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湖北省首届黄梅艺术节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在湖北省武穴市隆重举行。这届黄梅艺术节是湖北省黄梅剧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对湖北省近几年来“把黄梅请回娘家”振兴湖北黄梅工作的检阅。艺术节历时八天,参加演出的湖北省八个黄梅剧团,演出了八台剧(节目)。

  • 标签: 黄梅戏艺术 湖北黄梅 音乐唱腔 音乐设计 戏曲观众 一九
  • 简介:主要演员徐锡麟——熊辰龙恩铭——余登云王淑德——王琴冯煦——崔克勇夫人——白红顾松——刘东胜陈伯平——潘文庆马宗汉——檀春芳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别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秉性刚强,崇拜英雄豪杰,21岁中秀才,无意仕途,好论国事,1904年加入光复会,次年创办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

  • 标签: 安庆市黄梅戏 戏徐锡麟 新编黄梅
  • 作者: 桂也丹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
  • 机构: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戏、黄梅调、黄梅腔、花鼓戏、二高腔、三角戏等,起源于明代末年,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广泛流行于鄂赣皖的长江两岸50余县、市。它是在黄梅县流行的民歌小调、田歌畈腔、采茶歌的基础上,在湖北清戏、江西湖口高腔及汉剧、昆曲的影响下,与黄梅流行的说唱文学、民间歌舞、岁时风俗、启蒙读物、民间体育等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民间地方戏曲。黄梅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剧种之一,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春,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藏家彭保友知道笔者撰写书稿,特地提供了他收藏的200余老徽章图片资料,其范围,涉及民国时期安徽各机关、单位、学校及团体.其中一枚"安徽皖剧团演员证章"徽章,石破天惊,不仅让笔者,也让当地许多专门研究地方戏剧的专家感到意外--作为省一级演出团体,安徽皖剧团成立于什么地点?成立于什么时间?演员构成情况如何?而皖剧,究竟又是什么剧种?这一切,都引起了笔者浓厚的兴趣.

  • 标签: 安徽 剧团 黄梅戏 溯源 图片资料 民国时期
  • 简介:1.南宋初安徽石埭(台)人王鎡《月洞吟》《军中乐》:征衫闪色织衣罗,白马金鞍载翠娥。把盏醉归营月上,檀槽唤拨采茶歌。【注】王鎡,安徽石埭人,字时可,南宋绍兴(1131-1162,高宗年号)进士。

  • 标签: 采茶 黄梅戏 辑录 史料 安徽
  • 简介:黄梅的词汇极具特色,可以体现在十个方面,包括有:大量运用方言词汇、大量运用熟语、灵活运用丰富的同义词、大量运用拟声词、大量运用衬词、出现大量詈语、保留了大量的先代词汇、大量运用感叹词、出现大量行话、出现大量隐语。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其中的熟语进行探讨。

  • 标签: 方言词汇 黄梅戏 熟语 同义词 拟声词 感叹词
  • 简介:1958年,13岁的我考进了吉林省怀德县戏校,专攻评剧.当年戏剧舞台上演出的大都是传统剧目,为了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怀德县评剧团便赶排了现代.这出需要一个小女孩,剧团领导到戏校,把我选中演小娟.从此,我便正式走进了戏曲界的大门.

  • 标签: 评剧团 戏剧舞台 演出 传统剧目 黄梅戏 现代戏
  • 简介:在高举"以人为本"旗帜的当今社会,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人的需求、人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和健全人格等等都被放在了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地位。关注和回应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体现了新时代文艺创作者观察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视角,力求更能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黄梅在近30年来,尤其是世纪之交开始直至现在已经自觉地踏上探寻自身发展的道路,力求做到与时代同步,从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回归时代力作。她们的出现丰富着黄梅艺术的舞台,提升着黄梅的文化品位,夯实着黄梅的人文内涵,涌动着黄梅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蕴,促动着黄梅亲近时代的发展历程。

  • 标签: 时代 传统 回归 意蕴 发展
  • 简介:罗爱祥出生于1934年,安徽省太湖县人。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黄梅研究会会员、省导演协会理事、安庆导演协会会长。1944年在望江县京剧科班学艺,1952年进入安庆市民众剧院工作,1985年任安庆市黄梅剧院总导演、艺术处副主任。

  • 标签: 黄梅戏 导演 协会会员 1934年 安庆市 安徽省
  • 简介:何为唱腔流派,就是富有个性、有特点、有独到风格的唱腔.黄梅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是我国优秀文化品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戏曲剧种.黄梅从草台走向舞台,从乡村到城市,经过多少风风雨雨,多少代人努力,已创造了黄梅艺术史上的三度辉煌.这朵艺术奇葩越开起艳,发展十分迅速.进入二十世纪中叶后期日渐成熟,舞台演出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日趋完善,优秀演员不断涌现.黄梅声腔艺术尤其突出,独领风骚,成为黄梅表演艺术的灵魂,可谓是余音绕梁三日未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当中涌现了具有代表性男腔流派的三位黄梅表演艺术家:王少舫、潘启才、黄新德.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各自不同的唱腔艺术特色,为黄梅唱腔艺术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 标签: 戏腔 腔流派 黄梅戏
  • 简介:黄梅艺术》已出版一百期了!这个以剧种名称办起的刊物在全国还是凤毛麟角。我孤陋寡闻,据我知道,目前以剧种命名的刊物只有中国京剧院的《中国京剧》、山西的《蒲剧艺术》。黄梅发源发祥于安庆及周边地区,办这样一个刊物应该是顺理成章、众望所归的事情。话是这么说,但要实施起来不是像说句话那么容易。我不是刊物的人员,由于我们办公地点在一起,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他们的风雨历程,酸甜苦辣。

  • 标签: 《黄梅戏艺术》 百期 《中国京剧》 中国京剧院 周边地区 办公地点
  • 简介:剧情简介本剧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围绕“芝麻官的芝麻事”展开故事,表现了一位当代中国最基层的干部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需,与百姓鱼水相亲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地域色彩、黄梅特色的风俗喜剧。

  • 标签: 黄梅戏 剧情简介 当代中国 地域色彩 攻坚战 总书记
  • 简介:黄梅艺术》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吴福润的《“黄梅”起源于湖北黄梅纯属误传》,一是吴功敏的《探寻黄梅的源头》。两篇文章一个主题:对黄梅源头进行再探讨。文章都不长,却激起了千层浪。当然,也触动了我这个黄梅爱好者。

  • 标签: 《黄梅戏艺术》 源头 文章 爱好者
  • 简介:说起新时期的安徽黄梅,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的影响扩大了,它的地位提高了,它,由一种单纯的地方戏剧现象而渐次升腾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现象.从而,使它的存在更具有文化的整体意义.这或许可用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的“大黄梅”概念述之.

  • 标签: 黄梅戏 新时期 理性精神 整体意识 安徽文化 品牌意识
  • 作者: 吴福润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安庆“黄梅戏”全国闻名,而黄梅戏起源地众说纷纭,绝大部分人认为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可能是由“黄梅”二字引来的误传。“黄梅戏”的确与“黄梅”二字息息相关,但“黄梅”不是人们所说的黄梅县,而是“黄梅山”。传说此山很久以前寒冬腊月山上遍开黄色梅花而得名,后来“黄梅”逐渐稀少,现在偶尔也能发现“黄梅”踪迹,去年冬我到黄梅山游玩,居住在山脚下的曹承继先生还挖了两棵黄梅移栽后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