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因为分裂、交战和逐鹿的形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之间的人员流动事件极多,各政权十分重视利用归附力量。北魏从一个边陲代国发展成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泱泱大国,是利用归附力量的典范。北魏成功地融合了北方各政权和部族的力量,以及南朝的归附力量,是殊途同归的归附力量壮大了北魏国家的规模,促进了北魏的全面发展。纵览北魏历史,各个阶层的归附者络绎不绝,政府有一系列政策接待、安置他们。

  • 标签: 归附 北魏 政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员流动 殊途同归
  • 简介:我要谈的是嘉庆年间驻藏大臣策拔克的受贿一案。《多仁班智达传——噶锡世家纪实》的出版使我意识到有必要重新考查嘉庆年间所谓驻藏大臣策拔克接受多仁父子贿赂而擢升敏珠尔索南班珠尔为噶伦一事。

  • 标签: 受贿案 贿赂 意识 纪实 出版 考查
  • 简介:1931年所发生之特大洪灾,涉及范围之广、经济损失之巨、百姓死亡及难民流徙之众,实近世罕有其匹。这次洪灾虽有自然诱因,但很大程度属于人为因素。具体言之,一方面因国民政府主观上不作为及各级地方政府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使得本已异常严重的洪水灾难进一步恶性发展;另一方面因世界性经济危机、连年国内战争和日本入侵东北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衰退等因素,亦牵掣了社会各方和南京国民政府在整个赈灾过程中的有序运作及救治力度。同时,此次洪灾亦充分彰显出政府救灾能力不足以及民间公共组织缺失,以致无法构建起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至各种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救治特大灾害的良性互动机制,终以天灾演成人祸。

  • 标签: 鄂豫皖 洪灾 赈灾
  • 简介:文首先分析了宋代三公官的两重性质:既是文阶官的最高本官或寄禄阶,又是高级武阶官的加官。其次,探讨了三公官这种两重性在宋代政治史上的作用,即它为北宋后期至南宋的一批臣僚提供了身份转换的桥梁。本来以节度使加三公官结衔的武阶高官,因落去系衔中的节度使衔,一变成为以三公为最基本品位标签的“顶级文臣”。在两宋的多个场合,如宋徽宗信用宦官、近臣,南宋收夺大将之兵权,韩侂胄走向专权之前台,三公官作为身份转换的桥梁,皆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的古代官制研究需要突破古人重名、今人重实的双重束缚。

  • 标签: 宋代 三公官 本官 寄禄官 加官
  • 简介:法国大革命期间出台的列沙白里哀法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立法之一,对工人群众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说明它并不如马克思所说是一项纯粹的阶级立法,而是敌视中间团体的政治文化传统在经济立法上的体现。

  • 标签: 列沙白里哀 政治文化传统 法国历史 工人群众 经济立法 旧制度
  • 简介:袁世凯被炸案发生在1912年1月16日,具体时间是上午11点40分至12点之间,很可能是11点45分左右。投弹地点是东华门外东安门大街上的三顺茶叶店和祥宜坊肉铺。事前参与暗杀筹备会的人员至少有23人,其中严伯勋为史籍遗忘甚久,且多不知严伯勋与严元鼎、严岐峰为同一人。严氏与案发后被杀的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共同承担投弹任务,并由其投出首弹。革命党人大约投掷了三颗(或两颗)炸弹,至少一颗爆炸。案发后被捕者甚多,姓名可考者23人,但严伯勋于乱中侥幸逃脱。

  • 标签: 袁世凯被炸 过程 严伯勋(元鼎 岐峰) 社会反应
  • 简介:1995年6月8日,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在锦绣江南大地上诞生。经国务院批准;武进撤县设市。这标志着武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武进北枕长江“黄金水道”,东南濒临太湖,环抱古城常州。全市总面积1583.32平方公里,耕地124.93万亩。辖57个乡镇场,人口121.7万。市政府驻湖塘镇。

  • 标签: 武进市 1994年 销售收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初级卫生保健 优质产品
  • 简介:稼轩词有四卷本和十二卷本传世,当代学者以现存版本推论其旧有版本,认为南宋以来流传的就是这两个系统的版本.但是,宋元明最流行的本子却不是四卷本和十二卷本,而是包括全部稼轩词的足本.理宗时编成的所收的就是此足本.明人词选也依据这个全集本,而李濂批点本及毛晋合并本都据全集本校订了某些异文.本文通过对全集本的考索,论证了稼轩词异文的源流,并辑出佚词二首.

  • 标签: 稼轩词 版本源流 四卷本 辛稼轩 全集 异文
  • 简介:杨慎的卒年卒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过激烈的争论,但因为可据材料的有限和材料本身的真假难辨,一直悬而未决。本世纪初,随着董运来、丰家骅先生对《明文海》中游居敬《翰林修撰升庵杨公墓志铭》的发现,此讨论终告一段落。然仍存在个别疑问,如李元阳《升庵七十行戍稿序》记杨慎嘉靖三十八年冬由泸至滇,这就导致杨慎卒于昆明而非永昌、卒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之说的可疑。本文在指出旧说不合理的同时,试补充三则材料,用以强化杨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于昆明高晓寓所的可信性和毋庸置疑。

  • 标签: 杨慎 卒年 卒地 补证
  • 简介:笔者在阅读陈桥驿先生点校的殿本《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以下简称陈本)时,发现一些标点疑误,便随手记下。后来看到了鲍善淳先生的《新版戴本标点献疑》——文,于是删去与其重者,余有数十条,分类加以讨论。

  • 标签: 陈桥驿 殿本 《水经注》 标点问题 句法 句意
  • 简介:本文详细考察康有为的学说,尤其是“大同三世说”,与进化论的关系,具体分析康在不同阶段对进化论的态度,由此探讨康对这种学说理解与认同的程度:康有为、梁启超一开始对严复所译“天演论”是回拒的;在《(礼运)注》等“大同三世说”的重要着作中,康虽大量使用“进化”一词,但仅仅是“拿来主义”式的运用;“大同三世说”虽主张进步,却不是进化论所催生的;康在《大同书》中甚至将“进化”与“天演”当作意义不同的概念来使用。本文由此认为,康有为对进化论的学理并未真正理解,这种理论在他的头脑中亦未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学说。

  • 标签: 康有为 梁启超 进化 天演 大同三世说
  • 简介:朱舜水在日期间,除了一些翔实可考的典型事迹外,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疑点。由于这些疑点多散落在复杂隐微的生活背景中,也浮现于当事人矛盾苦恼的精神世界里,因此,钩沉和破解这些疑点,或许能为人们了解朱氏本身的复杂性和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提供经典历史叙事之外的观察可能。这种可能,对于立体把握特定时期历史人物的本然状态,当有补益。

  • 标签: 朱舜水 忠孝节义 伊藤仁斋 亲情乡谊 历史疑点
  • 简介:1990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境内发现了一通额题为的摩崖石刻碑铭.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首次为唐代王玄策使团出使印度,以及唐代中印交通中'吐蕃一泥婆罗道'的路线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材料.资料刊布之后[1],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此碑的内容及涉及到的若干重要问题作过认真的研究,发表过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意见.[2]

  • 标签: 考古发现 吐蕃 摩崖石刻 出使 实物材料 唐代
  • 简介:一封倡议书掀起世纪末寻找1998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显著位置,一封贾兰坡等十四位院士、资深院士联名发出的倡议书深深牵动了众人的心。这是一封透着殷切企盼,充满着向上精神的信:让我们继续寻找"北京人"斗转星移,记载着无数光荣和苦难的二十世纪马上就要过去了。此时此刻,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来迎接新的世纪呢?对于我们中国的科学家来说,有这样一件事情始终不

  • 标签: 北京猿人 北京人 头盖骨 周口店 倡议书 秦皇岛
  • 简介:道将军离开我们已经五年多了。他是一位无限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老红军战士,是在长期革命战争和政治风浪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人民英雄。作为老同志的楷模,他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革命事业中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及他爽朗的性格,乐观幽默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铭刻不忘,愈加鲜明。

  • 标签: 军区 将军 邯郸地区 冀南 司令员 人民英雄
  • 简介:本文主要从水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可持续保护利用。立足历史与现实,寻求恢复圆明园遗址公园水循环体系的可行性措施,促成圆明园水环境的新平衡,使圆明园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的教育作用和生态调节功能在新环境下得以充分发挥。

  • 标签: 圆明园遗址公园 水环境 清朝中期 可持续保护利用 整体规划
  • 简介:<正>Theconceptof"purity"and"pollution"existsineveryethnicgrouporculture,andtheemergenceandexistenceofthisconceptiscloselyassociatedwithgeographicenvironment,religiousbelief,modeofproduction,lifestyle,moralsandworldoutlook,andissupportedandrestrictedbyawholesetofculturallogicshiddendeeplyinthesocialstructure.Differentethnicgroupsandcultureshavedifferentcriteriaforclassificationof"purity"and"pollution".Onearticle,behaviororsocialphenomenonmaybedeemed"pure"byoneethnicgroup,but"polluted"byanother.Thehumanperceptionof"purity"isa

  • 标签: 洁净 文化诠释 藏族 神圣 农民 观念
  • 简介:1989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1991年,该书修订出版。两版印行计15000册。在较为边缘化的石刻艺术研究的著书中,这个印数算是拉风的了。这是第一本研究四川安岳石刻艺术的专著,故被出版社认定“填补了一个空白”。鉴于该著与其研究的客体安岳石刻艺术属于“初公开”,石刻艺术界不乏普遍关注。

  • 标签: 敦煌壁画 张大千 石刻艺术 诠释 临摹 出版社
  • 简介:牙含章先生是研究中国传统民歌花儿的先驱,是临夏籍知识分子中研究花儿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中最早研究花儿的人。牙含章先生对花儿的研究著述是上世纪30年代初完成的。其中包括1篇花儿理论研究文章《花儿序》,100多首搜集整理的花儿唱词,及1封《关于花儿地名注释的信》。其中《花儿序》文章及100多首花儿唱词是他在民国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即1932年到1933年写成的,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寄给当时编辑《甘肃民国日报》副刊的张亚雄先生。《花儿集》一文连载于当年十一月《甘肃民国日报》副刊,署名冀达斋主。《关于花儿地名注释的信》是他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看到当年九月十八日《甘肃民国日报》登载的一首花儿的注释错误后写给张亚雄先生的,随后由张亚雄先生刊登在当年十一月七日的《甘肃民国日报》上。牙含章先生以上著述后经张亚雄先生修改,收入其编著的《花儿集》中,这本书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一月由重庆青年书店出版。《花儿集》的出版,使牙含章先生的花儿著述得以保存下来;同时也由于牙含章先生的花儿著述散漫于这本书中,使人难以了解其原貌。牙含章先生是一个终身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忠实的共产党员。他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家,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家,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问题理论家、宗教学家和藏学家。花儿研究则是他早期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展现和了解牙含章先生的花儿著述,不仅对研究他的人生轨迹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大有裨益于人们了解花儿整理研究工作的早期历史。这是编校者竭力复原牙含章先生花儿著述的根本动机。编校者在翻阅相关资料、调查相关人士的基础上,根据张亚雄先生在初版《花儿集》89—90页、148页、150页、1

  • 标签: 花儿 著述 2004年第4期 无产阶级革命 注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