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0

  • 标签: 剖宫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的改良方法和困难子宫肌瘤切除的要领。方法符本文收集的115例子宫肌瘤切除中具有可比性的,子宫大小如妊娠10周的单个壁间肌瘤68例提取出来分为两组。甲组35例,子宫和肌瘤质地柔软,颜色暗红,明显充血。其中,剥离时上胶管止血带18例,不上止血带17例,两组同用刀刃锐性剥离的改良防范,对比观察剥离出血量。乙组33例,子宫肌瘤质地较硬,颜色粉红,充血不明显。其中15例用钝锐结合方法剥离,18例用刀刃行锐性剥离,对比观察剥离完成时间和出血量。结果甲组剥离出血量在20ml-50ml之间,中位出血量为30ml。上止血带出血量超过30ml者11例,占61.1%(11/18),不上止血带出血量超过30ml者10例,占58.82%(10/17),P>0.05,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乙组完成肌瘤剥离时间5min-10min之间,中位时间10min。钝锐结合剥离时间超过10min者12例,占80%(12/15),刀刃锐性剥离超过10min者7例,占38.8%(7/18),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乙组剥离肌瘤出血量在10ml-30ml之间,中位出血量为15ml。钝锐结合剥离出血量超过15ml者10例,占66.67%(10/15),刀刃锐性剥离出血量超过15ml者5例,占20.87%(5/18),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刀刃锐性剥离子宫肌瘤的操方法具有层次清楚,出血量少和稳、准、轻、快的优点。子宫肌瘤,阔韧带肌瘤和巨大宫颈肌瘤等困难肌瘤切除应用刀刃锐性剥离方法除上述优点外还能防止意外损伤。

  • 标签: 子宫肌瘤切除 刀刃锐性剥离 改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指出通过64层螺旋CT的问世和广泛应用,将为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 标签: 螺旋CT 冠状动脉 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分叉水平及颅外段颈内动脉形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行颈动脉DSA和彩超检查的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检查数据,其中男154例,女32例,年龄36~84(66±8)岁。分析颈动脉分叉位置对应颈椎水平、颈动脉分叉位置至下颌角距离,以及分叉高低与颈长的相关性,统计颈动脉扭曲的发生率。结果DSA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水平最常位于C3水平,占37.3%(56/150),右侧最常位于C3~C4水平,占33.6%(42/125)。最高位于左侧C2、右侧C2~C3水平;双侧最低均位于C5水平。左侧颈动脉高分叉(C3及以上)发生率为46%(69/150),高于右侧的21.6%(27/125)(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高分叉发生率分别为33.2%(76/229)、43.5%(2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为(3.0±1.3)cm,小于右侧的(3.4±1.2)cm(P<0.001);男性、女性颈动脉分叉与下颌角距离分别为(3.2±1. 2)、(3.3±1.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颈动脉分叉水平与颈长无相关性(右侧:r=0.02,P=0.091;左侧:r=0.01,P=0.927)。女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28.1%(9/32),男性为15.6%(24/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高分叉组右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59.3%(16/27),高于非高分叉组的3.1%(3/98)(P<0.001);高分叉组左侧颈动脉扭曲发生率为30.4%(21/69),高于非高分叉组的2.5%(2/81)(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左侧颈动脉分叉位置高于右侧,颈动脉高分叉患者更容易合并颈动脉扭曲。术前彩超结合DSA检查能够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的扭曲程度,以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颈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分叉 颈椎水平 扭曲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脑卒中诊疗近些年取得很大进展,但以解剖学为指导的脑卒中诊疗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迫切需要更精准、全面的功能影像评估手段。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技术,这些成功的经验启发神经影像医生探索脑动脉功能评估技术并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冠状动脉CT-FFR技术,着重从冠状动脉CT-FFR研究、脑动脉功能评估研究及脑动脉与冠状动脉CT-FFR的对照与思考这几个方面探讨了脑动脉狭窄功能评估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放射学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流体力学 脑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神经肌肉阻断剂治疗的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采用的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7例行气管插管通气治疗;实验组37例行早期神经肌肉阻断剂+气管插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0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21天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给予神经肌肉阻断剂维库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状况,降低死亡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神经肌肉阻断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本病提供超声依据。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6月超声诊断为子宫切口妊娠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子宫切口妊娠表现为子宫切口区域的孕囊型及不均质团块型声像图,17例保守治疗成功,2例行子宫全切术,所有病例的超声诊断全部得以临床证实。结论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 标签:
  • 作者: 周少球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周少球(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200)【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症产科子宫切除临床的特点,怎样有效的降低切除术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孕产妇53例,并进行术后的对照分析。结果致使子宫切除术的原因很多,由少到多分别为分娩的方式、有流产历史、临产前的检查、宫缩剂的使用。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最有效的一种产科大出血治疗方式,强化在围产期的孕妇保健,合理有效的采用宫缩剂引产,最大化降低子宫切除术的出现。

  • 标签: 产科急症 子宫出血 子宫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和供区的动脉重建术式。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作供区,以胫后动脉为蒂,切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皮瓣供区利用胫后静脉,用“胫后静脉移植”的简单方法重建胫后动脉。结果43位病人采用了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和这种动脉重建术式,全部皮瓣成活。无1例出现术后血管危象而再次手术,皮瓣外观及感觉良好,供侧肢体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胫后动脉游离皮瓣的血管粗大,吻合通畅成活质量可靠;“胫后静脉移植”技术重建动脉降低了供区损失,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胫后动脉 小腿内侧皮瓣 胫后静脉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对212例入选病例监测24h动态血压和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arteryintima-mediathickness.IMT),记录各血压值,计算血压晨峰值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arterialstiffnessindex,AASI)。观察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IMT增厚组中AASI及血压晨峰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血压晨峰组中AASI、IMT均显著高于非血压晨峰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晨峰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较其他因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密切。结论血压晨峰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更佳预测价值。

  • 标签: 血压晨峰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动脉内-中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