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42例外伤脾破裂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本组外伤脾破裂42例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综合抗休克、严密监护、密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9例保脾成功,3例中转开腹,42例均治愈出院。讨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是外伤脾破裂患者治疗期间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脾破裂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清肝解毒散对酒精脂肪肝(NAPL)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12例NAFL患者进行B超、血浆甘油三酯(CT)、空腹血糖(FPG)、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体重指数(BMI)测定,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中药清肝解毒散对NAFL治疗后B超、TG、TC、SGPT及BMI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肝解毒散对NAFL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清肝解毒散 中医中药 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NAFLD)属于一种酒精所引发的慢性肝脏疾病,主要是变现为肝脏细胞逐渐的脂肪化。这种疾病在我国大量存在。据研究发现,肠道内的一些益生菌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从人体内的肠道菌种情况以及酒精脂肪肝(NAFLD)的产生原因出发,通过临床案例,具体的探讨了肠道益生菌对于治疗酒精脂肪肝的作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益生菌 生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新认识和评价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及酒精脂肪肝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甘肃稀土公司职工体检甘油三酯和转氨酶,脂肪肝检测值,按甘油三酯高低分为A、B、C、三组,计算相关系数r,采用t检验,分析二者相关,率检验采用χ2检验。结果随着甘油三脂的升高,酒精脂肪肝各组χ2检验P<0.05和P<0.01,有显著差异;甘油三酯和谷丙转氨酶之间χ2检验P>0.05,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对象甘油三脂和酒精脂肪肝病患病率之间有显著相关,甘油三脂和谷丙转氨酶之间没有相关

  • 标签: 甘油三酯 谷丙转氨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脂肪肝病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78例酒精脂肪肝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明显好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脂肪肝病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采纳。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护士长只有增强自己的权力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权威影响力。权力影响力实际上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所谓权力影响力,指并非由职务,而是由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智慧才能等权力因素所带来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权力影响力也是一种执政能力。护士长只有增强了自己的权力影响力,才能更好的使下属们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自己的工作。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士长 非权力性影响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细菌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细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用丹参、桃仁、枸杞子等11味中药配成加味前列腺汤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

  • 标签: 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治疗,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留置胃管患者双上肢均使用约束带仍出现计划拔管(UEX)原因,有效干预从而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将2016年1月—7月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研究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干预后,对2016年8月—2017年2月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UEX7.2%,对照组UEX28.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胃管的固定方法,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可降低留置胃管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CP术后患者计划拔除鼻胆管的原因,总结防范对策,对鼻胆管计划拔管的发生可以有效的预防。方法对ERCP术后计划拔除鼻胆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结果了解ERCP术后患者计划拔除鼻胆管的原因,及时给予针对和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鼻胆管固定方法改进后,加强对其基础护理,保持鼻胆管畅通,与此同时,对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和健康宣教,规范操作流程等防范对策可使ERCP术后患者鼻胆管计划拔管率降低。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鼻胆管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染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与双盲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内科诊治的感染腹泻小儿94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两组治疗疗程为观察时间7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5.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的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染腹泻能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安全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 非感染性腹泻 葛根芩连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技术应用于儿童乳牙龋病修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均接受创伤技术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修复治疗,随访1年后记录两组乳牙龋病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修复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研究组修复无效率(6.0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对乳牙龋病患儿给予创伤技术修复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乳牙龋病 非创伤性技术 临床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方法是否降低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否推广使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和我院收治的凶险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胎儿娩出后胎盘不同娩出方法,根据胎盘不同娩出方法分为2组。A组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方法为迅速徒手剥离胎盘1;B组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方法为卵圆钳迅速钳夹子宫切口创缘出血点,等待胎盘自然娩出。比较2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结局。结果A组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剖宫产患者。结论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方法,以迅速卵圆钳钳夹子宫切口创缘出血点,等待胎盘自然娩出为较好的处理方法,明显降低患者出血量。

  • 标签: 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 胎盘自然娩出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计划拔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拔管情况记录单及计划拔管登记表观察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与拔管的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观察患者置管285次,计划拔管14次,其中12次尿管、胃管等低危导管;自行拔管11次,其中其次为有约束自行拔管。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计划拔管的可能较高,约束也并不能避免其发生,因此应加强细节的管理及重点患者的预防,从多方面控制预防计划拔管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止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 法莫替丁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应用针对护理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实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5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75例开展针对护理,比较满意度、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4.67%,高于对照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4,P<0.05),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9.33%、6.67%,低于对照组21.33%、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用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患者护理中,降低了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针对护理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间歇给药治疗与连续给药治疗对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结核病患者当中,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歇给药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给药治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查痰结果、生活质量等指标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查痰结果等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采用强化期连续给药治疗相对于间歇给予治疗而言,更有利于提高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间歇给药治疗连续给药治疗 结核病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永久肠造口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知识 自我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