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正>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法规范,即由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进行法律规制;其二是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全方位规范,即从整个法律体系方面考虑对公司社会责任进行规制。本文讨论的是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立法问题,且以我国现行的公司立法为分析对象。

  • 标签: 立法问题 董事会制度 债权人利益 公司主体 公司制度 公司运作
  • 简介:就《劳动合同法》而言,企业违反和规避情形甚多,有故意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有的采取工龄归零,有少买或者不买社会保险的;企业违反和规避《劳动合同法》,给员工和社会造成的损害严重,直接侵犯了员工的基本劳动收益,恶化劳资关系,拉大贫富差距;而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是且只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底线,监督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保护员工合法权利,比要求承担其他社会责任更为迫切和重要。

  • 标签: 企业 规避 法律责任 社会责任
  • 简介:<正>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备受关注。基于此,探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自身以及整个金融体系抵御危机的能力,并在危机过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可追溯至18、19世纪的欧美。当时的企业因受宗教价值观及其思想的强大影响,采用包括诚实、公平、行善、善待员工等所谓"法律以外"的举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较丰

  • 标签: 消费者保护 金融机构 社会责任研究 消费信贷业务 金融消费者 公众存款
  • 简介:影视产业的发展要以内容为“火车头”,带动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综合开发,目前我国的影视作品只存在单一的版权运营模式,缺乏统筹性与多元性。本文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成功案例出发,探讨我国影视版权行业可资借鉴的作品价值开发模式。

  • 标签: 影视产业 作品价值 版权开发
  • 简介:众所周知,得渠道者得天下,然而还有一句话——成霸主者赢未来!大凡是成功的制造商品牌,都离不开成功的渠道战略,并且造就了很多成功的渠道商品牌——家电类有国美、苏宁;百货类有家乐福、沃尔玛等;化妆品则有瑟芙蓝、莎莎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大名鼎鼎的渠道商品牌,众多制造商品牌,无论是宝洁,还是海尔,或者兰寇等世界级品牌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众所接受,并且不断的为这些品牌掏腰包。当家乐福危机爆发的时候,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渠道商究竟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品牌?

  • 标签: 竞争策略 经销商 价值链 制造商品牌 强者 博弈
  • 简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我们召开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谋划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对在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会服务工作 版权 创新时代 精神 创建工作 新时期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在现实生活中,公司进行慈善活动是很常见的。按照卡罗尔的"公司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公司的慈善责任是最高层次的公司社会责任,但此时将导致公司社会责任和股东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一方面公司在履行的社会责任过程有可能出现实现自身利益的情形,甚至不排除进行利益

  • 标签: 股东权利 公司资产 异议股东 自身利益 卡罗尔 经营范围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与多样化资本构成2006~2007年左右,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席卷全球,带来目前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被称为"金融海啸"。这场海啸对公司法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公司社会责任因时就势重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社会舆论和研究学者普遍以"呼吁"的姿态来论证公司社会责任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背景下的重要性。其二,与金融海啸相生伴随的金融创新活动,正在多样化公司的资本构成。以普通股为代表的权益型投资尽管仍是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其他类型的投资形式(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也大行其道。与公司社会责任相比,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多样化资本构成(股权、债权、期权及混合形式的投资)显然没能引起同样热度的关注和讨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崛起和渐成主流,与多样化资本构成对公司传统权力配置的冲击,看似是两个语境下的不同问题,但是,实际上它们却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 标签: 公司权力 公司合并 资本构成 债权人保护 股东利益最大化 金融创新活动
  • 简介:2004年5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对《常来常往》“抢歌”案进行了第二审,但未作出最后的判决。此案的基本事实是:2002年11月18日,被告李某与原告及金某商议将《常来常往》制作成歌曲由原告李某某演唱,并参加2003年的春节晚会竞选。三人就此签订了协议,共同出资12000元将该曲的伴奏编曲制作完成。该协议中约定,如歌曲被选用,而原告未参加此曲的晚会

  • 标签: 《常来常往》“抢歌”案 著作权合同 合同履行 著作权法 中国 歌曲
  • 简介:2002年4月26日是第二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个知识产权日。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侵犯著作权一案,并于同年6月27日作出了一审判决。此案引发的思考是:如何在司法裁判中保证著作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得到切实的保护,对其因此项权利被侵犯而遭受的损失给予合理的赔偿;同时又不影响公众借助互联网获取信息,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促进社会科学文化进步的公益性职能。

  • 标签: 信息网络传播权 社会公众利益 陈兴良 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著作权 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