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纽约时报》10月25日报道,根据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简称HPV)的女性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的风险是未感染女性的两至三倍”。研究人员分析数据以及校正患心脏疾病风险如吸烟、血压和体重之后,他们发现HPV感染患心脏疾病的风险是无病毒感染女性的2.3倍。然而,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这种关联确实存在,那么心脏疾病如同癌症,可能只常发生在一些HPV感染迟迟未消退的人当中”。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HPV感染 疾病风险 感染者 女性 卒中
  • 简介: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强负荷训练心肌损伤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大学体育系2014年9月入学男性新生136名,年龄17~20(18.2±1.4)岁。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各68例。A组在接受训练前口服麝香保心丸,共两周;B组训练前不实施任何干预。然后按设计要求于晨起后空腹越野跑5km,时间控制在25~30min。分别抽取静脉血比较两组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次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训练后即刻较训练前两组BNP、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训练后次日较训练前血清CK、CK-MB、cTnI、BNP和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A组训练后次日CK[(226.30±70.10)U/Lvs.(199.40±32.80)U/L]、CKMB[(31.50±10.90)U/Lvs.(21.20±6.20)U/L]、cTnI[(0.104±0.033)μg/Lvs.(0.076±0.042)μg/L]、BNP[(102.44±42.36)μg/Lvs.(88.15±27.28)μg/L]和CRP[(6.13±2.76)μg/Lvs.(3.33±1.57)μg/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训练前口服麝香保心丸能够减轻强负荷训练的心肌损伤。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肌酸激酶同工酶 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 B型脑钠肽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L)治疗尿毒症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对40例HDL(A组)及50例健康对照(B组)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HRV各项指标:24h内全部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两个相邻窦性R-R间距互差>50ms的心跳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窦性R-R间距差值的均方根(RMSS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毒症的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HRV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HRV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提示尿毒症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伴左室肥厚(LVH)的高血压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将97例伴LVH的高血压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52例和对照组(B组)45例。B组接受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三月后的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QTd、心率校正QTd(QTcd)。结果两组治疗后的QTd和QTc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A组较B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能有效缩短伴LVH高血压病的QTd,使心肌复极趋向同步,从而减少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可能。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厚 美托洛尔 QT离散度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以及其治疗特点。方法分析60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β-受体阻滞剂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可明显改善CHF心功能。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洋地黄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病不同功能时的室性心律失常(VA)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两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191例。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的复杂VA较心功能正常显著增加。HRV地域指标各项指数均明显下降。两都随心功能恶化而出现显著改变。结论提示复杂VA和HRV之间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