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著作权集体管理肇始于法国的著作权管理。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发展,2005年3月1日《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有法可依。至今,我国已经分别在音乐、音像、摄影、电影和文字五个领域成立了自己的集体管理组织,分别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简称音著协)、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简称音集协)、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简称摄著协)、

  • 标签: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司法实践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集体管理组织 著作权管理
  • 简介:近两年,某软件著作权人利用TELNET协议远程登录被控侵权人的网站服务器,并将带有其软件名称的反馈信息经过公证,作为侵权证据,诉请法院判定软件著作权侵权成立。各地法院对此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关于TELNET取证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判定中的作用,需明晰举证责任完成与否,结合考虑软件著作权侵权判定要素,在综合分析经公证后TELNET取证所获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与证据效力后,方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TELNET取证所获电子数据经公证后,可作为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的证据材料,但尚不足以作为认定存在侵权行为的主要证据。软件著作权侵权判定仍应恪守"接触+实质性相似"的判断规则。

  • 标签: 软件著作权侵权 TELNET取证 举证责任 电子数据
  • 简介:尽管电影导演在电影作品的实际创作中居于关键地位,我国著作权法亦明确承认导演为电影作品的作者之一,但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导演的地位却颇为尴尬:导演并不能如一般的作者那样对其创作完成的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而仅享有署名权和依合同获得报酬的权利。从我国著作权法的制度目标而言,著作权法对电影导演如此的权利配置是缺乏说服力。对此,我们有多种立法态度。在当前,借鉴法国的立法实践,还原导演的原始著作权主体身份,是我国著作权法的应然选择。

  • 标签: 电影导演 著作权法 权利配置 制度目标 电影作品 立法实践
  • 简介:2007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进一步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惩罚力度。但是,笔者认为《解释二》中有关著作权犯罪的规定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 标签: 著作权犯罪 司法解释 刑法保护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 缺陷
  • 简介:近日,台湾漫画家敖幼祥在香山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缠身一年的版权官司胜诉,获得欢乐资源国际公司赔偿的250万新台币及登报道歉,并正式收回包括《乌龙院》在内的142本漫画图书的著作权。

  • 标签: 《乌龙院》 中国台湾省 漫画家 著作权 大师 新闻发布会
  • 简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6条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了定义:“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将上述定义与WCT第8条以及WPPT第10条和第14条中“提供权”(makingavailableright)的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尽管中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名称上没有使用“提供权”,但实质内容与“提供权”是一样的。

  • 标签: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著作权法 中国 录音录像制品 第26条 第14条
  • 简介:著作权集体管理相对于著作权人自己单独行使权利而言。集体管理是一种著作权人和其他权利人集中管理自己权利的形式。具体来说,就是权利人将自己的权利通过集体管理组织来行使,包括授权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和收取使用报酬等。集体管理的权利通常是权利人无法或不便行使的权利。

  • 标签: 著作权集体管理 数字网络环境 传统 集体管理组织 权利人 著作权人
  • 简介:方正电子公司诉宝洁公司侵犯计算机字体著作权案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界对此案引发的法律问题认识不一,不同观点针锋相对。笔者发现,此案争议焦点集中在著作权法基本问题上,计算机艺术字体是否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计算机字体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意义,

  • 标签: 著作权保护 计算机 字体 艺术 属性 作品
  • 简介:建筑作品是现代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按照罗马时代古老的《建筑十书》,建筑应当兼备实用、坚固和美观三大特点。除了满足功能性的居住、办公、娱乐等,别具一格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一种作品。人们津津乐道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本身也说明了建筑并非是冰冷和简单的钢筋水泥或土木石块,建筑承载着人类极大的智慧,建筑的演化甚至能够反应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建筑自然可以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占据重要的一席。

  • 标签: 建筑作品 作品著作权 “鸟巢” 保护问题 保时捷 纠纷
  • 简介:一、视听作品的构成及其范围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在这里,电影主要是从传统标准意义上来说的,典型形式是在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片。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公开传播的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在电视和视听领域产生了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电影的作品,如电视作品、录像作品等,

  • 标签: 电影作品 著作权纠纷 视听 著作权法保护 电视技术 典型形式
  • 简介:2018年,我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总体呈迅猛增长的态势,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90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8.2%,年度受理案件数量首次突破2000件。其中著作权案720件,占比32.9%,审结722件。

  • 标签: 知识产权案件 著作权 综述 审判 法庭 济南
  • 简介: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制片者的认定应结合影视作品正版DVD光盘片头片尾的出品方、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及DVD包装封底封面的出品方来判断。联合摄制单位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影视作品著作权人。对于继受取得影视作品权属的权利人的权利完整性判断不应过于苛刻,应从宽处理。

  • 标签: 影视作品 制片者 联合摄制单位 继受权利人
  • 简介:著作权法2001年的修正,在解决超国民待遇、规范网络时代著作权以及集体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著作权法“从形式上看,改后的相应条款更符合《伯尔尼公约》和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从实质上看,改后的条款比原来更完整地确认了作者(特别是音乐作品的作者)们应当享有的权利,这对于鼓励更多优秀作品的出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著作权法 法人制度 中国 精神权利 知识产权 民事主体
  • 简介:2017年12月26日,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成立。2018年作为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成立的第一年,审理了大量著作权一审、二审案件,这其中包括一些疑难、复杂、有影响的著作权案件。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向大家介绍。

  • 标签: 著作权案件 知识产权 典型案例 法庭 深圳 审理
  • 简介:2010年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著作权法第四条中的“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删除。修改后的这一条成为:“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 标签: 著作权法 保护条款 全国人大常委会 政治 2010年 著作权人
  • 简介: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2001年我国第一次修订著作权法时增加的概念,“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称谓源于《伯尔尼公约》。第二条之一.“‘文学艺术作品’一词包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而录像制品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既有概念。

  • 标签: 著作权法 录像制品 电影作品 《伯尔尼公约》 文学艺术作品 2001年
  • 简介:一、征集人选的广告语是否为委托作品如果广告语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传达一定的信息,而且该表达具有独创性,则可以认定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实践中,征集入选的广告语是否为委托作品,认识截然不同,且该问题对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影响甚巨,不可不深究。

  • 标签: 著作权法保护 广告语 纠纷案件 委托作品 权利义务 当事人
  • 简介:2010年中国版权年会在深圳召开,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深圳是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国政府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三十年来,深圳由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有上千万人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

  • 标签: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互联网产业 健康 现代化大都市 2010年 邓小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