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阴道细菌检验的过程中实施细菌培养及PCR检验检验的价值和有效性。方法:针对本院妇科收治的实施妇科阴道细菌检验的患者9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20年2月~2022年6月),分别为95例患者实施PCR检验(研究组)、细菌培养(参照组)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价值。结果: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参照组(P=),且研究组对于各类细菌的检出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阴道细菌检验的诊断过程中实施PCR检验的诊断价值高于细菌培养,且操作便利能为疾病的确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达到预期的诊断目的。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手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后患者投诉和护理差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无投诉率,且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针对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风险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事件。

  • 标签: 急诊患者 护理满意度 投诉率 护理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与降低护理风险方面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均为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与传统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随机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产妇行以传统助产,研究组49例产妇行以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分娩期间研究组会阴裂伤率为16.33%,对照组会阴裂伤率为36.73%,研究组会阴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会阴裂伤程度也比对照组轻微,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助产,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的临床效果更佳,可避免会阴裂伤,减轻会阴裂伤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法 传统助产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与细菌培养的效果差异。方法:从 2018年 09月 -2019年 09月期间在我院阴道炎患者中随机选取 92人,分别采集样本后分别进行 PCR检查与细菌培养检验菌株,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培养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16例、 35例、和 14例,分别占比 17.39%、 38.04%和 15.22%,检出率为 70.65%, PCR检查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26例、 39例、和 19例,分别占比 28.26%、 42.39%和 20.65%,检出率为 91.30%,相比之下, PCR检查组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细菌培养,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能有效提升菌株检出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炎,细菌培养法, PCR检查法,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CP和PBL的教学效果分析。方法:研究选取在我院实习的120例护士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过程中观察组应用CP教学法,对照组应用PBL教学法。结果:分别对理论和操作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操作考核成绩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教学与 PBL教学在心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都比较好,能有效地提升临床护理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但与 PBL方法相比,CP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CP法教学 PBL法教学 心内科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阴道细菌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查者均采用PCR检验及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率及特异度。结果:PCR检验的疾病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2%(=23.390,P<0.05);PCR检验特异度显著高于细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实施PCR检验干预可提升细菌检出率,特异度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临床应用 意义
  • 简介:目的分析珠海市、佛山市、肇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公平性。方法通过2013—2015年筹资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两个指标,运用泰尔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市的筹资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水平都具有较好的公平性,但存在着地方性的差异。珠海市的较为平稳,佛山市略有波动,肇庆市提升较快。结论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平性,必须打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界限,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一体化;必须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提高统筹基金利用效率;必须增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的公平性。

  • 标签: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医保基金筹集 医疗服务利用 公平性 泰尔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疗效及黄疸指数产生的影响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 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9年 12 月期间儿内科收治的 68 例 新生儿黄疸患儿 作为此次分析对象 ,依据就诊时间进行分组护理,先就诊的 34 例患儿定为 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给予临床常规护理; 34 例后就诊的患儿定为 观察组,治疗期间给予 综合护理干预,将最终护理效果给予对比 。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儿护理治疗有效率 明显提高,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显著降低,黄疸得到尽快消退, 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 0.05)。 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治疗效果 ,使患儿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尽早改善。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黄疸指数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体检人群体质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以保障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方法 将在某市卫生院所辖社区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2 月进行正常体检的 300 例老年人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年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 1 组 143 例和观察 2 组 157 例。观察 1 组年龄 60~70 岁,观察 2 组年龄>70 岁。定期检测两组老年人的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每月检测 1 次,连续检测 3 次,观察两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糖异常发生率以及血脂异常发生率。结果 观察 2 组老年人空腹血糖、TC、TG、LDL-C、HDL-C 水平均高于观察 1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2 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31.21%,血脂异常发生率为 25.48%,分别高于观察 1 组的 15.38%和 1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定期进行血糖以及血脂检查十分重要,发现血糖及血脂异常以利于检出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对于年龄>70 岁老年人应更为重视,及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体检人群 体质指数 血压血糖血脂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对其肺功能及生活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2023.1~2023.12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肺功能、生活指数。结果 肺功能指标、Barthel指数评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还可提升其生活指数

  • 标签: 老年获得性肺炎 中医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肺功能 生活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提到护士群体的“高危”,是一个不能回避且显沉重的话题.护士是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所占比重最大,服务涉及面最广,因而在各种伤医事件的背后,或多或少有护士成为受伤害的对象,但社会群体的关注度却并不高,这与护士群体的沉默及社会对护士专业特性的了解度不高有关.

  • 标签: “5.12”国际护士节 高危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风险 卫生技术人员 护士群体
  • 简介:摘要:养老机构作为我国的重要服务单位,对老年人照料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养老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常见风险事件,主要是跌倒及坠床等。对此,本文探究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常见事故及养老机构老人发生事故的原因,提出养老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路径,为养老机构风险控制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帮助。

  • 标签: 养老机构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超声科医疗风险管理过程、医疗风险管理内容、医疗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医疗风险相关问题思考几个方面论述医疗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 标签: 超声科 医疗风险 防范
  • 简介:医疗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医疗风险。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前沿阵地,也是医疗风险存在的高危场所。制定实施急症临床路径规范救治、加强高风险环节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技能能有效防范急症医疗风险发生。医务人员还应合法合理保留证据,承担医疗风险发生时的举证责任,公正维护医患双方利益。

  • 标签: 急诊 医疗风险 证据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医疗风险的各个方面的论述,指导医疗人员更好的掌握降低医疗风险的各种措施和方法,达到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健康服务质量的目的。结果全面了解医疗风险的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降低医疗风险。结论探讨医疗风险的形成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加以防控,达到降低医疗风险,实现以防为主的健康医疗模式,真正做到健康医疗。

  • 标签: 降低 医疗风险 举措
  • 简介:【摘要】目的:将风险评估表应用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中,并对其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1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收集时间在2023年7-12月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且两组人数相同,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而观察组使用风险评估表,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满意度展开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明显并发症发生少,且护理满意度高,而对照组则明显并发症发生较多,且护理满意度低,P<0.05。结论:经过以上风险评估表的应用,可使其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其效果非常理想,应该进行深度研究。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表
  • 简介:TOPSIS作为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的一种决策技术,近年被引入医院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现出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基于全国部分省、市54所二级医院1991年20项指标的统计资料,借助TOPSIS对各医院的综合效益情况进行了评价、比较和分级划档,认为TOPSIS用于医院综合效益的多指标评价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医院工作 综合效益 TOPSIS法 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