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电梯故障频发的问题,研究电梯设备的监测,电梯故障的智能诊断,实现电梯故障远程预警。本文通过设计声、光,全方位监测预警电梯,采用高性能嵌入式系统,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式,获取电梯运行信息,根据电梯状态判断电梯是否正常运行,以及异常状态下的具体故障类型;为电梯故障诊断及实际应用及电梯安全预警提供数据基础,建立电梯运行参数采集与远程管理平台的Internet连接,实现电梯运行状态监测和电梯故障的远程预警。

  • 标签: 电梯 电梯声 电故障监测 故障诊断 远程智能预警
  • 简介:摘要:在供电企业现有的只能窃手段主要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事后检测,通常是发现线路、台区线损异常,后,首选出异常窃用户,通过对此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此种窃方法的缺点是不不具备自动报警功能。判断周期长、无法立即锁定窃用户及时制止窃行为,后续电费追捕难度大。为此,现有的防窃技术与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防窃电工作的实际需求;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创新一种《计量装置智能防反窃实时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减少停电时间,大大降低工作量,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计量装置 反窃电 在线监测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片不同更换时间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及监测效果的影响,为探索新生儿最佳电极片更换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持续使用心电监护的危重患儿9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每2天更换电极片;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每天更换电极片。观察两组患儿电极片粘贴部位各类皮肤损伤症状发生情况及电极片脱落、粘胶遗留、心电图波形状况。结果试验组共更换电极片163次,观察到红斑共88次(53.99%),丘疹13次(7.98%),表皮撕脱9次(5.52%),水泡2次(1.23%)。对照组共更换电极片382次,观察到红斑184次(48.17%),丘疹42次(10.99%),表皮撕脱39次(10.21%),水泡10次(2.62%)。其中丘疹、表皮撕脱、水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斑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片脱落、粘胶遗留以及心电图波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每2天更换1次电极片可减少皮肤损伤,不会增加电极片的脱落及粘胶遗留,不影响监测效果,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 标签: 新生儿 电极片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科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24小时监测监测期间对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顺利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24小时心电监测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居民的远程监测知识、信念及行为现状,探讨居民远程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共抽取参加北京地区心血管病健康讲座的居民61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访问式问卷,以集中现场调查形式对参加讲座的人群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和远程监测知信行情况,将问卷填写合格的556名居民纳入研究.结果居民远程监测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2±2.6分,中位得分为5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48名(占26.6%)、174名(占31.3%)、234名(占42.1%);信念平均得分为13.9±2.1分,中位得分为14.0分.其中得分较好、一般、较差的居民数分别为121名(占21.8%)、248名(占44.6%)、187名(占33.6%);在远程监测使用意愿方面,愿意、不愿意、不确定是否使用远程监测的患者数分别为204名(占36.7%)、175名(占31.5%)、177名(占31.8%).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知识与信念(rs=0.41,P〈0.05)、知识与使用意愿(rs=0.40,P〈0.05)、信念与使用意愿(rs=0.49,P〈0.05)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类型、既往史、知识得分、信念得分居民的远程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居民的远程监测使用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既往史、知识得分及信念得分对居民远程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民的远程监测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均有待提高,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心脏病史、远程监测的知识及信念是居民远程监测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应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制定干预措�

  • 标签: 冠心病 远程心电监测 知信行理论 社会参与
  • 简介:摘要胎监测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措施,通过胎监测获得的信息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及时干预,但随着胎儿监护技术的广泛使用和种类多样化,过度监护导致过度干预等问题日渐显露。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胎监测方法及其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 标签: 胎心监测方法 电子胎心监护 间断胎心听诊 围产儿死亡率
  • 简介:摘要本成果根据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防外破装置电源提供不便为基础,提出了由取能互感器和取能电源相结合的一套高压隔离互感取方案,并利用该方案研制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隔离互感取装置,为弧垂测距二、杆塔倾斜、防外破监测等供电系统提供了稳定的电源,解决了现有利用高压输电线上电流进行隔离互感取实现的电源存在的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广播电视监测变得至关重要。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研究目的是确保广播电视信号的正常传输和运营,并维护国家广播电视行业的良好秩序。

  • 标签: 认知无线电技术 广播电视 监测系统
  • 作者: 杨兴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623023197904271714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有了很大突破。当前,广播电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逐渐朝着多媒体的方向不断发展。如何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量保持稳定甚至不断提升,始终是这一行业探讨的重要话题。认知无线技术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在众多的媒体形式中的优势,加强认知无线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实际应用,在当前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广播电视监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认知无线电技术 广播电视 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无线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无线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机会。对大规模无线的管理和监控任务也越来越重。确保无线监测站点的正常运行,科学合理地管理监测站收集到的各项数据,对无线事业的稳定建设有重大意义。研究了分布式无线监测测向系统的数据采集流程和常用方法,讨论了针对不同需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为无线频谱管理行业提供了导向性思考。

  • 标签: 分布式系统 无线电监测 测向系统 数据采集和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式事件监测器(ICM)对不明原因晕厥、心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因不明原因晕厥或心悸患者184例(晕厥144例,心悸40例),其中99例患者(晕厥77例,心悸22例)接受ICM植入,植入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直至出现晕厥或心悸事件,随访时调取ICM记录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85例未植入ICM患者(晕厥67例,心悸18例)行常规随访。结果植入ICM组随访时间为(29.3±9.3)个月,未植入ICM组随访时间为(27.2±10.4)个月,两组晕厥和心悸的总检出率38.4% 比 3.5%(P<0.001),晕厥事件检出率40.3% 比 3.0%(P<0.001),心悸事件检出率31.8% 比 5.6%(P<0.05)。结论ICM可以提高不明原因晕厥、心悸患者的诊断率,对于不明原因晕厥、心悸的患者建议尽早植入ICM。

  • 标签: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 晕厥 心悸 不明原因
  • 作者: 何佳 刘俊 黄建凤 贾玉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患者采用单导联贴附式长程记录仪进行心律失常事件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门诊接受连续7 d长程监测患者的病史与监测资料。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包含频发房性早搏、长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早搏、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RR间期>3 s等。结果377例患者完成7 d长程监测,其中47例(12.5%,47/377)既往有不明原因晕厥发作。长程监测持续总时间147(134,157)h,有效搏总数52.7万(43.6万,60.9万)个。最长RR间期1.6(1.4,1.9) s,其中85例(22.6%,85/377)患者RR间期>2 s,20例(5.3%,20/377)患者RR间期>3 s,最长RR间期13.2 s。心律失常事件分析:窦性心律失常41例(10.9%,41/377),房室传导阻滞和逸搏31例(8.2%,31/377),房性心律失常336例(89.1%,336/377),室性心律失常233例(61.8%,233/377)。既往无心律失常病史的225例患者中211例(93.8%,211/225)新发现心律失常事件,其中窦性心律失常14例(6.6%,14/211),房室传导阻滞和逸搏18例(8.5%,18/211),房性心律失常194例(91.9%,194/211),室性心律失常132例(62.6%,132/211)。190例(50.4%,190/377)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新发现心律失常患者中85例(40.3%,85/21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47例晕厥病史患者中19例(40.4%,19/47)有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结论持续长程监测有助于门诊患者筛查出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和寻找不明原因晕厥的病因。

  • 标签: 心律失常,心性 长程心电监测 晕厥 门诊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08例患者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探讨其心电图特点、及其结果阳性者中与40例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与冠心病的诊断的符合率,加强临床工作着对运动平板的临床应用的认知。方法分析1年来408例患者的电平板试验资料。结果阳性者中40例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论本文资料显示运动平板试验在早期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及其心功能的评估及预防心脏猝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心脏猝死
  • 简介:目的验证兔心脏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心向量的综合。方法采用35只新西兰兔,环第4肋间胸背1圈,选取7组方向对应的穿刺点,穿刺胸腔,记录环表1周,体表1圈各14点的心电图。应用头胸导联(HC)同步记录相对应两点的心电图,统计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结果环表和环第4肋间胸背1圈的所有点都记录到R(r)波,相对应点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记录的心电图没有显现出向量综合的预期效果。

  • 标签: 新西兰兔 瞬间心电向量 心电图 胸腔穿刺 头胸导联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SP为CPU的动态记录仪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及组成。该记录仪充分发挥了DSP具有浮点运算和处理速度快的优势。结构简单,性能优异。

  • 标签: 浮点运算 处理速度 DSP CPU 心电 记录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