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感染的概况,以便加强控制。方法调查我院2008年度院内呼吸感染176例。结果≥60岁老年人发生下呼吸感染多,原发病以肿瘤、脑血管病、肺部疾病占多数,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G+球菌感染中MRSA达56.7%。结论医院下呼吸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多重耐药是已成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感染药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抗感染药Nosocomial Pneumonia in ClinicSurvey and Analys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呼吸重症病人院内感染(NI)的临床诊治展开探究。方法 实验对象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某院医治的80名老年呼吸重症病人。经由随机数字表法把这些实验对象均等归入参照组、干预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行针对性治疗,就临床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2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在APACHE Ⅱ 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卧床时间与住院天数上,与参照组相比,干预组皆为显著偏低表现(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指标上,与参照组相比,干预组呈显著偏高表现(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与参照组相比,干预组成显著偏低表现(P<0.05)。结论 对老年呼吸重症病人实施针对性的诊治,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并可使NI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 标签: 老年呼吸重症患者 院内感染 临床诊治
  • 简介:近年来,对院内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行政和媒体干预与日俱增,并且常规监测和医院间的比较已成为规范。在临床区域提供含酒精成分的消毒凝胶已被提升为改善手部卫生依从性的一种方法。目前已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必须与其他临床管理相结合。

  • 标签: 院内感染 抗生素耐药性 临床管理 手部卫生 控制感染 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老年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予以预防性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显著,且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院内感染 预防性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老年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予以预防性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显著,且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老年呼吸内科患者 院内感染控制效果 生活质量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院内感染预防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8例消化内科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将2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操作,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开展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开展护理操作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事故发生率远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管控护理风险,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机率,有益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消化内科 院内感染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避免发生院内感染。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基础护理合格38例,院内感染2例,合格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基础护理合格31例,院内感染9例,合格率为77.5%,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采用分组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院内感染

  • 标签: 院内感染,消化内科,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所有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从而得出我院神经内科感染临床特征;结果在198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院内感染,占比12.63%,院内感染的部位包括上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手术创伤部位等,感染的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与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成正性相关状态;结论神经外科院内感染主要以上下呼吸道、泌尿系统与手术切口感染为主,且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风险越高,侵入性操作也能够增加感染风险。

  • 标签: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临床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构成比,并与本院整体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5.9%)比同期医院整体的院内感染发生率(3.7%)高,神经内科患者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中,呼吸系统感染最多(69%)。结论神经内科是医院整体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要加大护理力度,规范护理操作,对易感部位进行预防,多管齐下对院内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 标签: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院内感染 分析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以412例在我院内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进行探究分析,旨在为院内感染的临床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本研究选取412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内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在此期间,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以及其他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其对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的临床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发生27例院内感染,其所占比例为6.6%;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最高的为呼吸系统感染,其所占比例高达40.7%;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影响,其直接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因素。结论影响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是多方面的,为降低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医院应严格加强相关管理制度并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医院就医环境的安全。

  • 标签: 内科 院内感染 护理因素 临床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心内科住院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验性的总结诱发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分析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后为对患者的恢复及预后产生较大影响,高龄、免疫功能较差、营养状况较差、介入性治疗方式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均是诱发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临床上应该加强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防治工作的重视,针对相关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采取护理措施,在发病后及时开展治疗工作,切实提升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患者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风险原因和预防。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90例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具体情况,涉及住院时段、季节、侵入性操作、基础病情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分析做出解析。结果: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基础病情、常发生侵入性操作、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3种及之上)、入院治疗持续时间较长、春秋季就医等属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与其他科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内科 院内感染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脏内科院内感染的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2021年1月-10月本院肾脏内科接诊病人4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院内感染,试验组发生率0.0%,和对照组20.0%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5.0%,和对照组70.0%相比更高(P<0.05)。结论:肾脏内科用针对性护理,院内感染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肾脏内科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情况,旨在找出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卫生主管部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科学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取4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将所要分析的因素进行分析,显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是感染部位与住院时间和抗生素的使用有关。结论只有加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力度,积极落实预防措施,医院感染发生才能减少。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防治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老年感染因素的临床观察。方法: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2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发生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发生肺部感染的95例呼吸内科患者中,胃肠道感染率4.00%,下呼吸感染率40.00%,上呼吸感染率16.00%,泌尿系统感染率8.00%,上呼吸感染发生率为32.00%,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与上呼吸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之间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存在显著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较长、呼吸系统功能降低、抗生素种类应用过多属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呼吸内科所收治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感染发生风险较高,而感染的发生可受到患者基础病症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诸多因素影响,在治疗中需要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控制,防控感染的发生进而提升治疗期间患者安全性。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感染因素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