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楷书自唐发展至顶峰,它生成的不仅仅是法度,更是每一个书法人习字的第一步.楷书的难,并不在于法,而在放纵与节制之间,在匠心与自然之间,在真率与儒雅之间.

  • 标签: 楷书 书法 习字 儒雅
  • 简介:所谓言之辨也就是关于语言,文字与思维,思想的关系问题的辩论,是探讨语言文字能否表达人们的思想的辩论。有关言关系的讨论在先秦早已有之,对其讨论最为激烈,并形成一定流派的是在魏晋时期。言之辨既涉及认识论的问题,也涉及方法论的问题,学界研究魏晋言之辨的著作和文章颇丰,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语言哲学,解释学,逻辑学,历史学的角度等方面入手。从魏晋言观的层次方面来探讨,按照内在逻辑划分为三个层次:形下的言观;形上的言观和形上形下融通的言观。

  • 标签: 魏晋时期 言意观 层次
  • 简介:本文结合“老”的维语译法揭示了其语法、语义及所特有的文化内涵。

  • 标签: 用法 功能 文化内涵
  • 简介:合(parataxis)和形合(hypotaxis)是语言学中的一对重要的概念,存在于汉语和英语中。汉语以合为主,形合为辅,以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合为辅,以形制。本文从合与形合的角度对汉英语言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哲学认知论剖析了其内在成因。

  • 标签: 形合 意合 英语 汉语
  • 简介:我生长于闽南环山濒海、素称“书画之乡”的诏安。少年时代受中国画启蒙,沈耀初先生是我的老师,他学八大、罗聘、缶庐及齐璜诸家,继而变法自成面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我在“五四”新文化思潮和进步文艺的影响下,转学西画并开始从事新兴版画创作,后又进行中国彩墨画的创作,我一贯兼作中西画种,中西法相互渗化融合成为自己之所

  • 标签: 西画 中国画 彩墨画 表现主义 渗化 新兴版画
  • 简介:在天地万物都休息的漫漫长夜中,女词人李清照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的心灵体会着暗夜里发生的种种波动。《全宋词》中共收易安词47首(除去断句和存目词),其中一半以上都与夜有关,整个漱玉词也因此弥漫着浓浓的夜晚氛围。本文试图从李清照黄昏的触绪纷来、夜色的帘幕效应以及夜词中的无言与诉说等角度分析李清照夜词的意义。

  • 标签: 李清照 夜晚氛围
  • 简介:言不尽意论是言之辨的一个重要论题,对中国古典诗学影响深远。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自觉地采取措施,使言语能够尽可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炼和炼字就是诗人经常常使用的两个方法。炼集中体现在提炼升华和推陈出新两种方法。炼字主要有提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词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 标签: 言不尽意 诗歌 炼意 炼字
  • 简介:学界普遍认为对感受质的感受是物理世界与心智联结的纽带,而感受是对语言文字产生的难以名状的心理表征。除语言之外,多模态的视觉与听觉对感受的形成也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且能在一定情形之下加强属性联想,达到超乎语言之外的感受作用。通过对希拉里竞选总统视频"GettingStarted"的意向性解读来证实多模态对感受的属性加强联想,为拓展感受产生机制的范围提供参考。

  • 标签: 多模态 感受意 属性加强联想 希拉里 意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