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0例,征得患者同意,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结果治疗组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流感样症状、血小板及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失眠、头疼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对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完成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持续应答率
  • 简介:摘要背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目前结肠镜前最理想的清泻剂,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和筛查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是结直肠肿瘤早期发现、早期预防的金标准。然而该药在我科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肠道准备效果不佳,为使该药在临床中更准确的使用,提高肠道的准备效果,因而开展本专案。目的提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度,降低肠道准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解决方案修订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标准操作流程;制作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护理指导影片;制作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护理指导手册;针对服药过程观察不到位,制作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记录单。结果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度“优”由执行前的15.52%提升至执行后的31.45%;“良”由执行前的40.52%提升至执行后的58.07%;“差”由执行前的43.96%下降至执行后的10.48%。

  • 标签: 镜检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肠道准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53-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以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持续应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持续应答率为88.5%,对照组应答率为53.8%,两者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效果优于普通干扰素。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肝炎 应用价值
  • 简介:采用大豆分离蛋白和玻纤作原料,并用聚乙二醇(300)进行增塑,采用传统的热压成型方法来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玻纤复合材料。加入10份聚乙二醇(300),SPI/GF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吸水率降低,断裂伸长率和流动性则呈明显升高。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玻纤 复合材料 聚乙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丙肝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可以显著提高慢性丙肝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丙肝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慢性丙肝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 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率分别为 33.33%、 93.65%、 88.89%,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5.87%、 66.67%、 58.73%, 无应答( NR)率为 7.9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5.4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分别为( 71.94±9.87)、( 82.08±6.42) U/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17.32±9.91)、( 110.42±10.32) 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2.70%与对照组的 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慢性丙肝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肝功能水平, 且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丙型肝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普外一科2008年3月-2011年12月间1357例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于腹膜与腹腔创面涂抹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3ml,术后6h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记录术后5天腹腔引流液总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随访期间34例患者(治疗组)获2次手术探查机会,观察腹腔粘连程度,并与同期未应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32例(对照组)2次手术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腹腔引流液t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5天腹腔引流液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腹腔粘连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有助于预防术后腹腔粘连。

  • 标签:
  • 简介:妇科手术部位位于盆腔,位置较深,肠道准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术中视野的暴露,肠道准备不足可直接增加手术的难度,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因此,肠道准备是妇科术前准备的重要部分。传统的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的方法已逐渐被取代,我院妇科自2010年2月起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清洁肠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术前肠道准备 妇科 术后肠功能恢复 应用 手术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进行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共3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150例,肠镜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150例,检查前用39~41℃肥皂水清洁灌肠。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进行对比,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肠道清洁率为80%,B组肠道清洁率为49%。腹通、腹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比B组低(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临床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一种常用方法。

  • 标签: 结肠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清洁灌肠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9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第组经恩替卡韦治疗,第三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恩替卡韦治疗,每组患者为25例。分别对治疗24周和48周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4周后第三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8周后第三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恩替卡韦 慢性乙肝
  • 简介:摘要乙二醇作为防冻剂等的主要成分,由于其特殊的甜味,易引起误服。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例急性乙二醇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乙二醇中毒病例的临床特征。尽早准确评估病情,早期血液透析治疗是救治急性乙二醇中毒的关键。

  • 标签: 乙二醇 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以乙二醇、丙酸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乙二醇丙酸酯。讨论了酸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乙二醇丙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了合成乙二醇丙酸酯的适宜的工艺条件酸摩尔比为2.5∶1,催化剂为氨基磺酸,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乙二醇丙酸酯的产率达到67.70%。气相色谱测得酯含量为96.73%。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产物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表征了适宜条件下合成的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产物为乙二醇丙酸酯。

  • 标签: 乙二醇 丙酸 乙二醇二丙酸酯 影响因素 表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15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B组口服硫酸镁,观察服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洁度、肠腔内气泡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肠道准备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肠道清洁率达100%,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在耐药性方面A组也有优势。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准备效果佳,安全性好,准备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