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葛根素具有降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肌血管及抗动脉硬化、抗血栓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治疗,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应用1.1老年冠心病据报道,36例患者应用葛根素300mg加入5%GS250ml静滴,1次/d,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低切和高切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等指标均有显著下降,与应用丹参治疗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证明本药有降粘解聚、

  • 标签: 临床应用 应用进展 葛根素临床
  • 简介:抗凝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凝块形成(如在心大约每200人中就有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的延伸和栓塞。抗凝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指征。在英国,1人需抗凝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凝块 静脉 血栓 抗凝剂
  • 简介:新癀片是临床常用中成药,由厦门中药厂生产,主要成分有肿节风、三七、牛黄等。该药临床应用广泛,且效果可靠,本人就近年来对它的临床应用做一简单总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癀片 中成药 牙痛 发热 带状疱疹 静脉炎
  • 简介:俯卧位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1974年Byran首先发现麻醉患者俯卧位可以改善氧合状况。1976年Piehl及1977年Douglas在小样本试验中观察到俯卧位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引起机体氧合改善。此后多年间受到肺血流分布无论仰俯卧位均受重力作用这一理论影响,众多学者致力于其它通气方法的研究,对于俯卧位通气研究甚少。直到最近10多年来,人们对俯卧位时重力与肺血流分布的关系重新认识,认为俯卧位时重力对血流分布无作用或作用减弱,俯卧位通气才再次受到人们重视。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临床应用 治疗 安全性 禁忌征
  • 简介:抗凝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栓形成(如在心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延伸和栓塞。抗凝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适应证。在英国,约有1.8%的人群需要抗凝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栓形成 抗凝剂 适应证
  • 简介:目的构建糖尿病足病管理新模式,观察新模式下糖尿病足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初次就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2例,将患者按预设编号电脑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医护联合糖尿病足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单一科室治疗模式,分别于3个月和6个月时就患者足溃疡治愈率、平均住院日、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接收多学科联合诊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6.44+2.93)mmol/L、(8.52±2.09)mmol/L)]较对照组[(8.17±3.19)mmol/L、(10.77±3.27)mmol/L1降低;观察组入院后3个月、6个月时HbA1c(7.2%、7.7%)及治疗后6个月溃疡复发率(3.8%)均低于对照组(8.9%、9.1%和15.4%)。不同严重程度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跨学科协作医护联合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足溃疡治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跨学科协作 医护联合
  • 简介:目的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男性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全麻下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男性患者60例,年龄66~78岁,体质量52~74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分为2组(每组n=30):羟考酮组(O组)及舒芬太尼组(S组)。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05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3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mg/kg。术中出现皱眉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依托咪酯0.1mg/kg。观察指标:膀胱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皱眉或体动、呼吸抑制的情况;膀胱镜检查时间及依托咪酯用量;苏醒时间及发生苏醒后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S组比较,O组皱眉或体动[10%(3/30)vs47%(14/30)]及依托咪酯用量[(13.2±2.1)vs(20.7±3.6)mg]减少(P<0.05);与S组比较,O组恶心、呕吐[3%(1/30)vs20%(6/30)]及呼吸抑制[0%(0/30)vs13%(4/30)]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2组头晕[10%(3/30)vs13%(4/3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可有效用于老年患者膀胱镜检查,效果优于舒芬太尼。

  • 标签: 老年人 羟考酮 舒芬太尼 依托咪酯 膀胱镜
  • 简介:目的:分析社区随访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随访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53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为期2年的规范化分级随访管理,记录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2年标准化、规范化的分级随访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医嘱依从性、血压控制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1),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有服药情况、非药物治疗措施、年龄和吸烟情况。结论:通过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可有效实现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目标。

  • 标签: 高血压 随访管理 血压控制率
  • 简介: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地塞米松联合顺铂(GDP)节拍化疗方案对老年复发性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西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复发性及难治性NHL患者18例,明确诊断后采用GDP节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B细胞NHL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例,T细胞NHL患者CR3例、PR1例,总有效率(ORR)为50%,治疗过程中无治疗相关死亡。根据WHO制定的化疗药物毒副反应评价标准,患者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0~Ⅰ级,Ⅳ级并未发生,肝肾毒性轻微。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未发生明显的神经毒性及心脏毒性。结论GDP节拍化疗方案是治疗老年复发性及难治性NHL的有效方案,具有更低的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节拍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GDP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校医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六个城区154名中小学校医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并举行专题讲座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对校医就结核病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中小学校医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结核病预防、治疗、传染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TB/HIV双重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并举行专题讲座对中小学校医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他们的结核病相关知识水平,对有效防控结核病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教育 校医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托吡酯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中的延迟记忆评分、注意评分及认知功能总分均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中的认知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总分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部分性发作 儿童 左乙拉西坦 认知功能
  • 简介: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关节炎,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不恰当的治疗可以造成慢性疼痛、肾功能不全以及关节破坏和畸形,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包括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和降尿酸的药物。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及国内外痛风指南,对治疗痛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用药作一综述。

  • 标签: 痛风 抗痛风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激光”这个名词是“受激辐射光频放大”的英文缩写。因为激光是连贯性的,它可被聚焦成为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并可维持非常高的辐照度。激光是根据“激发的介质”受激发后产生而命名,它决定了发射光的特点。此种光以连续性、脉冲性或伪连续的光束传递。

  • 标签: 激光 皮肤科 英文缩写 受激辐射 连贯性 辐照度
  • 简介: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中毒、颅脑损伤、休克、昏迷、脑卒中等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β-内啡肽(β-endcr-phin,β-EP)释放增加,参与各种应激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加速病程进度。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近年来对纳洛酮的深入研究表明,纳洛酮在抢救急危重病中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纳洛酮在急救中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纳洛酮 急救 阿片肽β-内啡肽 内源性阿片肽 阿片受体拮抗剂 应激性疾病
  • 简介:放射治疗对于控制各种恶性肿瘤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在50%以上的癌症病人中它是整体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常用于治疗比较局限的病变,在对原发或转移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疗前评估 治疗目的 治疗计划 头颈部肿瘤 鼻咽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改善。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康复科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的15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年龄54.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股四头肌(股内侧肌训练为主)、腘绳肌抗阻训练及膝关节控制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膝过伸角度、Fugl-Ma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10m最大步行速度及平均步长、股四头肌、腘绳肌最大等长肌力,观察时间为6周。结果治疗组膝过伸角度减小8.1°(纠正率为68%,P<0.01);FMA评分增加14.43分,MAS平均降低1级,优于对照组(P<0.05);10m最大步行速度平均增加19.19m/min,平均步长增加14.11cm,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增长率为48.26%、48.08%(P<0.05),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结论加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及膝关节控制能力的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过伸状态,提高下肢的活动能力。

  • 标签: 卒中 肌张力 膝过伸
  • 简介:抗微生物药物具有区别于其他治疗药物的特征。它们主要针对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表现出选择性抗菌毒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因此治疗药物必须以适当浓度广泛分布。危险/效益比值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用于预防的抗生素不良反应要少。除了作用于感染的微生物外,抗生素经常影响皮肤和粘膜的正常菌群,导致重叠感染和偶尔耐药,这可以影响到患者及生态环境。

  • 标签: 药物治疗 抗微生物药 重叠感染 耐药性 实验室检查 抗生素
  • 简介:抗微生物药物具有区别于其他治疗药物的独特特征。它们主要针对侵入体内的微生物,对其有选择性抗菌毒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因此治疗药物必须广泛分布,并具合适的组织浓度。风险/效益比值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预防用药需采用不良反应低的抗生素。除了作用于致病微生物外,抗生素经常会影响皮肤和粘膜的正常菌群,可导致重叠感染,有时产生耐药,可影响患者及生态环境。

  • 标签: 抗微生物治疗 抗生素 耐药性 氨苄西林 甲氧苄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