组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度脑室内出血(≥Ⅲ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36.696、33.255、13.534、95.455、3.886,均P<0.05)。结论母围生期感染、异味羊水、绒毛膜羊膜炎和产房气管插管是/早产儿EOS发生的高危因素,剖宫产可减少EOS的发生;EOS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末梢循环灌注差是EOS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合并EOS后会增加重度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早发型败血症 极早产儿 超早产儿 高危因素 病原菌
  • 简介:摘要/早产儿由于脑发育不成熟、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加上有创通气时呼吸机给与的压力引起血流不稳定、产生炎症因子及高浓度氧的刺激,往往会引起脑损伤。目前认为胎龄小、有创通气是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但有创通气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几年有创通气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有创通气 极/超早产儿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亲母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母亲是否愿意进行新鲜母乳喂养(母乳挤出后3 h内使用,不进行冷藏、冷冻、巴氏消毒及温热),分为新鲜母乳组和巴氏消毒组。评价新鲜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比较两组死亡率、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喂养指标和生长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20例/早产儿,其中新鲜母乳组63例,巴氏消毒组57例。与巴氏消毒组比较,新鲜母乳组平均加奶速度快[(8.3±1.0) ml/(kg·d)比(7.8±0.9) ml/(kg·d)],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小[(6.4±1.8)d比(7.4±2.3) d],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和肠外营养时间均缩短[(21.5±3.8) d比(30.0±10.4)d,(21.0±4.9) d比(27.2±9.7) d],晚发型败血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4.8%(3/63)比15.8%(9/57),17.5%(11/63)比35.1%(20/57)],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高[60.3%(38/63)比35.1%(2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头围、身长和体重增长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与新鲜母乳喂养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早产儿每日至少1次新鲜母乳喂养是可行、安全的,可缩短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减少肠外营养时间,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婴儿,早产 极早产儿 超早产儿 预后
  • 简介:氧阴离子自由基O-2·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氧阴离子自由基O-2·检测体系的优化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氧自由基作用 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为对应电压下的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为120 mm。进行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均为0.625 mm。按照临床实践的基线重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层厚2 mm。在横断面的中心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兴趣区测量CT值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图像品质因子(FOM)。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采用双盲法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5分制标准计分。结果实验所得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在骨算法重建下,电压为100和80 kV的CNR分别为66.98、64.75,高于电压为70、120、140 kV的CNR值(51.61、61.56、57.76)。CTDIvol最大值为34.11 mGy(140 kV),最小值为17.45 mGy(70 kV)。电压100 kV时的FOM值为152.26。在软组织算法重建下,电压为80 kV的CNR为195.62,显著高于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39.46、154.49、148.06、155.58)。电压80 kV时的FOM值为1273.56,显著高于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114.56、809.98、735.63、709.62)。结论CT头颅标本鼻窦逐层扫描中,临床怀疑骨质病变时,优先选择骨算法100 kV;临床怀疑软组织病变时,优先选择软组织算法80 kV时,所得的图像质量最佳且受检者辐射剂量较低。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 鼻窦 管电压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根充填是使用充填材料严密封闭清理成形后的根系统,控制感染,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根充填质量是影响根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根充填应是充填物内部致密,末端到达根管壁牙骨质牙本质界,无填和欠填。本文主要阐述根填对根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及其原因、填对患牙邻近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填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根治疗,获得更佳的远期预后。

  • 标签: 根管充填 根管充填材料 超填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氢杨梅素对γ射线辐射引起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提前给予氢杨梅素,1h后以8Gy辐射强度的γ射线照射10min。24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测试丙醛和氧阴离子的含量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细胞色素C、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氢杨梅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γ射线辐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丙醛和氧阴离子的含量,抑制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Bcl2和Bax的比值,从而保护神经元。结论氢杨梅素对γ射线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 标签: 二氢杨梅素 辐射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在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方面,G-M计数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G-M计数的工作原理和信号输出特点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灵敏度、能量响应和测量范围三个方面对计数应用问题展开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措施,为环境辐射连续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G-M计数管 环境连续监测 &gamma 辐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运用B引导下行PICC置术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1—12月经我院PICC专科护士会诊,根据病情及血管条件差需要长期输液的28例患者,在置前均采用B观察血管情况。结果3例未行PICC置术,改行中心静脉置(CVC),25例患者B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PICC。

  • 标签: B超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彩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的使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救治的静脉穿刺患者共16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人。实验组在彩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盲穿。比较分析两组在静脉穿刺置一次后的成功率,需要的时间和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实验一次成功的例数为80人,成功率为百分之百,平均使用时间为(3.9±0.9)分钟,患者没有并发症发生;这些数据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彩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置实验比盲穿更有效以及更安全,且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也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彩超引导 静脉穿刺 临床应用 实践意义
  • 简介:例1女,32岁,下腹部持续性闷痛1个月余,无腹胀、腹泻、血便,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阴道不规则出血.癌胚抗原(CEA)1.46ng/ml,CA12519.68U/ml,CA19917.31U/ml.曾就诊于外地医院超声示:盆腔内异常实性团块.在我院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子宫上方见一低回声区,大小约11.1cm×13.1cm×6.8c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该低回声区似与子宫相连,但与子宫不同步移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为动静脉血流,其中动脉血流峰值为106cm/s,阻力指数0.35,子宫肌层及双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子宫上方实性占位(子宫浆膜下肌瘤可能性大,不排除肿块来源于肠系膜),建议行MRI检查.MRI示:下腹部巨大肿块,考虑肠源性或肠系膜源性肿块.术中探查:盆腔内可触及巨大肿物,大小约8cm×13cm×15cm,质实、光滑,与脐尿相连,并与大网膜粘连.术后病理诊断:(脐尿)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肿瘤大小15cm×13cm×7.0cm).

  • 标签: 脐尿管肿瘤 超声表现 子宫浆膜下肌瘤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腹部巨大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健康两性家兔21只和豚鼠5只,乌拉坦麻醉。室温在18-27℃。银质电极经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穿刺轻触心包壁层记录左室表面心电图(LSECG),并同开胸心包全整和去心包后的记录结果进行比较,部分动物LSECG与Ⅱ导联ECG同步记录和在开胸后进行心外膜复温和心内膜降温的处理。结果如下:1.闭胸状态记录的LSECG,均见直立P波;QRS呈qRs、qR和Rs型;

  • 标签: 心室除极 复极 同步记录 Ⅱ导联 复温 壁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B诊断心包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经心包穿刺或心包剥离确诊为心包积液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做常规维B检查,测量左室后壁液性暗区最大内径宽度。设定液体宽度〈8mm者为少量积液;8mm~20mm者为中量积液;〉20mm者为大量积液。观察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包积液39例其中少量积液26例,中量积液7例,大量积液6例。良性积液30例,恶性心包积液9例,主要为大中量积液,有6例暗区内见血细胞沉积所致的细点状回声。3例心包的脏壁层可见因癌细胞浸润而不规则的增厚增强。2例心包腔内均探及实性肿块(经上级医院确诊)1例位于左室后壁,约3.5×4.1cm,为纵膈肿瘤心包转移,另1例位于右室前壁,约3.8×3.7cm,为肺癌心包转移。1例为肾母细胞瘤心腔内转移(经上级医院确诊)表现为左右心房内探及实性肿块,无蒂,活动度小。结论维B超能确诊心包有无积液,指导心包穿刺定位,致病因的推测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二维B超 心包积液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