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赫哲族是拥有七千年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间歌曲具有浓厚的原生态气息和文化特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当中,赫哲族民间歌曲经历时代变迁,与历史紧密相连,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

  • 标签: 赫哲族 民间歌曲 变迁
  • 简介: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保靖县和张家界是土家族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两个地区,土家族的各种民间音乐都一直被当地的土家族人民传唱.2003年8月22日-26日,笔者利用暑假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张家界旅游区旅游.在旅游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当地的文化旅游,尤其是音乐文化旅游独具特色,并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通过观察以及和导游及其他游客的交流,笔者发现当地民歌的传承与传播方式、途径已经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民歌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功用,在当地社会的作用和意义都已经和民歌的传统定义有了很大的不同.2004年2月23日-28日,笔者又赶在春节期间,下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保靖县采风.当地土家族人民自发组织的各种迎春活动,诸如调年歌舞、打镏子、唱汉戏等等,且基本上仍然保持着传统民间音乐的功用和传播方式,与在旅游业发达的张家界地区的情况截然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对以上两个地区土家族民间音乐现状的比较,探究导致产生差异的原因--所处的生态环境对民间音乐的留存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土家族民间音乐 原生态 文化旅游
  • 简介:中国鼓词是文学、音乐和表演三种艺术结合,而以文学为主的说唱艺术。鼓词历史十分悠久,既是我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活态”文化遗存,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较为广泛的关注。为了知往鉴今,以启未来,本文重点基于CNKI中1956—2016年间鼓词研究文献,运用科学计量学理论,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相关科学知识图谱,并分析其全景式图谱特征及文献的内在规律,探讨相关研究热点、存在的普遍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 标签: 说唱艺术 鼓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学计量学
  • 简介: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及表演中,吸收的民间音乐类型广泛,主要包括有民歌、诗词、和戏曲等。而这些音乐元素,也被充分地融入到民族声乐作品的曲调创作,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中。

  • 标签: 诗歌 民歌 戏曲 民族声乐 民间音乐
  • 简介:有目共睹: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事业目前正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时期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如何历史地看待已有成绩及其不足,如何将研究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如何开拓新的课题,如何更新研究方法,如何更有效地吸收和借鉴国外音乐学的新成果,以及如何使研究工作更好地为现实音乐生活服务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者的今后道路,而且直接影响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前途,因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本刊自创刊号起开辟这一“笔谈”专栏,目的是为这些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交流的园地,期望各家各派的意见,能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从而求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民族民间音乐 研究事业 音乐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工作 吸收和借鉴
  • 简介:由于"删诗"与"禁戏"传统的双重过滤,黄梅戏相对原生态的外在状貌和内在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异.本文旨在通过对黄梅戏早期老艺人口述本与改编本、的比较,对黄梅戏相对原生态进行知识考古式研究,揭示黄梅戏相对原生态的民间狂欢仪式本质.与黄梅戏后期成熟的戏曲剧目相比,即便是改编的早期乡村小戏也仍然具有民间狂欢仪式的相对原生态特征,其核心是民间狂欢化的"笑"和"闹".

  • 标签: 黄梅戏 民间狂欢仪式 相对原生态
  • 简介:在世界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县文博馆内,现存一组纱阁戏人,简称纱阁,是本城店铺六合斋老板许立廷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制作的。原为三十六阁,现存二十八阁,每阁一剧,均为清末梆子声腔流行剧目的精美再现、梨园舞台演出实况的漂亮缩影。场上人物动感鲜活,化妆、服饰异彩纷呈,就连舞台装置和道具也都很逼真。凝聚着情节瞬间的戏曲造型,看似无声胜有声,令人沉迷其间,流连忘返。强烈的艺术魅力,折射出作者的聪明和才智。这是一组珍贵的民间工艺的历史遗存,古代造型艺术的新增品种,也是当地戏曲民俗的形象展示,为我们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山西中部地方戏曲的独特风貌、繁荣情景,以及梆子声腔二十八种剧目某一场面的表演形式,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参照。

  • 标签: 纱阁戏人 民间工艺 山西 平遥县 表演形式 声腔
  • 简介:<正>吉尔吉斯斯坦民间音乐和舞蹈据信吉尔吉斯人曾生活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的上游地区。公元八世纪雕刻的刻有突厥文的石像一直保存到今天。在公元十五世纪被蒙古统治者征服之后,吉尔吉斯人迁移到了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地区。随后经过公元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他们迁徙到目前所生活的天山山脉西侧、靠近费尔于纳地区的地带。在经历了浩罕可汗和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后,吉尔吉斯人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吉尔吉斯语归属于土尔其语系。

  • 标签: 民间音乐 少数民族 东北亚地区 自治共和国 民间舞蹈 吉尔吉斯人
  • 简介:传统音乐作品中的“立调”问题是民族音乐形态学和旋律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五度相生的调式体系出发,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的“立调”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有三:首先以现有理论为依托,指出建立调式的首要问题是在旋律中如何使功能音成为调式骨架;其次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建立调式的基本手段进行梳理,认为既有直接强调功能音为标志的核心手段,又有以间接烘托功能音为标志的辅助手段;最后,归纳出浙江民间器乐曲中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立调手法,并总结出一些与五声性旋律相关的创作经验。

  • 标签: 五度相生调式体系 功能音 色彩音 立调的基本手段 立调手法
  • 简介: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说,“在一个由各种神秘力量控制的国土里,创造出来的第一种形象必然是这样一种动态的舞蹈形象,对于人类本质所作的首次对象化也必然是舞蹈形象。因此,舞蹈可以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人类发展的童年(原始社会)阶段,宗教信仰长久兴盛,祭祀、祈祷等大型宗教活动往往伴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里所说的“舞蹈”就是人们在宗教的层面对于自身感情的展现。

  • 标签: 民间舞 舞蹈形象 蒙古 艺术问题 人类本质 宗教信仰
  • 简介:中国民间舞蹈的崛起,与中国锣鼓的兴盛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锣鼓的造价低廉、节奏激越,给了民间舞蹈艺人以生存的凭借和艺术实践的依托。锣鼓的音响洪大,便于掌握,给了平民百姓以生活的乐趣和参与艺术活动的可能。锣鼓能将民间乐舞艺人的艺术实践和平民百姓对乐舞的艺术活动结合起来,能将艺术创作群体与艺术欣赏群体相互结合。

  • 标签: 威风锣鼓 锣鼓舞蹈 创作
  • 简介:民间音乐活动的社会认同与其传承文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考察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的社会属性与传承文化之间的关系,尝试解读潮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音乐文化符号,是如何与潮汕人的观念、行为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社会认同;进而认识社会认同在调节、维持音乐活动主体的社会关系,促进民间音乐活动正常运转,使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得以原生性传承的意义,为中国传统音乐民间传承体系与学校传承体系的接轨提供借鉴。

  • 标签: 民间音乐活动 社会认同 潮州大锣鼓 传承
  • 简介:民族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能够将一个民族的内在价值和追求展现出来。立足于文化的角度,容易看出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少,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传播,高校声乐教育中西方音乐元素越来越多。本文立足于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目的在于为高校探索一条传播民间传统文化的声乐教育道路,促进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 标签: 高校声乐教育 民间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 简介:<正>当我连读带唱地看完《中国民间舞曲精选》(北京舞蹈学院编委会选编,裘柳钦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之后,不禁由衷赞叹它确是一本“精选”!它向我们展示了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苗等民族的舞蹈音乐。汉族部分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灯4种歌舞音乐,洋洋大观共计200首。通过简洁、朴实的文字介绍,使读者对中国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主要的鼓点节奏、音乐的来源、分类和乐队的组成等方面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文字介绍,多是由裘柳钦先生在舞院所开设的《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概论》课程的讲稿精炼而成。精选的200首乐曲,大部分是舞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浪淘沙”

  • 标签: 中国民间舞 舞蹈音乐 云南花灯 舞蹈学院 歌舞音乐 东北秧歌
  • 简介: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曾经涌现出过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歌曲作家,特别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他们多以抗日救亡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其作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各国音乐史上都是罕见的。恰如丰子恺先生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所赞誉的那样:“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见《战地》第四期一九三八年五月)。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后来从事作曲工作的同志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 标签: 民间音乐 歌曲作品 近代音乐 音乐传统 丰子恺先生 《黄河大合唱》
  • 简介:引言通道侗族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地区的南端,是湘、桂、黔三省(区)六县(绥宁、城步、三江、龙胜、黎平、靖州)的交界之地。通道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通道侗族来源于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居住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后逐步迁移到湘、黔、桂等地。魏晋时期,百越称为“僚”。通道

  • 标签: 侗族 民间器乐 徵调式 湖南通道 器乐曲 记谱
  • 简介:民间音乐的任何一种地域特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外域”音乐相联系、相对立而存在,是“一与多”之关系的存在。地域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着“特色”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因而决定了我们对于“特色”的认识之相对地清晰,绝对地模糊。

  • 标签: 音乐风格 模糊性
  • 简介:<正>关于民族民间音乐课在音乐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诸问题,笔者在《试论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法》(载《艺术教育》1980年第6期)中曾有过阐述,本文仅就教学法问题再作补充。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共处于统一体中,构成一对矛盾。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学生接受有关信息,并转化为自己的

  • 标签: 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法 教与学 教师 教学方法 学生接受