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种植作为近十年新出现的口腔植入物,在正畸、修复等各学科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从种植的研究背景、临床各学科应用、并发症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微种植体 支抗 活动修复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种植在矫治微笑露龈病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5例于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进行正畸治疗并伴有露龈笑的患者,在前牙区及后牙区的牙槽骨中植入微种植,术后即刻加力,每侧前牙垂直向加力100 g,后牙水平向加力200 g。临床观察露龈笑改善后,取出前牙种植钉,继续利用后牙区种植钉关闭剩余间隙。结果15例患者牙龈暴露量减少(1.59±0.88) mm。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中切牙切端至上唇下缘的垂直高度平均减小(2.46±0.90) mm,中切牙临床牙冠长度减少(0.55±0.43) mm、侧切牙临床牙冠长度减少(0.37±0.27) mm、尖牙临床牙冠长度减少(0.50±0.51) mm,且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治疗后牙根未见明显吸收。结论前牙区种植支抗可有效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微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 露龈笑 压低上前牙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种植支抗治疗上前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的露龈笑患者,改善牙龈显露的程度。方法选取16例因上前牙槽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露龈笑的患者,在侧切牙与尖牙间植入微种植支抗,施加100g力压低上前牙。治疗前后分别收集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前牙的根尖片、牙[牙合]模型、微笑时面下1/3照片及上前牙的龈沟深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压低时间为(6.7±1.2)个月。(1)牙龈显露减少(2.3±0.5)mm;(2)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中切牙阻力中心点压低(2.6±0.3)mm,覆[牙合]减少(2.8±0.6)mm,切缘与腭平面的距离减少(3.1±0.7)mm.鼻唇角增加(5.4±2.9)°,P〈0.05;(3)压低结束时,上前牙的临床牙冠变短,未见明显牙根吸收。结论应用种植支抗可以有效地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但牙龈的改建速度比牙齿的压低速度慢。

  • 标签: 露龈笑 微种植体支抗 压低
  • 简介:摘要正畸种植能够提供可靠的正畸支抗,有赖于种植良好的稳定性。影响正畸种植稳定性的因素有植入区骨量骨质、植入角度、植入深度、植入方式、及口腔卫生维护等因素。

  • 标签: 微种植体 初始稳定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种植支抗(MIA)植入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因素及术前焦虑程度高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在佛山市口腔医院进行MIA植入的患者进行焦虑情况及术后疼痛程度的调查,共发出问卷553份,回收有效问卷509份,有效率为92.04%。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收入水平间MDAS值差异是否显著,并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不同焦虑程度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差异是否显著。结果接受MIA植入的患者术前MDAS平均值为(11.24 ± 3.05)分,其中,大于11分占58.9%。男性患者的MDAS值为(9.85 ± 2.12)分,女性患者的MDAS值为(12.41 ± 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18,P<0.001);12 ~ 18岁患者的MDAS值为(13.27 ± 3.12)分,18岁以上患者的MDAS值为(10.53 ± 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0.51,P<0.001);未婚患者的MDAS值为(11.06 ± 2.96)分,已婚患者的MDAS值为(11.63 ± 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7,P = 0.039);文化程度为专科及以下患者的MDAS值为(11.95 ± 2.37)分,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患者的MDAS值为(10.46 ± 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23,P<0.001);收入低于2万/月的患者的MDAS值为(11.13 ± 2.14)分,收入2万/月及以上患者的MDAS值为(11.58 ± 3.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2,P = 0.068)。低焦虑组患者及高焦虑组患者在术后2、6、24和48 h的VA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IA植入患者牙科焦虑症患病率较高,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有密切关系,术前焦虑程度高患者术后疼痛的强度高。

  • 标签: 视觉模拟量表 牙科焦虑症 改良牙科焦虑量表 微种植体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实施种植支抗正畸治疗干预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种植支抗正畸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传统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实施种植支抗正畸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对牙科审美的要求更加严格。种植周围的软组织美学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如果达不到美学要求,那么注定导致不可接受的审美失败。因此本文主要对种植周围区域影响美学的各种重要参数的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 简介:种植周围炎会造成种植周围骨组织丧失,甚至可能导致种植松动脱落,是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其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不良修复设计、咬合创伤等,并受邻牙牙周和根尖周状况、手术技术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从种植适应症的选择、种植手术、种植修复和术后维护4个方面就如何预防种植周围炎进行综述。

  • 标签: 种植体周围炎 预防
  • 简介:TizianoTestori博士和MatteoCapelli博士的治疗理念。IR.C.C.S.Galeazzi学院.米兰大学,意大利。〉拔牙同时即刻植入种植。〉在前牙区和后牙区使用GeistlichBio-Oss颗粒维持颊侧骨板。〉美学区和非美学区的临床概念。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技术,因为它可以优化外科程序、缩短疗程、并改善前牙区拔牙后的美学效果。种植曾被认为可以避免颊侧骨板的吸收。然而,最近的研究和我们的临床经验提示即使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仍然无法避免颊侧骨板的吸收。我们的目标是保护颊侧骨板、减少其吸收.因此植骨是必需的。进而.我们还需要用美学评分评价效果。

  • 标签: 即刻植入 种植体 拔牙窝 美学效果 外科技术 临床经验
  • 简介:种植周围炎是一种时常发生的、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疾病,常常导致支持骨组织的丧失。种植周围炎需要立即治疗,但是我们依然缺乏证据支持那些最有效的医疗介入方法。如果患者患有种植周围黏膜炎、手术禁忌证或者拒绝更为合适的治疗,这时就需要选择非手术牙周治疗。种植周围组织缺损状态决定了治疗的方法.也为相关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本文推荐的治疗方案都源于临床经验.能提供有利的指导。

  • 标签: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种植体周围炎 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证 炎性疾病 细菌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用微型种植作为正畸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同时用XIVE种植修复对(牙合)缺失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2.5mm种植修复的患者.在对颌伸长的第一磨牙的近中腭侧和远中颊侧各植入1枚微型种植.用橡皮链挂在颊、腭侧的种植上,以压低伸长的对颌牙齿,定期更换并进行临床检查.同时缺牙区植入XIVE种植,常规种植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1枚微型种植钉松动脱落,余6例患者伸长牙平均压低3mm,平均压低时间为5个月,经种植修复后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针对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颌牙伸长较多的病例,微型种植支抗和种植的联合应用,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种植 微型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 压低磨牙 XIVE种植体 牙列缺损
  • 作者: 陈冠华 陈宗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福建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福州 350002,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颅颌面种植研究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福州 3500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种植支抗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26位下磨牙缺失、上颌磨牙伸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植入微种植,挂橡皮链轻压的治疗方案。结果观察26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相邻前后牙的邻面接触情况为评定标准,数据表明种植支抗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成功率高,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种植体 压低上颌伸长磨牙 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采取种植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随机抽取了78例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本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就诊的顺序均分为2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种植支抗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磨牙移位更低、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更高,其数据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方案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其数据在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采取种植支抗能够明显的提高对口腔畸形的纠正程度,同时避免患者在出后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种植体支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牙齿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n=30),对照组实行传统正畸治疗,实验组实行种植支抗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正畸效果显著,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于行口腔正畸的患者而言,应用种植支抗,可获得显著效果,安全性和治疗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全瓷种植修复技术在现代口腔种植领域已经不是不可达到的修复目的,并已经在牙种植修复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修复不仅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达到理想的美观修复效果。在种植修复临床中.有时所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源于种植系统本身所提供的种植基台。然而.当今种植系统配套供应的基台已经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包括制作基台所用的材料、基台的稳定性以及基台的可调改性等方面。以钛金属为基底的新一代瓷基台的出现为牙种植修复治疗开创了新局面。Zi—real瓷基台(3i)和Empress-2的联合应用可以使种植修复达到理想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全瓷修复 上部结构 生物相容性 牙齿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正确把握上腭种植的植入方位,确立一种容易的方法和规程。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了8名男性和15名女性患者,全部因为正畸的需要而于上腭植入了4.5mm×8.0mm阶梯状的螺纹钛种植。首先准备好附带金属钻套筒的外科模板。根据转移到石膏模型靠近腭中缝旁正中截面上的上颌骨的X线描记,决定金属钻头套筒的角度。采用非侵袭性技术(不需要切开、翻瓣、缝合)直接穿粘膜植入种植,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并便利操作。靠近腭中缝旁正中区域是一个适宜的种植植入位置,可以避开腭中缝处的结缔组织。结果经过3个月的愈合期后,所有种植均获得了骨整合,并且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种植的丧失。结论作为支抗,腭部种植在支抗的维持和间隙的拓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应用三维空问外科模板可以减少种植的植入位置的误差,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组织的创伤,同时加强了骨整合。

  • 标签: 腭部种植体 安置方法 植入方位 正畸治疗 种植体植入 支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对局部无牙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正日益增多。但是,将种植置于下颌骨的后部区域常常受到限制。本项长达10年的纵向随访研究的目的是对位于下颌骨后部的短种植支持式固定局义齿(FPD)进行评价,并且对种植支持的FPDs和牙-种植支持的FPDs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3名尚有剩余下颌前牙的患者,每位患者接受单侧FPDs修复。一侧FPD由2枚种植支持,另一侧FPD则由一枚种植和一颗天然牙支持,这样可进行个体内比较。每一颌骨上两种类型的FPDs分布是随机的。研究项目包括种植成功率、边缘骨变化和机械并发症。结果牙-种植连接方式在10年中没有表现出对整体成功率有任何不良的影响,也没有发现短种植有不满意之处。结论本实验提示由一颗天然牙和一枚种植共同支持的修复结构,可推荐作为一种在下颌骨后部可预测的和可靠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牙-种植体支持 种植体支持 固定局部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