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XAPS和XRD研究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73K的返火温度下,样品仍然保持非晶态结构,仅有少量晶态Ni3B生成;在673K退火温度下、Ni-Ce-B样品晶化生成晶态Ni3B和纳米晶Ni;在773K和更高的温度退火处理后,还有一部分Ni3B并未分解,少量的Ce掺杂使得样品晶化生成的Ni晶格有较大畸变。说明0.3%的Ce对提高Ni-Ce-B样品的稳定性有显著作用。

  • 标签: 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 结构 XAFS 催化活性 催化剂 镍铈硼合金
  • 简介:Ni2P/ZrO2-SBA-15catalystswithdifferentzirconiumn-propoxide/SBA-15massratiosweresynthesizedtoevaluatetheirdibenzothiophenehydrodesulfurizationcatalyticactivity.EffectofZrO2introductionwasinvestigated.SupportsandcatalystswerecharacterizedbyBET,XRD,29SiNMR,XPSandFTIR.TheresultsindicatedthatzirconiumwasincorporatedintoSBA-15intheformsof[(–O–)2Si(–O–Zr)2]and/or[(–O–)3Si–O–Zr],andthattheSBA-15frameworkstructurewasmaintainedafterincorporationofZrO2.Withzirconiumcontentincreasing,ZrO2wastransformedfromamorphousphasetotetragonalphase.ZirconiumincorporationintoSBA-15supportscouldfacilitatetoformmoredispersedNi2Pactivephase.TheremightbesomeinteractionoccurringbetweenthePandZrspecies.InadditiontoNi2P,anotherkindofactivephase,ZrP,wasformed,whichmightexhibitabetterHDSactivitythanNi2P.Itwasobservedthatatatemperatureof280°C,pressureof3.0MPa,WHSVof6.5h?1andH2tooilratioof450,theNi2P/Zr-SBA(1.5)catalyst,where1.5representszirconiumn-propoxide/SBA-15massratio,showedthehighestDBTconversion,whichwas86.6%,almost35%higherthanthatoftheNi2P/Zr-SBA(0)catalyst.

  • 标签: NICKEL PHOSPHIDE HYDRODESULFURIZATION ZRO 2 modifi
  • 简介:有优秀的反的涂层和免职过程穿并且对工业申请合适被开发,并且最佳洗澡作文和进程被在免职率和plating解决方案稳定性上学习洗澡作文,温度和pH价值的影响获得。而且,润滑添加剂和无电的扔的Ni-W-P涂层以及他们的synergistic效果的nano-Cu的tribological性质用测试机器和精力的戒指块磨损被研究散分光计。研究结果证明那Ni-W-P合金涂层和nano-Cu润滑添加剂有优秀synergistic效果,eg,Ni-W-P合金涂层的wear抵抗(与有nano-Cu添加剂的热处理和油)增加了乘的百比是的45钢有基本的油的金属底层,并且零穿被完成,它突破以前的分开的研究的瓶颈上述二个方面。

  • 标签: 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 化学镀镍 合金涂层 WP 镍钨合金镀层 机制
  • 简介:对于有机卤代物的电化学还原,银基纳米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采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法制备Ag-Ni纳米颗粒(NPs),并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以及能量散射谱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以及电化学阻抗谱在有机介质中研究Ag-Ni纳米颗粒对苄氯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i元素的加入可明显减小Ag-Ni纳米颗粒的尺寸,使苄氯的还原峰电位φp正移且增加Ag-Ni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然而,当Ni的含量大于一定值后,Ag-Ni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反而降低。同时,对Ag-Ni纳米颗粒的协同催化效应进行探讨。

  • 标签: Ag-Ni合金纳米颗粒 苄氯 协同催化效应 电化学还原
  • 简介:在H2,H2+N2及真空气氛下对Fe/2Ni合金进行了烧结,讨论了烧结气氛对合金碳含量以及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烧结气氛是通过H2+N2混合气氛中H2脱出合金中的碳,从而影响合金的最终组织来影响合金力学性能的,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烧结气氛的H2与N2体积比来控制合金中的碳含量,以得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并对合金脱碳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 烧结气氛 Fe/2Ni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相同O含量不同Ni含量的Cu—W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XRD、涡流导电仪等对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导电率、硬度、密度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同O含量情况下.随着Ni含量的增加,Cu—W合金上的孪晶有所减少,各相的集聚程度逐渐增加,这更加说明了Ni有利于改进CuW合金的组织性能;Ni的添加对Cu—W合金的性能影响较大,随着Ni含量的增加,Cu—W合金的电导率由40S/m迅速下降到5S/m,而硬度由35HB逐渐上升至68HB,同时烧结后的Cu—W合金的密度也由7.1g/cm3逐渐上升至8.0g/cm3。

  • 标签: Cu—W合金 添加元素 硬度 导电率 影响
  • 简介:总结了近10余年来制备纳米复合镀层以及纳米晶镀层的研究结果。纳米复合镀层具有硬度高、耐磨损和耐腐蚀的特性,一些纳米复合镀层还具有自润滑性、光催化活性、良好的电接触性,耐高温等性能。纳米晶镀层具有结晶细致、光亮、纯度高和孔隙率低的特点。纳米复合镀层的基体材料主要是金属镍,还有铜和锌等。纳米粒子材料包括SiC、SiO2、CeO2、金刚石、碳纳米管、Al2O3、Si3N4、TiO2、PTFE、MoS2、WS2、石墨、ZrO2、La2O3、Cr纳米粒子、Ag纳米粒子、Si纳米粒子等。目前,纳米镀层的制备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纳米复合镀层 纳米晶镀层 脉冲电沉积 复合电沉积 化学复合镀
  • 简介:研究了一次性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从镀层形貌、孔隙率、耐腐蚀性、结合强度等多方面分析了镀层的质量。采用此工艺成功解决了汽车用水泵柱塞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问题。

  • 标签: 化学镀 NI-P合金 柱塞
  • 简介:摘要测量金属家具金属件电镀层厚度、铝合金氧化膜厚度一直是金属家具产品镀层理化性能检验中一个生疏环节,为使检验工作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检测工作实践,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金属家具 金属件电镀层 铝合金氧化膜 厚度检测方法 探讨
  • 简介: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Co掺杂对Ni-Mn-Sn形状记忆合金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Co使Ni-Mn-Sn合金中两相饱和磁化强度差增大的原因在于其奥氏体的Mn-Mn磁交换作用由反铁磁性转变为铁磁性。奥氏体的顺磁态与铁磁态的能量差对Ni-Co-Mn-Sn的磁转变有重要影响。此外,Co掺杂对磁性的影响与Mn3d态的改变有关。

  • 标签: 磁性形状记忆合金 Ni—Mn—Sn 第一性原理计算 磁性质
  • 简介:Ni-Mn-Ga合金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类新型智能材料。这类材料在磁场作用下能够产生大的输出应变且具有高的响应频率,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驱动与传感材料。过去二十年里,研究者们对Ni-Mn-Ga合金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作为一类新型磁控功能材料,人们对Ni-Mn-Ga合金的组织结构、界面特征、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等方面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随着空间分辨的EBSD取向分析技术的发展,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对合金组织的晶体学取向与其形貌特征进行有效关联已成为可能。本文概述了本课题组基于EBSD取向分析技术的Ni-Mn-Ga合金晶体学表征的近期研究进展。

  • 标签: NI-MN-GA合金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马氏体转变 微观组织表征 晶体学
  • 简介:采用3种不同的工艺(直接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80%冷轧,然后在450℃下进行时效处理;600℃/8h高温预时效+80%冷轧+780℃/2min+450℃/16h终时效)对固溶处理后的Cu-2.0Ni-0.34Si-Mg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研究形变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的组织与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3种工艺对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由于其中的短时高温预处理可以获得溶质原子充分固溶的过饱和固溶体,因此终时效后的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显微硬度为180HV,相对电导率为49.8%IACS,伸长率为13%。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μm,主要析出强化相为δ-Ni2Si。

  • 标签: Cu-2.0Ni-0.34Si-Mg合金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电导率
  • 简介:介绍一种金属/合金的生产方法,用于恒电流和恒电位条件下由混合硫化物(Cu2S,NiS)生产Cu-Ni合金,称为直接电化学还原(DER)。研究槽电压和槽电流等工艺参数对还原得到的化合物组成的影响,以生产工业所需的CuNi10,CuNi20和CuNi30等合金。在1200°C下采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Cu2S和NiS在CaCl2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根据CV研究结果,Cu2S的阴极还原是一步完成的,即Cu2S?Cu;NiS的阴极还原则分两步进行,即NiS?Ni3S2?Ni。恒电流研究表明,在10A电流下电解15min,可制备出最高硫含量为320×10-6的高纯CuNi10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和光学发射光谱(OES)测试结果表明,在2.5V电压下直接电化学还原15min,可制备出杂质含量低(即硫含量小于60×10-6)的所选成分的Cu-Ni合金

  • 标签: 熔盐电解 电还原 铜提取 硫化铜 硫化镍 CU-NI合金
  • 简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法将元素钛粉和镍粉制备成Ti-51%Ni形状记忆合金(SMAs)。研究目的是采用自由锻二次加工以提高SPS合金的性能。对自由锻前后合金的显微组织、相变温度和超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由锻可以显著提高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形状记忆性能,自由锻后合金的韧性从6.8%提高到了9.2%,超弹性的应变范围从5%增加到7.5%,应变恢复速率从72%提高到92%。Ti-51%Ni合金显微组织中含有立方奥氏体相(B2)基体、单斜马氏体相(B19′)、第二相(Ti3Ni4,Ti2Ni和TiNi3)和氧化物相(Ti4Ni2O,Ti3O5)。自由锻后再经500°C时效处理的最终样品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这是由于Ti3Ni4相(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的析出而导致基体中Ni含量的减少。总之,自由锻可以提高Ti-51%Ni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和力学性能。

  • 标签: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放电等离子烧结 自由锻
  • 简介:本文采用XAFS、XRD、DTA三种方法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Ni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XRD和XAFS结果表明,NiB超细非晶态合金的退火晶化过程分两步进行,在325℃的退火温度下,NiB超细非晶态合金晶化生成纳米晶Ni和NiB亚稳物相;在380℃或更高的退火温度下,绝大部分Ni3B进一步晶化分解生成金属Ni物相,其产物中Ni的局域环境结构与金属Ni箔的基本一致。我们发现纳米晶Ni比超细Ni-B非晶态合金或晶态金属Ni粉末有更好的苯加氢催化活性。

  • 标签: 退火晶化 催化性能 XAFS XRD DTA 超细Ni-B非晶态合金
  • 简介:通过气雾化方法制备Al86Ni7Y4.5Co1La1.5(摩尔分数,%)合金粉末。首先,将粉末进行不同时间的球磨,然后在不同的烧结温度及保压时间等条件下对粉末分别进行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对粉末和块体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特定球磨参数下球磨100h以上可以产生非晶,而且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可以得到非晶/纳米晶块体材料,然而这种材料的相对密度较低。通过热压烧结可制备抗压强度为650MPa的Al86Ni7Y4.5Co1La1.5纳米块体材料。

  • 标签: 机械合金化 铝合金 纳米晶 非晶 放电等离子烧结 热挤压
  • 简介:针对P9等高合金钢成分及凝固特性,钢锭容易产生缩孔、疏松、内部裂纹等缺陷,对钢种特点、模铸工艺和钢锭模等工艺要点进行研究,提出了改进P9系列高合金钢的工艺措施。通过对钢水温度和浇注速度的控制,可以有效解决缩孔过大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 标签: P9 高合金钢 模铸 质量控制
  • 简介:研究设计了三种不同成分Cr25Ni30耐热合金,并对其组织特征及常温和高温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w(Al)为5%的合金室温拉伸强度最高,金属组织中出现较多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显著降低其塑性;w(Al)为3%的合金塑性最好,但强度较低;w(Nb)为2%的合金抗氧化性最好,高温强度最高,综合性能最好。

  • 标签: 耐热合金 热强性 抗氧化性
  • 简介:采用化学镀技术在膨胀石墨表面包覆Ag及Ni-Co-Fe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振动磁强计等方法对镀层形貌、组分、结构及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膨胀石墨表面镀层较平整光滑,厚度均匀,包覆银后的膨胀石墨没有磁性能,而包覆镍铁钴、镍铁钴/银、银/镍铁钴后的膨胀石墨磁性能明显增强,饱和磁化强度σs-Ni-Fe-Co=10.2emu/g、σs-Ni-Fe-Co/Ag=6.3emu/g、σs-Ag/Ni-Fe-Co=2.4emu/g。

  • 标签: 膨胀石墨 化学镀 AG Ni-Co-Fe合金 表征 磁滞回线
  • 简介:合金镀层由于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Zn-Mg合金镀层,其耐腐蚀性能能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不同镁含量的Zn-Mg合金镀层,研究Zn-Mg合金镀层中镁含量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3%NaCl溶液中进行浸泡试验、动电位测试和电偶腐蚀试验,研究不同Mg含量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n-Mg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与Mg含量显著相关,镀层的腐蚀电位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腐蚀电流密度却升高,直至15%Mg含量;在Zn-Mg合金镀层中存在钝化区。

  • 标签: 耐腐蚀性能 物理气相沉积 镀层 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