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上半年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122例,占72.6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127例,占75.60%,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世界新药研制出现高潮,药品生产的品种多达数万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性日益突出,必须做到安全合理用药,在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防止药品的不良反应给人们带来的副作用,必须做到配伍合理、用药有效,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必须熟悉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毒性作用、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 标签: 药品安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和药源性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中药临床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已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仍是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所以使人们正视中药ADR,建立正确的用药理念;建立中药安全评价体系,对中药ADR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依据是目前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 标签: 中药不良反应 正视 药源性疾病 安全隐患 评价体系 中药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病种越来越复杂,药品类型越来越多,大大增加了联合用药现象,由于每个人身体机能和其他因素的差异,往往存在着药物不良反应,要摸清楚这些不良反应才能有针对性地防止这些问题出现。因此,本文将从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出发,深入研究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病症以及如何科学进行预防,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

  • 标签: 药物 不良反应 病种
  • 简介:中药不良反应已成为近期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本文就中药不良反应的起源、发展及应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剂量 质量控制
  • 简介:关注痔血胶囊引起的肝损害痔血胶囊组方药味为白鲜皮和苦参,辅料为淀粉和滑石粉。说明书中记载痔血胶囊可改善动、静脉张力,保护微循环和减轻肛门水肿,具有抗炎、镇痛、止血、通便作用。用于Ⅰ、Ⅱ期内痔及混合痔所致的便血、肛门坠胀或坠痛,大便干燥或秘结等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信息通报 监测中心 痔血胶囊 肛门水肿 通便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关注婴幼儿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分析婴幼儿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药品种类。结果婴幼儿由于其发育尚不健全,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各种药物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但以抗菌药物居多。结论临床用药应重视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婴幼儿 药品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护理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高度重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从药物的保管、配制和应用等多个方面,说明护理工作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预防中的作用。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可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的监护。结论认真、细致、周到、规范的护理工作可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及护理工作者的职责
  • 简介:目的分析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碘造影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4月20日至7月20日在北京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要出院诊断、手术相关信息、合并用药、应用造影剂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事件相关信息.由调查人员询问患者术后1d和出院时主观感受,并结合病历记录填写调查表.以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行CAG或PCI、既往和本次住院造影剂使用情况、过敏史、饮酒史、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等为自变量,将其分别与碘造影剂相关全部不良反应和单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581例患者,男364例(62.7%),女217例(38.3%);年龄29~90岁,平均(65±12)岁;BMI15.8~41.0kg/m2,平均(25.5±3.4)kg/m2;行CAG者338例(58.2%),PCI者243例(41.8%);应用碘海醇注射液(双北)者173例(29.8%),碘海醇注射液(欧乃派克)者160例(27.5%),碘克沙醇注射液(威视派克)164例(28.2%),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者84例(14.5%);碘造影剂使用剂量为23~500ml,平均(136±77)ml.581例患者中69例出现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双北、欧乃派克、威视派克、优维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22/173)、7.5%(12/160)、18.3%(30/164)、6.0%(5/84),不同品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9例患者共出现88例次不良反应(轻度60例次,中度28例次),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例次(26.1%),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7例次(19.4%),胃肠系统损害14例次(15.9%),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12�

  • 标签: 造影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120例。方法选取120例抗感染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患者。采用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标准,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不良反应药品种类以及不良反应具体临床表现情况加以分析和统计。

  • 标签: 严重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物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制剂相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发生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解放军ADR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9—2014年间医院制剂相关的ADR报告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313例ADR报告中严重ADR占比少,仅为10例;涉及医院制剂品种较分散,为117种;其中注射剂31种(26.50%),相关ADR为121例(38.66%);中药注射剂导致ADR为45例,占14.38%;口服和静脉给药途径引起ADR分别占43.13%和36.42%。按ADR分类排序的前3名分别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6.75%)、全身性损害(25.51%)、消化系统损害(20.58%)。结论医院制剂的ADR表现与其用量较小、效期较短、供应范畴局限等自身特色密切相关。对ADR发生较多且较严重的品种应实施主动监测,开展用药再评价,以保障其临床应用有效安全。

  • 标签: 医院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环戊基三唑嘧啶类(CPTP)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为非前体药,无须经肝脏代谢激活即可直接起效,在停药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也随之快速恢复。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而起效快,可迅速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作用。替格瑞洛起效时会影响腺苷水平,腺苷浓度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生物学效应及不良反应[1]。本文对替格瑞洛的相关文献报道和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替格瑞洛 腺苷 抗血小板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更年期妇女献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血站进行献血的4例更年期妇女作为分析对象,在其献血后的72小时内对其进行走访调查,对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召回,检查其年龄、体重、献血次数、献血量、基础血红蛋白、献血进行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等,以期总结出与更年期妇女献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结果本次研究献血者4例、跟踪回访成功4例、比率为100%,其中出现献血后不良反应为3例,占比为75%;其中1例为献血前空腹、疲劳、盗汗、潮热、精神状态差;1例为体重较高、基础血红蛋白量少;1例为献血次数过多、献血量较少。结论更年期妇女献血不良反应的出现与体重、献血次数、血红蛋白量、献血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相关,对于此类献血者给予献血前及献血后的干预措施、全方位地做好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献血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更年期妇女 献血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对减少不良反应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监管范围内某接种点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期间接种乙肝疫苗的160例小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80)、预防组(n=80)。对照组小儿应用常规护理,预防组小儿应用预防性护理,对两组小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预防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小儿的8.75%(P<0.05)。结论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价值非常高。

  • 标签: 乙肝疫苗 不良反应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的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并分析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肿瘤并发生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类型、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轻重程度等分布特点,并予以相关性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以女性居多,51~60岁年龄区间者占比最高。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以植物来源药物的注射剂型为主。类型主要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和患者年龄、体重、药品种类等有关,P<0.05。结论:采用肿瘤药物治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 标签: 肿瘤 药品 不良反应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