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语言具有原生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其维系着公共生活的有序运作,同时又对于个体具有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的意义。近代以来,政治权力介入语言领域,语言权利是民族国家共同语的政治构建与反构建过程的副产品。国家对官方语言的选择和对少数民族语言地位的安排是语言权利研究的重点。由此,在不同的时期也引发了关于个体语言权利与集体语言权利、自由主义与认同政治、语言公正与语言生态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争议。

  • 标签: 语言 语言多样性 语言权利 语言公正 语言生态
  • 简介:司法程序现代是在传统司法程序基础上不断扬弃而形成与新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更为合理科学的现代司法程序的过程。司法程序现代的标准不但是司法程序现代化成果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指向现代司法程序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司法程序现代的标准包括形式、价值和实践三个方面,形式标准可以区分为周延性和体系性两个方面,价值标准则包括公正、和谐和效率三个方面。

  • 标签: 司法程序 现代化 标准
  • 简介:我不是宣读论文,只是就法官职业和树立现代司法观念问题谈一谈看法.由于职业的关系,我的视野总是局限于当前司法实践,至于理论上的探讨几乎没有做什么,今天我讲三个问题:……

  • 标签: 法官职业化 现代司法观念 中国 人民法院 司法体制
  • 简介:笔者在分析轻刑与刑法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新刑法总则、分则的具体修改,对新刑法重刑看法提出质疑,并大胆提出了新刑法存在轻刑倾向的观点。

  • 标签: 刑法 刑罚 轻刑化 重刑化
  • 简介:在过程哲学的理论框架下,过程是根本的,过程性是世界的本真状态,离开生成过程,就不存在真实而具体的实在。在这种解释世界的方式关照下,可以发现,以人为本不只是"构建"或"实现"某一目标(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出发点或逻辑起点,也不只是一种终极关怀或价值归宿,更首先是一种过程,是具有本体意义的实在过程。正是在过程的意义上,以人为本才可能切实成为每一当下的现实存在;也正是在过程的意义上,司法的正当过程与以人为本之间才可能发生深刻的内在关联,并在这种关联中内蕴深刻的人本指向。因此,只要司法过程被充实了满足正当性的要件,其过程本身就应内在地含蕴和生成着对人的尊严的最基本尊重,以人为本自在其中,乃至无需附着其他。

  • 标签: 过程哲学 以人为本 司法的正当过程
  • 简介:英美量刑听审程序呈现出量刑程序的独立型、量刑信息的开放性、量刑裁决的听证式等特征,而欧陆量刑听审程序则与之相反。在我国,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听审程序关系着辩护方的权益保障、审判公开化改革、量刑建议试点之成效,亟需重视。在本土路径方面,不宜选取英美国家的和欧陆学理中的独立型量刑程序,而应以中国试点的独立型量刑程序为皈依,这在改革背景、制度方案及实践效果方面均有相当的可行性支撑。

  • 标签: 量刑听审程序 模式特征 背景机理 本土路径
  • 简介:<正>改革开放的浪嘲呼唤着我国刑法的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而刑法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又要求刑法的加速改革与完善,与此相适应的是推动我们刑法学界进一步解放思想,为繁荣我国刑法学而开拓创新大步向前。在这样的形势下,刑法国际这个似乎陌生的课题被提出来了。

  • 标签: 刑法学 刑法国际化 国际犯罪 我国刑法 罪状 改革开放
  • 简介:现代意义上的刑事政策刑法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刑事政策内容或者精神的刑法,即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或者精神体现在刑法中,刑法整体或者部分体现或反映了某项刑事政策的内容或者精神;二是某项具体的刑事政策被条文化、规范,成为刑法内容的一部分。刑事政策刑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与犯罪和刑罚设置以及定罪量刑相关的刑事政策才能刑法;只有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刑事政策才能刑法;只有长期、稳定的刑事政策才能刑法。在刑事政策刑法的形式上,基本刑事政策应当法典,具体刑事政策应当司法

  • 标签: 刑事政策刑法化 刑事政策司法化 基本刑事政策 具体刑事政策
  • 简介: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而后,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最后,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的确立,宪法将在权利社会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扩展,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从而极具权利生态的特征.

  • 标签: 宪法 团体主义 法理基础 个人主义 价值取向 生态主义
  • 简介:任何一种关于法律与全球问题的研究都潜在地隐含着我们如何理解全球,在这种研究过程中,从法理学的视角而言,从民族国家范式到全球范式的转换日渐显现。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全球范式对法理学问题的全球性,法理学核心命题的理论表达及法理学问题意识都与传统的民族国家范式形成了鲜明对照。

  • 标签: 范式 全球化范式 民族国家范式 全球化
  • 简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法”程度不足,“依法”审判并不尽如人意。由于社会革命和政权建设破坏了传统的地方自治共同体,经济体制改革又瓦解了“单位制”,使得依赖于共同体和社会性制裁的民间调解难以恢复历史辉煌。经过几十年法制的浸染,司法权威获得了社会的基本确认。“调解”与“司法”两个元素发生耦合,是法院调解在持续萎靡之后又在新世纪“复兴”的根本原因。但由于司法政策与程序制度之间出现断裂,法院强调调解出现了自我消解的危险趋势。只有继续加强审判制度建设,理清审判与调解的相互关系,并确定二者各自应有的相位,方是利用调解化解纠纷、满足转型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向法治迈进的基本路径。

  • 标签: 社会转型 依法审判 法院调解 人民调解 调审分离
  • 简介:狭义刑事和解(Victiom—OffenderMedition),又称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被害人与加害人会议、当事人调停或者恢复正义会商,是指犯罪发生之后,仅由调停人使受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对刑事责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而言,受害人一方不追究加害人一方的刑事责任,而加害人一方则可能为此对受害人一方进行物质性赔偿等。而本文刑事和解是指以和谐社会理念与轻缓刑事政策为指导,在刑事诉讼、执行活动中旨在贯彻刑罚权运作适当的社会参与及行刑社会刑法哲学思想,在侦查、起诉、审判乃至执行等阶段由专门司法机关(刑罚权主体)所控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及其他参加人共同参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裁量权范围内)以轻微犯罪刑事责任承担及社会危害性恢复与预防问题为核心内容之和解协议达成为具体要求,且刑事和解协议及其执行情况会导致刑罚权具体运作后续的改变的特殊刑法制度;刑事和解作为刑罚权(公权)与私权之间所达成合法妥协的制度安排,其性质应是刑罚裁量权之实体性与程序性相结合的特殊刑法制度。

  • 标签: 刑事和解 制度化 维度 法理 专门司法机关 和解协议
  • 简介:詹姆逊的"民族的寓言"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形式,以此连接民族—国家的生活实践和资本主义全球的趋势。"民族的寓言"在第一和第三世界境遇不同,个人文化产品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第一世界与公共分离,而第三世界无论如何都难以与公共分离。与此同时,把詹姆逊的"文化革命"概念和"属下性"相联系,可见出后殖民"文化身份"概念的局限。

  • 标签: 詹姆逊 民族的寓言 “文化革命” 全球化
  • 简介:不法是客观的,罪责是主观的,这是大陆法系犯罪论阶层体系构建的通行标准。但随着以罗克辛和雅各布斯为代表的机能主义犯罪论产生及推演.罪责结构的部分要素开始功能、客观.被赋予了刑罚目的、刑事政策等规范评价内容。罪责结构客观要素的实质.在于从行为人是否是在具有选择自由的情况下作出不当的行为决意,转移到行为人有没有按照刑法目的或者刑事政策的需要发挥其应该发挥的意志自由能力。这也正是危险驾驶罪、缺陷产品罪等新型风险犯罪的罪责特征。

  • 标签: 罪责结构 客观化要素 危险驾驶罪
  • 简介:随着分享型经济的兴起,城市民宿行业发展迅速,城市民宿行业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分散、个体经营为主的特点。当前城市民宿行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法律规范指引,与物权法、合同法中的法律规定存在法律适用冲突,与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也存在法律矛盾,同时法律监管主体的缺失也引发城市民宿行业管理乱象。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外现有的民宿管理规范,归纳总结促进城市民宿行业发展的立法建议。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城市民宿行业的准入机制,认证管理办法,明确监管主体等内容,破解当前城市民宿行业非法主体法律困境,促进城市民宿行业合法发展。

  • 标签: 民宿 立法 认证机制 评价主体 监管主体
  • 简介:我国海洋行政程序法的定位是:海洋行政程序法是海洋行政法的程序法,是行政程序法的特别法,也是海洋程序法的子法。法典路径理应成为我国海洋行政程序立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回应海洋行政程序法体系之现存问题,有利于强化执法主体的程序义务保障相对人的程序权利,有利于克服行政程序法侧重普遍规则而缺乏特殊规则的局限,有利于各海洋执法主体遵循同一程序进而提升执法能力。统合后的海洋行政程序法是宪政环境下以海洋行政法律体系为依托,属于其内在体系且在适用效力上仅次于宪法,并与其他海洋程序法平行适用的分支法律。以此定位为主线,从海洋执法程序理论与立法技术的高度对该法典的实质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设置。

  • 标签: 海洋执法 行政程序 必要性 法典化
  • 简介:执政方式的转变与进步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必然要求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只有坚持依法领导,依法执政,才能不断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实现有效执政。推行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必须以法的形式确定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权力以及领导体制,健全科学的党的运行机制。

  • 标签: 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政治文明 党的领导 领导体制
  • 简介: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理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作为责任的必要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多样,不严格适用过错原则。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呈现出私法的趋势。在引入损失分担原则后,严格责任被适度软化,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实现重构,私法倾向大致体现三个方面,国际法委员会的立法态度,国际造法性条约实践及其解纷方式,责任制度的模式选择。私法趋势应强化国家补充责任理论的运用,坚持损失分担和风险预防原则,适度软化严格责任,赋予解纷机制以污染者付费的内涵,还需正视传统国家责任理论的运用,加强国际环境法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有机互动。

  • 标签: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国家责任理论 严格责任 损失分担机制 私法化趋势
  • 简介:文章从分析法律移植与中国法的国际进程,法律移植与国家主权、国家意识形态、中国法的本土资源以及立法成本等关系入手,指出法律移植是世界法律发展的一个基本历史过程,是法律发展的规律之一.文章最后对法律移植与21世纪中国法的发展作了展望.

  • 标签: 法律移植 中国法 法律发展 立法成本 世界法 国家主权
  • 简介:全球进程使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国家处置本国自然资源的权力、国家的经济立法权以及国家在经济领域内的管辖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削弱;正确认识全球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不仅会使发达国家得到好处,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

  • 标签: 全球化 经济主权 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