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其早期识别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确诊的3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30例患儿中男10例、女20例,就诊年龄13.0(12.0,13.3)岁,常见的症状为咳嗽26例(87%)和发热23例(77%),除发热外仅4例(13%)伴有其他结核中毒症状(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白细胞计数(10±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69±0.11,血C反应蛋白水平31(15,81)mg/L。胸部CT主要表现为结节影伴空洞19例(63%)、肺实变13例(43%)、支气管播散12例(40%)、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17%)。好发部位依次为右上肺21例(70%)、左下肺17例(57%)及右下肺15例(50%)。30例患儿均进行痰抗酸染色涂片和痰结核杆菌培养,检出率分别为33%(10/30)和50%(15/30)。结论儿童继发性肺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的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结节影伴空洞、实变和支气管播散,准确识别继发性肺结核对限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儿童 结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复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因“腹痛、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等症状就诊,并诊断为复发性肠套叠的1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比较≤3岁组和>3岁组的临床表现,分析病理诱发点(PLP)的病因构成和年龄特点;比较有PLP组和无PLP组的临床特征,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26例患儿中男76例、女50例,年龄为2.9(1.7,5.1)岁,>1岁的患儿占87.3%(110/126),>3岁的患儿占48.4%(61/126)。临床表现大多缺乏典型的肠套叠三联征,≤3岁组阵发性哭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岁组[52.3%(34/65)比24.6%(15/61),χ²=10.17,P=0.001],而腹痛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3岁组[46.1%(30/65)比75.4%(46/61),χ²=11.25,P=0.001]。超声检查PLP阳性报告率17.5%(22/126),确诊率63.6%(14/22)。13例患儿行CT检查,PLP阳性报告4例,最终确诊2例。本组部分患儿经结肠镜、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手术确诊有PLP组患儿37例,无PLP组患儿89例。>3岁组PLP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组[37.7%(23/61)比21.5%(14/65),χ²=3.96,P=0.046]。≤3岁组PLP病因构成主要以梅克尔憩室和幼年性息肉为主,分别占7/14、3/14,>3岁组则以淋巴瘤和幼年性息肉为主,分别占34.8%(8/23)、26.1%(6/23)。有PLP组年龄明显大于无PLP组[5.2(1.6,6.7)比2.7(1.8,4.2)岁,Z=-2.26,P=0.010],而性别比例和复发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发性肠套叠多见于1岁以上患儿,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PLP的识别。复发性肠套叠患儿以特发性为主,但要警惕PLP的存在,如梅克尔憩室、淋巴瘤和幼年性息肉,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并及时进行手术探查和治疗。

  • 标签: 肠套叠 复发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154例PJP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预后情况,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1例)与存活组(103例),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54例PJP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65例,年龄(53.7±14.8)岁。其中,1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占85.7%(132/154),肾脏疾病患者27.9%(43/154),结缔组织病患者33.1%(51/154)。临床症状方面,发热81.8%(126/154),咳嗽59.7%(92/154),呼吸困难52.6%(81/154)。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LDH)561.0(434.3,749.0)IU/L,91.3%(95/104)患者LDH 升高;CD4+T淋巴细胞<400个/μl和<200个/μl的患者分别占88.0%(95/108)和57.4%(62/108);74.4%(67/90)PJP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BG)>100.0 ng/L。影像学检查,CT检查90%(117/130)患者可见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网格影。死亡组患者LDH 690.5(528.8,932.3)IU/L,高于存活组502.5(381.8,657.0)IU/L(Z=-3.375,P=0.001);死亡组的白细胞计数9.8(5.8,12.6)×109/L高于存活组的7.3(5.0,10.1)×109/L(Z=-2.392,P=0.017);死亡组淋巴细胞比例5.3(3.2,9.3)%,低于存活组9.6(5.6,17.2)%(Z=-3.262,P=0.001);死亡组年龄(69.8±14.5)岁,高于存活组(50.6±14.0)岁(t=-3.756,P=0.001);死亡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均值(64.8±17.7)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存活组(73.2±20.5)mmHg(t=2.345,P=0.021);死亡组患者合并细菌/曲霉菌感染为55.1%(27/51),高于存活组21.5%(22/103)(χ2=15.372,P=0.001)。结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易发生PJP;CD4+T淋巴细胞、LDH、BG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PJP的重要参考指标;年龄、LDH、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动脉氧分压及是否合并细菌和/或曲霉感染与PJP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 标签: 乳酸脱氢酶类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1,3)-β-D葡聚糖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脂肪肉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或Cox模型多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45例获得随访患者中32例出现肿瘤复发(71%),发病年龄是唯一复发相关因素(P < 0.05)。18例患者死亡(40%),中位生存期为8年,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47%。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手术方式与预后相关(P < 0.05),但多因素分析中仅肿瘤位置是独立预后因素(P < 0.05)。在32例复发患者中,中位生存期为6年,术后首次复发的时间和病理类型是预后相关因素(P < 0.05),但多因素分析中仅首次术后复发时间是独立预后因素(P < 0.05)。结论脂肪肉瘤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病理类型并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肿瘤位置和首次复发时间具有更加重要的预后价值。

  • 标签: 脂肪肉瘤/外科学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371例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特征分析,为其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自2013年5月~2015年6月经临床和胃镜检查确诊为pu的患者371例。按男女比例,发病年龄及分类病变部位进行统计。结果371例pu患者中Du213例,占57.41%,Gu124例,占33.42%,Cu34例,占9.17%。男女比例为2.171,其中Du为2.381,Gu为1.701,Cu为3.251。Gu患者平均年龄大,为48.41±14.16。Du,Gu,Cu组均以30~59岁发病多。在Du的病变部位中依次为球部前壁占53.52%,大弯18.31%,小弯15.48%,后壁7.51%,球后5.16%。Gu依次为胃窦45.97%,胃角16.94%,胃体12.10%,幽门管13.71%,胃底贲门11.29%。结论Pu的发病中男性多于女性并且以30~59岁年龄阶段好发。Du病变部位以球部前壁好发,Gu以胃窦部好发。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膜肿物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以肿瘤病理性质的不同分组,良性组与恶性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类型及发病位置。结果良性组皮样瘤占31.7%、色素痣占23.3%、囊肿占16.7%、上皮增生占10%、迷芽瘤占6.7%、炎症占8.3%、淋巴组织占3.3%。恶性组上皮内瘤变占75%、原位癌占11.7%、淋巴瘤占11.7%、鳞状上皮细胞癌占1.7%。良性组皮样瘤84.2%位于角巩膜缘、色素痣64.3%位于球结膜、囊肿50%位于球结膜、上皮增生100%位于角巩膜缘、迷芽瘤100%位于角巩膜缘、炎症60%位于睑结膜、淋巴组织100%位于球结膜、上皮内瘤变77.8%位于角巩膜缘、原位癌57.1%位于角巩膜缘、淋巴瘤100%位于穹隆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100%位于角巩膜缘。结论结膜肿物患者,良性肿瘤以皮样瘤、色素痣及囊肿居多,恶性肿瘤以上皮内瘤变居多,角巩膜缘为结膜肿物的多发区域,临床需予以重视。

  • 标签: 结膜肿物 临床病理特征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方法对本院2007年—2011年在我科治疗血液透析患者60岁以上老年血液透患者68例,结果急性并发症治疗组发生透析急性并发症53例,占77.90%,对照组发生28例,占46.7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急性并发症以低血压、休克、恶心呕吐多见,且来势凶猛,无明显预兆,尤以2次/周血透组多发,其次为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脑溢血等,对照组急性并发症以肌肉痉挛、头晕不适、低血压为主,一般均有轻度不适预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老年机体情况,尽量减少透析并发症,保持血管通道长期通畅,改善营养状况,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是提高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血液透析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淳地区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烟雾病患者,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影像学结果、治疗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烟雾病在成年女性多以脑梗死形式出现;脑血管造影提示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病变;2例手术,8例内科治疗;改良RANKIN评分显示0-2级8例,4级以上2例.结论高淳地区成人烟雾病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形式多见;女性好发;头颅MRI发现脑叶及分水岭脑梗死、头颅MRA提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要虑及烟雾病可能,建议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术以明确诊断;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烟雾病、脑梗死、影像学资料.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抗Ku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对聚类分析得到的3组患者间进行对比。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48±18)岁,男女比例为1∶4。平均随访(11±7)个月,其中伴发恶性肿瘤2例,死亡3例。最常见的脏器受累为间质性肺疾病,共24例(60%);最常见的疾病诊断为炎性肌病,共11例(28%),其次为SLE 9例(22%)。根据40例抗Ku抗体阳性患者的32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后,40例患者被分为3组,其中A组的间质性肺疾病(84%,P<0.01)发生率最高,肾脏受累(0)、血细胞减少(0)、浆膜炎(0)的发生率最低(P均<0.01),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率最高(16%,P=0.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为符合炎性肌病的特点;而C组的肾脏受累(57%)、狼疮皮疹(71%)、血细胞减少(57%)、低补体(71%)的发生率以及狼疮相关抗体(如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His抗体)、抗Nuc抗体、Rib抗体阳性率最高(P均<0.05),更符合SLE的疾病特点,这2组患者有各自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几乎没有重叠。结论抗Ku抗体可以出现在各种自身免疫病中,其中最常见的为炎性肌病,其次为SLE。抗Ku抗体阳性的患者很少出现SLE和肌炎重叠,整体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肿瘤等并发症。

  • 标签: 抗Ku抗体 抗dsDNA抗体 间质性肺疾病 炎性肌病 重叠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为了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相关问题,选取了45例患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以及45例正常体检儿童进行研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为90例,其中患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45例患儿为观察组,45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热率与症状体征发生情况。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发热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热率,在比较两组的喘息、咳嗽、固定干湿罗音、肺外并发症、呼吸困难等体征方面,观察组也要差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及成长,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 标签: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脑卒中患者中继发性癫痫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以男性多见,好发部位为颞叶,继发性癫痫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脑出血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较脑梗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位于脑叶的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与脑卒中类型、部位及发作时间等关系密切,临床应根据病情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继发性癫痫 脑卒中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中毒的威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间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192例中毒儿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儿童中毒原因以药物中毒为主,常为误服药物,多见于1-3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累率较高,分别为140例(72.9%),76例(40%)及50例(26%)。结论1-3岁为儿童中毒的高发年龄,误服药物为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易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儿童中毒的危险因素呈多样性,认识上述危险因素对预防儿童中毒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中毒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48例中毒儿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儿童中毒原因以药物中毒为主,常为误服药物多见于1—6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累率较高,分别为63%(30例),42%(20例)及31%(15例)。结论儿童中段涉及儿童各年龄段,以1-6岁发生率高,以误服药物为主,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能够减少误诊的发生,儿童中毒的危险因素呈多样性,认识危险因素对预防儿童中毒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药物中毒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肾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西藏军区总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肾内科收治12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其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感染的位置以及病原学特征进行详尽的分析。结果住院期间1200例患者中有90例患者出现了感染,患者的感染几率为7.5%。住院患者所携带的病原菌被总共有120株,其中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数量为75株,这类病原菌所占的比重为62.5%。根据观察,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主要为肺部、呼吸道、皮肤、口腔、肠道、尿路以及其他的部位。结论肾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使得身体的免疫机能下降,从而很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科学分析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以保障患者可以快速的恢复健康。

  • 标签: 肾内科 住院患者 感染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与疗效,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临床认识。得出结论慢性,亚急性起病的发热胸痛,胸闷,气急是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症状。胸部X线、CT和MRI及采用实时灰阶B型超声检查可判断胸腔积液的量级发生部位,胸水常规生化、酶学测定,癌胚抗原,免疫学及细胞检查,可明确胸水的性质,病原学检查(胸膜活检)可提高肿瘤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有出血倾向者,脓胸或胸水量甚少时不宜采用。对于采用上述各种临床检查上仍有病因不明者则可用胸腔镜或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直视下胸膜腔、肺脏表面观察、活检采样,诊断阳性率高,约75%-98%。

  • 标签: 胸腔积液 临床特征 胸部影像学 胸液检查 胸膜活检 胸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其成功率、住院期间的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50例患者PCI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所有病人均在门诊随访,有心绞痛发作5例,但症状明显较术前减轻,无1例心功能减退,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是预防和控制冠心痛的极好措施。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PCI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5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内镜报告、病理诊断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查等,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结果155例胃息肉患者中,年龄介于30~70岁之间有132例,占比为85.16%;其中115例为单发,占比为74.19%;经过临床检查和分析共发现234枚息肉,息肉出现在胃窦与胃体占较大比例;息肉直径小于1.0cm的患者有125例,占比为80.65%;炎性息肉有104例,占比为67.10%;大部分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结论胃息肉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多数患者的息肉直径均在1.0cm以下,且常见息肉为炎性息肉。针对胃息肉患者行以内镜下治疗不仅具有良好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因此针对未出现内镜下治疗禁忌症的胃息肉患者,可以在首次接受内镜检查时接受切除术治疗。

  • 标签: 胃息肉 临床特征 治疗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中毒的威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至2010年间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192例中毒儿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儿童中毒原因以药物中毒为主,常为误服药物,多见于1-3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累率较高,分别为140例(72.9%),76例(40%)及50例(26%)。结论1-3岁为儿童中毒的高发年龄,误服药物为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易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儿童中毒的危险因素呈多样性,认识上述危险因素对预防儿童中毒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中毒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