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大脑壁细胞破坏、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炎症作用以及内皮细胞激活有关。ICAN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失语、震颤、书写困难、嗜睡、癫痫,严重者可出现窒息、昏迷或脑水肿,甚至危及生命。影响ICANS的因素包括年龄、CAR-T的扩增峰值、产品种类和疾病类型等。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推荐对轻度ICANS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严重者可以采用激素冲击治疗。

  • 标签: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 神经毒性综合征
  • 简介:摘要Mu阿片受体(Mu opioid receptor, MOR)是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在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有研究认为MOR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影响。MOR影响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繁杂,不同研究之间也存在争议。文章综述MOR及其亚型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不同的药物浓度差异对肿瘤细胞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MOR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肿瘤微血管结构、内皮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中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肿瘤细胞 Mu阿片受体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在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备受重视。CAR-T免疫疗法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CAR-T的制备、在体内的扩增和杀伤,以及疾病类型、疾病状态、治疗前预处理方案等。输注CAR-T前接受淋巴细胞清除等预处理方案,可以提高CAR-T免疫疗法的疗效。目前其常用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喷司他丁、苯达莫司汀、阿糖胞苷等化疗和全身放射疗法(TBI)等。但是,CAR-T预处理方案的最佳选择、最适宜剂量等,尚无明确结论。笔者对近年来CAR-T免疫疗法预处理方案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寻求最佳预处理方案,提高CAR-T疗效。

  • 标签: 血液肿瘤 移植预处理 T淋巴细胞 放射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酸受体(FR)阳性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肺部亚厘米结节(结节最大径≤10mm)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胸部CT检查显示有最大径≤10 mm的肺小结节患者37例,包括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肺腺癌22例、肺良性病变15例。患者术前均留取静脉血,应用新型配体靶向聚合酶链反应(LT-PCR)检测FR+ CTC水平(以自定义的FU/3 ml为单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指定的CTC值8.70 FU/3 ml为临界值,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肺结节为恶性的危险因素;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以FR+ CTC水平诊断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诊断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对肺部亚厘米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早期肺腺癌患者FR+ CTC表达水平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3.0)FU/3 ml比(7.0±3.7)FU/3 ml,t=-3.327,P=0.001];FR+ CTC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均无相关性(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R+ CTC水平高为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OR=37.333,95% CI 3.994~349.010,P=0.002)。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FR+ CTC诊断肺亚厘米结节性质具有一定的准确性(κ=0.627,P<0.01)。ROC分析显示,FR+ CTC作为诊断肺结节恶性的指标时,其诊断价值优于CEA、NSE、CYFRA21-1三者联合;FR+ CT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95%CI 0.639~0.968),诊断灵敏度为72.7%(95%CI 49.6%~88.4%),特异度为93.3%(95%CI 66.0%~99.7%);将FR+ CTC、CEA、NSE、CYFRA21-1四者联合诊断肺癌时,AUC为0.776(95%CI 0.614~0.938),诊断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73.3%。结论FR+ CTC检测对肺部亚厘米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叶酸盐受体 肿瘤细胞,循环 肺结节 肺肿瘤 亚厘米结节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原发恶性骨肿瘤,易复发或转移,且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是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激活促进多种肿瘤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换(EMT)、转移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目前关于c-Met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较少,其在骨肉瘤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对c-Met表达及其靶向抑制剂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作综合性阐述,以期为其在骨肉瘤中的进一步研究阐明方向。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骨肉瘤 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EB病毒(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与慢性EBV感染相关的一类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主要为活化B细胞亚型,具有侵袭性,对联合化疗的反应较EBV阴性患者差,预后不良。随着对EBV阳性DLBCL发病机制、生物学特征的研究不断深入,新型治疗策略不断出现,如抗病毒治疗、单克隆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以及包括细胞免疫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内的免疫疗法,这些新的治疗策略能够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疱疹病毒4型,人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抗体,单克隆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右侧海绵窦区B细胞性淋巴瘤1例。患者女,53岁,因右眼肿胀伴眼睑下垂1个月余入院。CT表现为右侧海绵窦一类圆形稍高密度软组织影,病灶邻近的蝶窦上侧窦壁骨质破坏;MRI表现为右侧海绵窦区包绕颈内动脉的不规则软组织信号影,T1WI及T2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最终病理诊断为海绵窦区B细胞性淋巴瘤。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海绵窦 中枢系统淋巴瘤 病理
  • 简介:摘要老年(>60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年轻患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老年DLBCL患者异质性较大,在治疗前对老年DLBCL患者进行分层,有助于实现精准化治疗,从而改善预后。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强的松)仍是一般状况较好的老年DLBCL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一般状况较差或超高龄的患者则应考虑低剂量的化疗或其他姑息性治疗方案。复发/难治的老年DLBCL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耐受性好的新药或新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老年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及2018年4月收治的2例PT-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42例患者资料,对PT-DLBCL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例1患者71岁,主诉为双侧阴囊肿大伴疼痛不适2个月。例2患者85岁,主诉为左侧阴囊肿块3个月。2例患者均行睾丸切除术,术后诊断均为PT-DLBCL、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B)型、Ann Arbor分期ⅠE期。例1患者术后因经济困难仅行2个周期CHO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例2患者术后因高龄拒绝化疗和右侧睾丸放疗。2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71、12个月,均无瘤生存。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42例共44例PT-DLB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4岁(45~87岁),最常见表现为单侧增大的睾丸肿块(左侧17例,右侧24例);Ann Arbor分期Ⅰ期21例,Ⅱ期6例,Ⅲ期6例,Ⅳ期11例;non-GCB型31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分12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3例。所有患者均行睾丸切除术,联合CHOP或R-CHOP方案化疗40例,预防性对侧睾丸放疗12例,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22例。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135个月),生存30例,死亡14例,中位总生存时间13个月(3~96个月)。结论PT-DLBCL临床罕见,早期肿瘤及non-GCB型多见,确诊主要依靠病理。PT-DLBCL易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应尽早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联合R-CHOP方案化疗,早期可治愈,进展期患者预后差,预防性对侧睾丸放疗和鞘内注射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 标签: 睾丸肿瘤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的变化,为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8年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HGB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其免疫表型。结果HGBL的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细胞较大,核仁明显,可见"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B细胞标志阳性,bcl-2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高,c-myc高表达。结论HGBL侵袭性强,以多器官受累为主,分期晚,疗效差。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基因检测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其最常见类型,尽管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获得了明显疗效,但仍有30%~40%的患者会发展为复发难治DLBCL。这类患者治疗方案有限且预后差,近年来有关复发难治DLBCL的治疗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文章就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复发 难治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WNT2B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在hMSCs中过表达WNT2B基因(实验组),以空慢病毒载体作为对照(对照组),并将hMSCs进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7 d,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脂肪细胞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脂蛋白脂酶(LPL)和降脂素(Adipsin)的表达,在光镜下计数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的数目,并对油红O染色强度进行定量检测。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Mann-Whitney检验。结果在hMSCs成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WNT2B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分化早期即发生改变,实验组hMSCs的PPARγ2(3.85±0.01比0.70±0.10,t=54.289,P<0.01)、LPL(17.78±1.78比1.29±1.30,t=12.958,P<0.01)、Adipsin基因表达强度(0.88±0.11比0.38±0.05,t=7.167,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hMSCs单位面积形成脂肪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0.50±2.07)个比(10.33±1.63)个,t=50.230,P<0.01],油红染色定量分析显示实验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0.77±0.02比0.49±0.02,t=10.39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表达WNT2B可以抑制体外hMSCs向脂肪细胞的分化。

  • 标签: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分化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B细胞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均有明显影响,且治疗RA、SLE等自身免疫病有效。MSCs可能是通过细胞外囊泡(EVs)的介导来影响B细胞,MSC-EVs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新策略。本文对MSCs及MSC-EVs对自身免疫病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B淋巴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关节炎,类风湿 红斑狼疮,系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否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基因表达影响高磷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方法采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AR是否与IL-1β启动子的雄激素受体元件(androgen receptor element,ARE)序列结合,通过荧光素酶分析实验检测AR是否调控IL-1β基因表达。基因沉默THP-1细胞的AR,用携带载体或shRNA的慢病毒转染THP-1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带荧光标记的阳性转染细胞THP-1ARsc(对照组)和THP-1ARsi(沉默单核细胞AR),Western印迹法检测THP-1ARsc、THP-1ARsi细胞的AR表达水平,通过佛波酯(50 ng/ml)诱导获得巨噬细胞MФARsc(对照组)或MФARsi(沉默巨噬细胞A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ФARsc或MФARsi条件培养基的IL-1β表达水平。用MФARsc或MФARsi的条件培养基加入磷酸盐(磷酸二氢钠,终浓度2.5 mmol/L)后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进行培养,茜素红S染色分析HASMC的钙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细胞标志物RUNX2和HASMC标志物SM22α的表达水平;中和实验分析IL-1β介导巨噬细胞AR对HASMC钙化的影响。结果AR与IL-1β启动子的ARE序列结合并调控IL-1β基因表达。与MФARsc细胞比较,MФARsi细胞条件培养基的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MФARsc条件培养基比较,MФARsi条件培养基HASMC钙沉积显著减少,RUNX2蛋白表达下降而SM22α蛋白表达增多(均P<0.05);MФARsi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较MФARsc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HASMC钙化显著抑制,MФARsc条件培养基+IL-1β抗体组较MФARsc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HASMC钙化显著抑制,而MФARsi条件培养基+IgG抗体组和MФARsi条件培养基+IL-1β抗体组均较MФARsc条件培养基+IL-1β抗体组HASMC钙化抑制程度更大(均P<0.05)。结论巨噬细胞AR通过与IL-1β启动子内的ARE序列结合调控IL-1β的表达,IL-1β介导巨噬细胞AR对高磷诱发HASMC钙化的影响。

  • 标签: 受体,雄激素 巨噬细胞 肌细胞,平滑肌 白细胞介素1β 炎症
  • 简介:摘要供者自然杀伤(NK)细胞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最早重建的一类淋巴细胞亚群。移植后早期,供者NK细胞可以通过其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与靶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分子特异性偶联,识别并杀伤被感染的细胞和血液肿瘤细胞,发挥抗感染和抗血液肿瘤等作用。根据供者KIR与受者HLA配型组合的不同模式,可预测NK细胞的同种异体反应性和移植结果。笔者拟就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的KIR/HLA配型模式及其对移植结果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优化供者筛选、改善移植结果和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杀伤细胞,天然 受体,KIR HLA抗原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特点,以及Treg水平与最佳疗效及治疗反应的联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至2021年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CD19/CD22 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2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依据Lugano修订版的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将入组患者按照最佳疗效分为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8例,部分缓解(PR)组7例及无效组(NR)8例。收集武汉同济医院同期16例未进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期间不同时间段,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比例(Treg/CD4+T)、占淋巴细胞比例(Treg/Lym)、占白细胞比例(Treg/WBC)及Treg绝对数(Treg#),分析Treg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回输前后不同时间段内Treg占比及绝对数在不同最佳疗效患者组别中的差异。根据CAR-T细胞回输后1~15 d内Treg占比和绝对数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11例及高水平组12例,比较各组间CAR-T拷贝数峰值、铁蛋白峰值、白细胞介素6(IL-6)峰值的统计学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Cox-Stuart趋势存在性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接受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23例患者,清淋预处理后CAR-T细胞输注前Treg/CD4+T及Treg/Lym均值分别为(20.42±7.96)%及(13.61±7.13)%,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CD4+T均值[(7.33±3.61)%,t=5.893,P<0.001]及Treg/Lym均值[(1.91±0.90)%,t=6.53,P<0.001]。同期Treg#均值(1.81±1.52)/μl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值[(13.66±9.89)/μl,t=4.261,P<0.001]。回输CAR-T细胞后,Treg/CD4+T与Treg/Lym均有降低趋势(P<0.001),Treg/WBC有升高趋势(P=0.01)。最佳疗效为CR组的患者回输前Treg/CD4+T(12.87±1.93)%、Treg/Lym(6.35±2.84)%、Treg/WBC(0.05±0.05)%均值均明显低于PR组[(29.68±5.49)%(P<0.01),(21.85±2.10)%(P<0.01),0.50±0.69(P<0.05)]。回输CAR-T细胞后1~15 d内Treg/CD4+T均值较低的患者,CAR-T拷贝数峰值更高(P<0.05)。结论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Treg/CD4+T与Treg/Lym先增高后降低。预处理后CAR-T输注前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较低的患者疗效更好,CAR-T 输注后早期Treg/CD4+T 水平相对低的患者CAR-T 细胞的扩增更好,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Treg比例进行动态监测,对免疫治疗最佳疗效以及治疗反应的预测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受体,抗原,T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治疗 调节性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