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我站2020年献血不良反应统计数据与全国血液安全监测统计数据的差异情况,分析本站登记不良反应时偏低的原因,为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自填方式对我站献血服务科采血工作人员发放问卷。结论讨论:献血者都被清楚的告知了迟发献血反应回告途径,但采血工作人员对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分类、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判定存在一定的知识盲点。

  • 标签: 献血不良反应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老年肺鳞状细胞癌(肺鳞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北京医院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老年肺鳞癌患者(≥65岁)113例,44例接受手术或微创治疗,69例患者接受内科一线治疗,其中化疗组27例,免疫联合化疗(联合组)24例,免疫组11例,靶向治疗组7例。28例患者接受内科二线治疗,其中化疗组8例,联合组11例,免疫组4例,靶向治疗组5例。比较一线、二线治疗中免疫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评价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MB)作为疗效、预后标志物的价值。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近期疗效,常见不良反应分级评价标准(CTCAE 4.03)评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老年肺鳞癌患者一线联合组总有效率73.7%(14/19),高于化疗组2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8,P<0.01)。一线联合组、免疫组与化疗组患者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延长,且联合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mOS)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线联合组和免疫组患者mOS时间较化疗组延长(均P<0.05)。老年肺鳞癌患者存在高的PD-L1阳性率(≥1%)和高TMB(≥9 mut/Mb)表达率,分别为81.6%(31/38)和57.4%(31/54)。一线联合组PD-L1阳性患者中mPFS优于PD-L1阴性患者(5.10个月比0.93个月,P<0.05)。PD-L1阳性患者中,二线联合组mPFS优于化疗组(7.33个月比2.77个月,P<0.05)。患者mPFS和mOS时间均与TMB表达无关。总体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0%(31/50),3级以上26.0%(13/50)。最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为皮疹、免疫相关性肺炎和乏力。结论老年肺鳞癌患者一线免疫联合化疗较化疗提高总有效率、mPFS和mOS。二线治疗中,免疫联合化疗与免疫单药均延长mOS,联合治疗较单药免疫无总生存获益。老年患者对单药免疫或联合化疗总体不良反应可控。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上市时间短,中国人群的ICI不良反应数据不够充分,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国内ICI不良反应监测。目前ICI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包括院内监测不足、院外监测不足、缺少特殊人群监测研究以及缺少对不良反应相关机制和预测指标的深入研究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ICI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对社会药店应加强ICI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可通过文献分析、不良反应信号挖掘分析、真实世界研究等形式进一步补充和完善ICI不良反应的监测数据。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施与护理措施下对计划免疫不良反应的具体分析。方法将120名接受计划免疫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0名,护理组60名。在全体接受免疫接种的基础上,护理组采用专门护理方式,对比两个试验组疫苗接种的不良情况。结果三次疫苗接种护理组幼儿发热和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不良情况的发生不仅仅与疫苗自身、医护人员操做有关,还与相关的护理措施有关。护理人员应当对疫苗接种幼儿施与相关的护理,改善疫苗接种后的不良情况发生。

  • 标签: 计划免疫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免疫意外抗体产生情况,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接受输血的13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免疫意外抗体进行筛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免疫意外抗体产生情况。结果输血不良反应患者56例(4.0%)。其中非溶血性38例(2.7%),发热11例(0.8%),过敏20例(1.4%),头痛及胸闷共7例(0.5%);溶血性18例(1.3%),产生最多的是IgG类抗体。女性免疫意外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意外抗体的检出率与输血史和妊娠史有关,不同人群意外抗体检出率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明确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加强意外抗体筛查,合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意外抗体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实行计划免疫共 156 例儿童(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统计儿童免疫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等,分析其原因并作出相应护理对策。 结果:经观察,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儿童体质、疫苗质量、接种时间和接种后休息,发生率为 32.05% 。 结论:计划免疫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原因多样,给予合理护理对策有利于提高计划免疫的安全性,临床价值高 。

  • 标签: 计划免疫 常见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试验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取接种疫苗的儿童共150名,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每组各75例。对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参照组根据其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分析比对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严重程度相比于参照组均较低,组间数据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明确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根据其拟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计划免疫 常见不良反应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计划免疫的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全体接受预防接种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儿童针对性护理措施。详细统计两组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种类,以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系统分析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成效。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后出现1例硬结,对照组儿童接种后出现1例硬结、1例发热、1例局部红肿。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的类型多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面、科学的预防接种护理,能显著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计划免疫的质量及安全性。

  • 标签: 计划免疫 不良反应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计划免疫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有效护理措施。方法:2021年8月-2022年7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计划免疫儿童10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的发生率4.0%,和对照组22.0%相比更低(P<0.05)。关于家长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8.0%,和对照组84.0%相比更高(P<0.05)。结论:社区计划免疫用针对性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家长满意度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护理对策 社区 不良反应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计划免疫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分为参照组(26名)和观察组(27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不良反应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3/27)显著低于参照组30.8%(8/26)。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计划免疫 不良反应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ICI的使用过程中,不少患者出现了严重程度不一、累及器官不同的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作为次常见的多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ICI治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诊断、治疗和前沿进展等。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胃肠道不良反应 腹泻 肠炎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Pis)通过阻断免疫抑制分子,重新激活效应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ICPis通过调控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的同时,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也可能导致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损伤,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内分泌不良反应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涉及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体,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功能紊乱。ICPis致内分泌腺体损伤是临床医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诊治存在诸多疑惑。国内外虽已陆续推出多个指南/共识,但目前国内尚无针对ICPis引起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诊治流程和共识。为规范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免疫内分泌学组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专家共识和相关临床研究,综合肿瘤学、免疫学专家意见后撰写制订本共识,以供在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中参考。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内分泌腺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市各大药店来源中药方剂服用并出现不良反应病例50例,对此50例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研究的50例不良反应事件中,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配伍影响、用药时间过长、检测方法错误、用药剂量不恰当,加上患者的体质差异,在药物进行煎煮过程中采用的金属器皿不同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结论服用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危害性较大,需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预防。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关的因素,从而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出现他汀类药物应用不良反应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不良反应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3例患者出现他汀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中21例患者为肌肉系统,13例患者为消化系统,16例患者为皮肤系统,其他系统患者13例,其比率依次分别为33.3%、20.6%、25.4%、20.6%,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中药物配伍不当导致的患者14例、用药剂量或者用法不当所致患者40例,药物自身因素导致患者9例,其比率依次分别为22.2%、63.5%、14.3%。结论在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要重视其不良反应,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不良反应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标签: 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 配伍反应
  • 简介:随着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相应的皮肤不良反应也越来越明显。常见的靶向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甲沟炎,毛发改变,毛细血管扩张,口腔黏膜炎,经中医辨证施治,并结合西医各种措施进行治疗,相应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有明显疗效。就靶向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的机制、表现及中西医防治进行探讨。

  • 标签: 靶向药物 皮肤不良反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不同类型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进行系统性研究。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与统计学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用血的输血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1)。结果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的不良反应中,去白细胞全血为0.286%,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为2.1%,去白细胞的冰冻血浆为0.49%。输注包含白细胞血液制剂的不良反应中,含白细胞全血为2.8125%,含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为3.85%,含白细胞的冰冻血浆为2.619%。且去白细胞类型的血液制剂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8%,含白细胞类型的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两者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去白细胞类型的血液制剂在输注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制剂 输血 不良反应 血液成分去除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析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使用时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在2018年一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两年内医院收治的1369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用药途径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结果:从数据来看,1369例患者中有387例产生了不良反应,其中由于静脉注射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12例(28.9%),其明显小于由于口服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257例(71.1%);而从反应天数来看,在387例患者中一天之内产生不良反应的有98例。在一周之内产生不良反应的有200例,一周到半月的有69例,超过半月的有20例;在一周之内不良反应的患者明显最多;而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来看,过敏反应占比49.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比27.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比15.5%其他不良反应占比18%,过敏反应在其中的占比最高。结论:从不良反应的结果来看,给药类型对阿莫西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巨大,在进行相关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此外,由于不良反应产生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进行不良反应的临床验证时要留有一定的周期。此外,在做不良反应相关检测时要尤其注重过敏反应的观察和检测。而对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要予以积极的干预,缓解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 药学分析
  • 简介: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尽最大可能减少或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