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区一词是外来语,翻译自英文“community”。朗曼辞典对社区的定义是: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彼此拥有共同的兴趣、宗教信仰或同属一个民族。所以社区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它肯定具有文化上的含义。社区精神卫生的大力发展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数据,社区精神卫生及其所取得的成绩,促使世界卫生组织于1981年提出了“以社区为基地的康复”(CommunityBasedRehablitation,CBR)的方针,其定义为“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的层面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料来进行的”。

  • 标签: 中国特色 社区 精神卫生 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建设。方法成立专业小组,建立标准化护理流程,选取我院收治的被约束精神病患者共2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约束流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危险行为次数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约束后危险行为以及不良事件均低于对照组,约束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护性约束属于较为特殊的护理技术,在精神科中建立保护性约束标准化流程能够有效降低危险,提升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 标准化流程 建设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5-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延伸护理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复发、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将出院的精神分裂症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出院时均进行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外延伸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后的第6个月末及12个月末进行复发、再住院情况的评价,第12个月末进行SDSS量表的评估。结果第6个月末观察组的复发率(3.33%)、再住院率(0.00%)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12个月末观察组的复发率(8.33%)、再住院率(1.67%)、SDSS总分(3.18±0.38)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 标签: 延伸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复发 再住院率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人性化护理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87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其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 42 例,对照组患者 45 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见的护理方式以及精神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以及精神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男性社会功能以及自知力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自知力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出很多 (P< 0. 01)。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其恢复。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男性 精神分裂症 自知力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对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精神病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病情得到较大缓解,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认知能力和个人整洁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病表现、社会性退缩情况及社会功能障碍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自我效能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1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家庭支持量表( PSS-Fa)、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评分。结果: 153例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 28.09±3.44)分,自我效能感处于高水平者 SSRS评分、 PSS-Fa评分高于中等水平者,中等水平者高于低水平者( P<0.05);未复发者 SSRS评分、 PSS-Fa评分均高于复发者( P<0.05);经相关性分析, PSS-Fa得分、 SSRS评分均与 GSES评分呈正相关( r=0.612, 0.641, 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降低复发率。

  • 标签: [ ] 精神分裂症 家庭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01-2019.07我社区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 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观察组、对照组,各 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参与率、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参与率与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72.00%、 6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率、服药依从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社区规范化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 社会参与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障碍患者采取护理延伸服务后,对社会支持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精神障碍患者进入本院后,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护理延伸服务,对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进行统计,调查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利用度分值均提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护理延伸服务 精神障碍 社会支持度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来本院开展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经电脑随机抽取挂号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前后的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评分、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评分、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社会支持评估量表评分等。结果①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37例,占比为92.50%)相比对照组(30例,占比为75.00%)显著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SAUMD评分、MARS评分、PSP评分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的社会支持水平评分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团体IP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可能无明显作用,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 标签: 团体人际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质量标准显著提升,为适应社会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医院应当关注和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的优化,强化人文特性,助推医院更好的发展进步。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医院人文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消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存在的心理以及社会问题。强化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患者就医质量提升以及医院社会形象树立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以医务社会工作以及人文医院建设为主线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人文医院建设 探索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内开展此次研究,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接受对比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神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在BPRS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患者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我科收治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婚姻质量量表的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出现上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上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因子I、II、III及总分对比无差异,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因子及总分均出现上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因子及总分较对照组上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较一般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临床运用价值较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婚姻质量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对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3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与认知行为联合治疗30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两组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 该病患者的治疗采用药物与认知行为联合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社会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适应性训练对不同家庭背景的精神分裂患者回归社会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摸球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人,观察组6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适应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以及康复疗效、精神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康复疗效、精神状况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个性化适应性训练对不同家庭背景的精神分裂患者回归社会具有良好的正面影响。

  • 标签: 个性化适应性训练 不同家庭背景 精神分裂患者 回归社会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强化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方法分组,24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者纳入对照组,24例接受强化健康教育者纳入试验组,对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干预后明显较好,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干预后明显较好,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干预后SSRS评分均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得以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强化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模式下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为主要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情况、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发生情况,评估疗效与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认知能力改善情况、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式,综合护理模式可作为优先选择,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